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对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东北地区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以及用地计划落实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也有很大的开拓和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近年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房地产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调整优化土地供应和利用结构,千方百计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  相似文献   

3.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2012年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加大了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坚持稳中求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2年我国建设用地供应稳步增长,增速放缓;土地供应结构变化显著,基础设施用地持续迅猛增长;地区差异日益突出,西部地区用地增长迅速;土地市场企稳,地价总体平稳。  相似文献   

4.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基础设施用地供应量迅速增长,有效地保障了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对近10年基础设施用地供应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的分析表明,基础设施用地供应保持高位,2013年以来持续回落,但仍高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交通运输用地供应面积增长最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用地供应快于东中部地区;各省基础设施用地供应增速、结构差异明显,但供应量的相对差距缩小,集中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上半年,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下降25.3%,居住用地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增加,居住用地价格涨速减缓;存量土地占供地总量53.8%  相似文献   

6.
基于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2003年以来我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各类型建设用地供应量存在明显差距,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是供应的主要类型,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供应量增速最快,二者连同工矿仓储用地成为建设用地供应规模扩大的重要载体;②建设用地供应具有明显的波动性,2009~2014年间较2003~2008年明显,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的波动性明显大于其他地类;③建设用地供应可划分为3个阶段,2004~2008年为波动增长期,2009~2013年为快速增长期,2014年以来则进入调整期;④经济发展、生态、交通及水利建设是影响建设用地供应的重要因素,城镇化的作用被掩盖,居住条件改善的作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通知》提出10条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房地局、规划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加强和改进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改善住房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 (一)强化住宅用地供应“五类”调控目标管理.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房地局、规划局): 为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因地施策的总要求,进一步加强住房及用地供应分类管理,合理优化住房及用地供应规模、结构,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合理安排住房及其用地供应规模  相似文献   

10.
权威发布     
《今日国土》2010,(4):4-4
国土资源部:2010年度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8万公顷 国土资源部4月15日公布的2010年全国住房供地计划显示,全国30个省区市(西藏除外)2010年度住房用地计划拟供应量约18万公顷。与去年全国住房实际供地76461公顷和前五年平均年度实际供地量54650公顷相比有大幅度增加,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比去年增加1倍多,廉租房用地比去年实际供地增加达4.7倍。广大群众关心的保障性住房用地、棚改用地量、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量和以上三类住房用地占住房供地占比超过70%。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通讯》2010,(8):18-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公告2010年第10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现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汇总的2010年住房用地供地计划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12.
受产能过剩及治理雾霾等主动调控措施影响,2014年工业经济持续走低,工矿仓储用地供应下降明显。工业用地供应结构调整显著,制造业供地面积增速减缓,但高技术产业供地面积快速增长。2015年工业经济继续放缓,"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等战略将带动中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用地需求,2015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工矿用地供应增速将继续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通讯》2012,(5):29-31,1
《通知》提出五个方面要求: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进一步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抓好住房用地供应,切实惠及民生;坚决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实现"应保尽保";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大力促进开发建设;强化监测分析和新闻宣传,积极引导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国务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养老服务业用地范围进行了界定,设计了养老服务业用地土地供应数据的提取方法,分析了养老服务业用地土地供应总量、用地类别、地区分布情况以及养老服务业用地土地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国内发展的困难明显增加,国土资源管理形势仍然比较吃紧。从土地指标看,全国批准建设用地和供应总量增长明显,城市地价总体走低;从矿产指标看,新立勘查许可证大幅减少,探矿权出让个数和价款也下降两成。分析认为,建设用地增长较快不能排除有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的政策效应,探矿权申请数量、流转数量的同时下降表明,矿产勘查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预测下半年,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有效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用地,在尊重地质工作规律的前提下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全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矛盾可能会越来越突出,挑战会越来越严峻,任务会越来越艰巨。  相似文献   

16.
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增强保障用地能力。全年供应土地42.82万公顷,有力保障了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和民生工程用地需求。保障性住房用地、棚改房用地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三类住房实际用地9.58万公顷,占全年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的76.4%。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稳步提高,土地市场活跃。地价稳步上升,第四季度平均地价同比增长8.62%。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达历史最高水平。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调控任务艰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2%。在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房价涨幅降至6.4%。  相似文献   

17.
从近几年土地督察的工作实践看,东北三省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土地审批程序繁杂、时间过长,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和位置预测不准、项目落实变数大,政府财政困难、征地拆迁实施难度大,城市相关规划和用地条件调整造成土地批而未用,个别地市因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大而影响供地等情况,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土地批后供应,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改革创新的措施加以解决,做到土地审批供应及时,土地资源及时配置到用地者手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8.
据新华社报道8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海洋功能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养老模式作了梳理和分析.对地方养老用地供应的政策和实际供地情况开展了调研.从保障养老用地供应、规范土地管理的视角.对养老概念、养老模式、养老用地政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建设用地供应监测评价的基本含义,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建设供地监测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思路。文章认为,建设用地供应监测评价,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时间序列对城乡建设用地的供应情况进行全程监测,对土地供应合理性进行全面评价的工作过程。内容包括供地规模合理性、结构合理性、布局合理性、实施时序合理性的监测评价。目的是帮助提出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的对策建议:在某一城镇在某一时期是否要停止、减少、加大某一类建设用地的供应,以及停止多久,减少几何,加大多少。国际上关于土地供应的监测评价技术已从“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前评估”阶段,进入到“城市理性发展进程连续监控”阶段。国内的主攻方向应集中于:探究建立城乡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方法与评价标准,开展建设用地管理行为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建设供地的现状;探索开发土地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技术,开展建设用地市场行为监测,以便科学评判建设用地供求的发展趋势;探求建设用地供应信息化服务的实现途径,研制专业化的建设用地供需信息发布系统,以便能充分发挥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