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老金厂金矿床控矿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司雪峰 《甘肃地质》1999,(Z1):82-85,89
新、老金厂金矿床产出于下二叠统哲斯群中,由火山岩段和碎屑岩段组成。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矿区内主要为英安岩、无斑英安岩,碎屑岩段由正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在新金厂大断裂南侧,金异常主要分布在火山岩中;在北侧,金异常主要分布在火山碎屑岩中。新、老金厂构造是二叠纪末期裂谷带褶皱回返和印支—燕山期运动叠加的产物。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不发育。矿体和矿化主要受断裂控制,容矿构造亦是这些断裂及次级断裂本身。  相似文献   

2.
司雪峰 《甘肃地质》1995,(1):82-85,89
新、老金厂金矿床产出于下二叠统哲斯群中,由火山岩段和碎屑岩段组成。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矿区内主要为英安岩、无斑英安岩,碎屑岩段由正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在新金厂大断裂南侧,金异常主要分布在火山岩中;在北侧,金异常主要分布在火山碎屑岩中。新、老金厂构造是二叠纪末期裂谷带褶皱回返和印支—燕山期运动叠加的产物。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不发育。矿体和矿化主要受断裂控制,容矿构造亦是这些断裂及次级断裂本身。  相似文献   

3.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究区位于准噶尔成矿省巴尔鲁克山—三塘湖晚古生代、中生代Cu、A u成矿带东段,构造上属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正常碎屑岩组合,泥盆系陆源碎屑岩、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及石炭系正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研究区侵入岩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晚期,表现为从基性到酸性演化的特征。区内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为成矿提供了空间。笔者主要是通过对巴里坤县八墙子一带A u、Cu等元素在各个地层单元、侵入岩及构造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区内已发现的金、铜矿床、矿(化)点及异常的分布特征,总结了研究区金、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认为区内金、铜矿产的形成与大地构造环境、区域构造以及岩浆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笛给矿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是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大量以斑岩型为主的矿床。1矿区地质背景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二叠系下统洛巴堆组、二叠系上统旁那组、古近系典中组,及第四系。矿区位于麦隆岗-旁那断片,构造发育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次级裂隙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区二叠系地层和古近系地层中火山岩均较发育,二叠系火山岩主要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主要岩石类型有:安山岩、  相似文献   

6.
冯建忠  王京彬 《地质论评》1999,45(7):146-153
与火山岩—斑岩有关的金银矿矿集区和大型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火山盆地类型及结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断裂、火山岩岩相和岩类、基底矿源层、火山机构内部构造、流体系统等对于矿床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叠式火山盆地能否成矿,关键是基底是否具备初始矿源层,岩浆是否起源于上地幔并同熔了老基底中的矿源层。继承性火山盆地能否形成金银矿,关键在于上下两套建造中火山岩的发育程度和火山—沉积建造的连续性,一般底部构造层中发育玄武岩、科马提岩、枕状熔岩等中基性、碱性火山岩,顶部构造层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时,对成矿有利。大地构造位置上为两个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与金银矿成矿有关的火山盆地或其基底都经历过裂陷拉张环境,不管是盖层还是基底,必有其一为裂谷或岛弧环境岩石建造。许多中大型矿床和矿集区都分布在多次开合的裂谷环境中。斑岩体岩石类型、成分、形态、产状控制矿体的定位和展布,潜火山岩、斑岩体与金银矿存在空间上的不可分割性、时间上的同一性和成因上的内在联系。单一的火山熔岩很少形成矿床,形成金银矿床的火山岩常为凝灰岩、凝灰质集块岩、凝灰质火山熔岩,岩相上常为从火山岩向沉积岩过渡的地方,岩石组合为火山碎屑岩+凝灰岩+杂砂岩、粉砂岩+熔岩+泥质岩+碳酸岩。“三重结构”构造控矿,即深层次基底断裂,中深部位的盖层断裂,超浅、近地表—地表构造。以火山机构为中心从下向上形成多位容矿裂隙:侵入体(斑岩)顶部裂隙系统,隐爆角砾岩筒裂隙系统,破火山口裂隙系统。潜火山岩发生多期隐爆形成具一定延深的角砾岩筒,往往存在多个热流体系统,补给系统和排放系统完全时对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7.
天宇铜镍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之中天山地块东南缘,铜镍矿床主要受康古尔断裂和雅满苏断裂控制。矿区及外围主要出露中元古界的一套中、深变质岩系,次为上古生界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以北东东向为特征,白虎关复背斜是区内一级褶皱构造,砂泉子断裂(雅满苏断裂在区内的部分)是区内一级断裂构造;片麻岩及变形花岗岩中各种片麻状与眼球状构造非常发育,反映遭受了区域性韧性变形。详细的地表地质与坑道调查显示,矿区内以断裂构造为特征,主要有北东向断裂和近南北(北北东)向断裂,其中一部分北东向断裂控制含镍矿超基性岩体的侵位和展布,继而控制镍矿体的分布;近南北(北北东)向断裂主要为成矿后断裂,对含矿超基性岩体及镍矿起左行断错和破坏作用。但是在天宇镍矿区断错有限,主矿体比较完整,没有被明显断错。在1350 m采矿中段镍矿体的突然尖灭不是南北向断裂断错造成的,而是含矿超基性岩体内镍矿化不均匀的自然尖灭结果。此研究成果对于东天山地区乃至国内同类型铜镍矿床的构造控矿作用分析、矿山采矿工程部署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祁连西段是甘肃省重要的金成矿带,分布有鹰嘴山、寒山、阳凹大泉、车路沟、金湾子等金矿床,近年又新发现豹子沟南、滴水山、牛毛泉、积阴功台金矿,显示出较大的区域找矿潜力。本文通过典型金矿床和新发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总结了甘肃祁连山西段金矿的空间分布特征、控矿因素。初步研究认为祁连山西段主要的金矿床呈带状分布于阿尔金走滑断裂与北祁连褶皱断裂构造带交汇部位,明显受不同规模、不同序次的韧、脆性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与区域内不同规模中酸性—中基性岩体及岩脉有关;古生代火山碎屑岩、浅变质碎屑岩为主要容矿岩性及含矿建造;矿体普遍具有延深大于延长、深部明显富集的特征。新发现金矿多以化探异常查证为重点,不断浓缩异常源,实现找矿突破。本文对祁连山西段的金矿勘查具有指导意义,对该地区的金矿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新泰市岳家庄金矿区位于鲁西地区中南部的下港-化马湾-蒙山构造岩浆杂岩带内。该杂岩带发育在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中,并经受了韧性剪切带和多期次脆性断裂活动的改造。带内分布有燕山期脉岩、火山岩和以金为主的多金属元素组合异常,因此是有利的金矿成矿构造带。本文通过对岳家庄金矿区控矿构造体系的详尽分析,认为韧性剪切带属中温中部构造层次的压剪性韧性变形。它与雁翎关岩组的复合部位是金富集的有利部位,而与北西向脆  相似文献   

10.
甘肃新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忠 《矿产与地质》2010,24(3):204-209
新金厂金矿床含矿层位为下二叠统哲斯群下岩组火山岩段,主要岩性为玄武岩、英安岩。矿床中共有49条矿体,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透镜状;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强氧化矿石。矿床控矿因素为构造、围岩、以及围岩蚀变,其中断裂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它控制了矿体的展布范围和具体特征。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矿源层的存在、相互配套的断裂控矿系统、发育良好的围岩蚀变,因而形成了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矿床。总结出找矿模式为:围岩(矿源层)+断裂+蚀变,指出了区带、矿区及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天堂山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省龙川县,是近年发现的一处以锡为主的中型多金属矿床。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岭成矿带的东段,河源深断裂带与大东山—浰源—罗浮东西向深断裂带交汇处附近,中生代大长沙火山岩盆地中南部边缘。矿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中亚群下段的中酸性火山岩。矿区内的火山角砾岩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隐爆角砾岩在矿区中东部地表有出露,钻孔中也有分布,厚度一般几米,角砾成分主要为火山岩,胶结物主要由硅质、绢云母和同成分火山岩碎屑组成,岩石具较强的绿泥石化,地表的隐爆角砾岩中无矿化;矿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在剖面上具多次喷溢—喷出—间歇—喷溢(伴随局部隐爆)—喷出的火山韵律特征。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受区域应力场控制,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向F1和F2断层、近南北—北北西向断裂带二组。矿区内侵入岩不发育,仅于中部偏西和南东部出露石英斑岩脉,钻探工程揭露表明矿床深部存在隐伏花岗岩体,其顶部为石英斑岩,并且石英斑岩多发生强烈的气液蚀变。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希金矿区古火山机体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润则  王润民 《新疆地质》2000,18(3):229-235
新疆伊犁盆地南北两侧广泛分布有早石炭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通过对盆地北缘阿希金矿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岩、次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及古火山机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古火山机体和次火山岩相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沿古火山机体发育的环状断裂穿其深渊并与区域线性构造复合的部位是有利的构造条件,火山活动晚期侵位于火山 是成矿的重要围岩。  相似文献   

13.
围场矿化集中区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北部,处于北东向和纬向成矿带的交叉复合部位;太古宙-古元古代形成了矿源层,中生代发育多期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事件,形成了大量火山机构和热液蚀变,具有非常有利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虽然围场矿化集中区目前仅发现朝阳湾小型金矿和数量不多的金多金属矿点,但存在很多金、锰、铜、铅、锌、砷地球化学异常,发育对金、银、多金属矿化分布具有显著控制作用的环状构造、韧性剪切带、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中生代形成大中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概率很大.围场矿化集中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潜力巨大,区域找矿重点为韧性剪切型金矿、火山岩型金银矿、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和脉型银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4.
福建政和上山岗金银矿位于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东侧的东坑火山盆地中,为受断裂控制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通过对矿区地质构造的研究,认为矿区断裂发育,主要有NE向、NW向、近EW向和近SN向4组,均为控岩-控矿构造,为矿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其中,NE向和近SN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和容矿构造,NW向和近EW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构造,常切割破坏矿体。金银矿体(脉)的产出严格受火山盆地中的断裂控制,与赋矿围岩的具体岩性关系不明显;矿体(脉)的大小与所在断裂的规模密切相关。矿区外围及深部与主干断裂平行的次级断裂可作为矿区进一步找矿的有利构造。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位于巩乃斯石炭纪裂谷带东端楔形尖灭部位,矿体受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灰岩与华力西中期石英二长斑岩体接触带的控制.矿区内存在一个从基性→酸性,从橄榄玄武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霏细岩(流纹岩)演化的火山熔岩系列,同时发育大量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构成大哈拉军山组主体地层,为备战铁矿成矿的最有利层位.矿区南北两侧均为近EW向断裂构造,具压扭性质,是一个长期活动的构造薄弱带,有利于火山活动及岩浆岩侵入.从矿床地质特征出发,概括了该矿床的基本控矿因素,为下一步该类型铁矿床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哈密红石铜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石铜矿是一个新近发现并勘查的超大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铜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控矿构造形式的研究,阐述了红石铜矿的控矿构造主要表现为:矿区的EW-NWW向、SN向断裂是控岩(火山岩)控矿构造;断裂构造类型、活动方式控制着矿脉(体)形态、矿石组构;成矿期后构造叠加改造强烈,NE-NEE向断裂构造是破矿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为成矿前期近SN向挤压,主成矿期为NNE向,成矿期后变为近SN向。  相似文献   

17.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新甘交界的哈密地区,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田之一,其大地构造背景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田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文章对矿田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田内的主干断裂,该断裂的逆冲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SN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SN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成矿元素的分布;在对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的控矿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18.
陆相火山沉积岩系非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有 《现代地质》2005,19(3):361-368
为讨论陆相火山岩系中由火山岩与沉积岩交互堆积的火山沉积岩系与非金属矿床成因的关系,采用宏观(野外地质观察研究及东南沿海7省非金属矿床地质调查)与微观(岩矿显微镜研究与相关的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了大量地质详查和勘探成果,总结了陆相火山岩系非金属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条件。研究表明火山沉积类型非金属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为: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稳定;蚀变微弱;矿区内断裂及浅成侵入岩体均未见矿化;含矿火山沉积岩系的韵律旋回明显,含矿构造与火山机构关系密切;含矿岩石主要为沉火山碎屑岩,它与陆地堆积的“干式”火山碎屑岩在不同碎屑块度中的形态和成分不同,如出现石英晶屑的炸裂、玻屑中的撕裂状构造等,物质成分也有改变;其控矿地质条件为成矿温度在50~100 ℃,低压(1×105~n×105 Pa),由于酸碱度不同,从酸性→碱性可形成明矾石、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近于中性)至碱性的膨润土和沸石等矿床。  相似文献   

19.
高菊生 《西北地质》1998,19(1):35-41
洛源金矿床分布于小秦岭金(钼)成矿带的百段。控矿岩系主要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区内顺层挤压破碎带及东西向、北京向、北酉向断裂和节理发育.在顺层的挤压破碎带及节理裂隙中分布两种类型金矿,即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及石英脉型金矿。文中根据三元论的观点,分析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金矿的关系,认为地层提供了金的成矿物质,构造提供了金矿的运移及沉淀场所,燕山期岩浆热液为金矿质的活化提供了热动力,矿床属热液改造型层控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江苏溧水盆在晚中生代活化为地洼,受燕山期岩浆作用的影响形成火山盆地。本区的矿床严格受火山旋回、构造控制。地震勘探资料显示:不同地质体的地震波场特征各具特点,测区盆地构造清晰,火山岩系总厚约3 700m,火山旋回界面明显,前火山岩沉积地层中断裂发育,次火山岩体分布于盆地边缘隆起带。按成矿构造法观点,结合本区成矿背景、相关矿床类型和MT剖面异常分析,对盆地相关控矿因素进行了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