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评《中国南海海洋国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桂灵 《地理研究》2007,26(5):1067-1067
在21世纪海洋时代到来之际,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工程、《中国南海海洋经济丛书》目前正由广东经济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这套丛书中,中山大学司徒尚纪教授所著《中国南海海洋国土》就是一部以南海海洋国土为研究对象的力作。众所周知,海洋科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人类所有的海洋经济活动都是以海洋国土为平台而展开的,都离不开海洋国土的总体格局,故该书对上述书目的内容起到了统摄、纲领和指导性的作用,成为这套丛书的第一个亮点。本书体例完整、框架合理。从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南海海洋国土的构成和自然环境,南海三省区人民认识、开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海洋世纪必然来临的立场,从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态势及海洋经济大省的内涵出发,论证建成海洋经济大省对福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突出和特殊的重要性。亦即,在福建省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加速海洋开发,发展蓝色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大省”之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一、21世纪是海洋经济大发展的世纪当今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五大难以克服的问题。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资源的无止境的消耗造成了陆域生存空间的日益有限和陆域资源的日渐衰竭,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在这个严峻的事实面前,人…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源的宝库、人类新的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地理学科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很好地开展海洋教育,特别是应该加强海洋国土观、价值观和防卫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海权论与和谐海洋大战略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当今和平的时代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能源等资源的竞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用和平的手段去获取国家海洋的控制权益.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兵不血刃而达到目的,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战略。论文结合马汉的海权论,海洋新世纪的发展趋势,论述了构建当代我国和谐海洋大战略观及对海洋的控制权益。  相似文献   

5.
摘 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如何营造良好的海洋地缘环境和应对海洋地缘关系中的不断演变的冲突和争端,直接关系到一国在海洋地缘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全面走向海洋并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海洋地缘关系相关理论,分别从黄海、东海、南海和日本海出发,侧重从时空层面探讨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地缘关系的历史演变、现状和空间格局,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中国周边海洋地缘战略,为我国的海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正迎来第四次浪潮。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21世纪,“海洋革命”将开启人类“蓝色经济”时代。2012年丽水世博会的主题是:生机勃勃的海洋和海岸。倡导通过创新型科学与技术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与人类的和谐共存,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馆以“人海相依”为展示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从海洋和海岸开发与保护、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三个角度,介绍我国的海洋事业发展成就和发展目标,传达中国人民关爱海洋、构建人与海洋和谐关系的海洋事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发、利用、共享海洋资源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发展的主题.文章从国际海洋法角度,阐述了大陆架划界的基本理论依据,对3种不同划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主张遵循国际海洋法自然延伸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划界科学依据.在缓解大陆架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文章提出应遵循"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准则,进一步做好必要的科学技术准备,依据法律维护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权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周边海洋地缘关系发展态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如何营造良好的海洋地缘环境和应对海洋地缘关系中不断演变的冲突和争端,直接关系到一国在海洋地缘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国是海陆兼备、邻国众多、海洋地缘关系复杂的海洋大国。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全面走向海洋并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地缘政治理论,分别从黄海、东海、南海和日本海出发,侧重从时空层面探讨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地缘关系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分析其发展态势,最后提出中国周边海洋地缘战略,为我国的海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我国的海洋经济在空间分布上是由沿海具有海岸带、海岛与广阔海域的11个省(市、区)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国家经济的重大举措,从而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若干个海洋经济强省的规划。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既可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又能吸纳劳动力缓解我国的就业问题,又为我国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相关条件,使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得到提升和快速发展。在研究中应用分析区域空间差异的定量方法、对各省(市、区)海洋产业以及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等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程度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海洋经济形成的机制与规律,并提出了关于我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韩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特征及今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三面临海,海洋资源丰富,通过对韩国海洋资源开发以及主导海洋产业的现状、特征分析,展望海洋世纪初期的海洋开发。文中并提出了韩国在海洋开发中有关的海洋地缘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与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对策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石油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大,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将会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海洋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广阔的海域中分布着近100×104km2的含油沉积盆地,近海石油资源量为240×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140×1012m3。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能部分解决我国油气资源进口数量。本文讨论了解决石油安全的四种模式,对我国油气安全的国际和国内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油气安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关系到烟台市能否实现农村经济二次飞跃的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总结近20年海洋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烟强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潜力及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包括海洋经济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环境和科技的关系。最后,从科学规划、优化结构、科技兴海和依法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子烟台市未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性地把江苏省海洋国土划分为海洋带,海岸带和沿海经济带,分别分析了各带的资源特点、空间展开,开发利用现状及存拓的问题,并提出了该区的发展构想: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超前”设计;②立足本地资源,延伸基础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③凭借区位优势,推进外向开拓;④发挥滨海临江优势,以港口为中心,努力发展临海工业;⑤抓住机遭,大力发展市场经济;⑥加强海岸带立法管理。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南非政府提出了名为"费吉萨"(Phakisa)的发展计划,将海洋经济视作未来南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两国在海洋经济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合作机遇。对南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港口运输与临港工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领域,南非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基础较好,开发潜力巨大。中国与南非在上述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优势和合作的现实需求。结合两国相关海洋产业部门发展情况和现实条件,提出了中国同南非开展海洋经济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海洋权益直接影响着沿海国家的兴衰荣辱.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发展。当人类发现海洋可以利用时.对其争夺就开始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以海洋为目标的战略筹划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南非政府提出了名为"费吉萨"(Phakisa)的发展计划,将海洋经济视作未来南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两国在海洋经济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合作机遇。对南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港口运输与临港工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领域,南非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基础较好,开发潜力巨大。中国与南非在上述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优势和合作的现实需求。结合两国相关海洋产业部门发展情况和现实条件,提出了中国同南非开展海洋经济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辉  刘小宇  张佳琛  王亮 《地理科学》2016,36(4):540-547
海洋海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难以修复。人类社会历经原始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形态的演变影响着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以美国海峡群岛为例,以时间和事件两个维度对海岛生态环境破坏、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进行梳理,侧重于知识经济时代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下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其中信息知识、生态文明、高新技术是海峡群岛实现生态回归的重要因素。海峡群岛的发展历程和后期的生态修复与管理为其他国家海洋海岛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CiteSpace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韩增林  李彬  张坤领  李璇 《地理科学》2016,36(5):643-652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1982~2013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海洋经济研究的3 44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结果表明:自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成立以来,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主要围绕 “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滨海旅游”等展开;韩增林、张耀光、郑贵斌、殷克东、李靖宇、徐志斌等是主要的发文作者;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为发文较多的机构;《海洋开发与管理》是海洋经济相关研究载文量最多的期刊,《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地域研究与开发》、《资源科学》等是主要的载文核心期刊。除了传统的海洋经济研究视角下,区域海洋经济差异、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及优化、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产业集群、现代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人海关系的脆弱性、滨海旅游等的研究外,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海洋经济相关理论、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研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及“一路一带”战略对海洋经济相关研究的新要求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海洋功能区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功能区划是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管理依据,海洋功能区划成果要符合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管理属性,为此本文在研究中着重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政府重视问题,第二是科学合理的划分问题,第三是与各类计划、规划协调问题,最后并试图建立海洋功能区划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07,(6):43-43
最新数据表明,随着海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据初步核算,200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20958亿元,同比增长13.97%,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01%。全国涉海就业人员已达2960.3万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