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围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区内地质遗迹丰富,本文将保护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及地质灾害3个大类、6个类,8个亚类。对各类地质遗迹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美学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等6个方面对区内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围子山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科学性、完整性、美学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美学及旅游开发价值,是普及地学知识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2.
青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非常丰富,总面积2.43 km2,是以典型三山子组地层剖面、丰富构造形迹、泉水景观和洞穴类地质遗迹为主的小型地质公园。通过对区内地质遗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总结了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成因并对其评价,必将促进该区地质遗迹合理开发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质现象。地质遗迹依据学科和成因、管理和保护、科学价值和观赏性等因素划分为三个大类、十三个类和四十六个亚类。三个大类为基础地质类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地貌景观大类分六类二十一亚类。六类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分别为:岩土体地貌遗迹、水体地貌遗迹、火山地貌遗  相似文献   

4.
济南华山地质公园是集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景观等众多地质遗迹类型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区内地质遗迹尤以岩浆岩侵入接触剖面、构造形迹、奇石而闻名.区内地质遗迹可分为五大类、八类、九个亚类,具有较高的科普和游览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火山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采矿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处中国大陆地壳一级构造区华北板块的东南缘,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特别是新太古代和中生代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十分强烈,形成了大量的花岗岩类,构成山东省各类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物质基础。以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深入分析总结,结合山东花岗岩分布格局,划分为华北板块鲁西隆起区、胶辽隆起区和苏鲁造山带胶南-威海隆起区3个不同花岗岩地貌景观分区;从造型和观赏的角度将山东省花岗岩地貌又划分为峰丛型、峰林型、山丘型、石蛋型和岩穴型花岗岩地貌景观5类,并以泰山、蒙山、五莲-九仙山、莲青山、峄山等典型实例,论述了各类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论述了影响花岗岩造型景观的主要内部和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茅兰沟地质公园地处小兴安岭北坡,保留着完好的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拥有典型的水体地貌类地质遗迹和北方森林景观,是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的不同生态类型相综合的自然景观类型,具有重要的旅游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招虎山属于崂山山系的分支,形成时代为中生代燕山运动晚期,主要岩性为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地质遗迹类型共分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个大类、7个类、9个亚类。本文分析了地质遗迹的成因、形态及规模等,并对其进行了科普、观赏、旅游开发3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招虎山地质遗迹种类繁多、地学信息量丰富、地质内涵深隧,地学科普旅游潜在巨大的价值,合理开发招虎山地质遗迹资源,可能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是2009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审定的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位于晋城市陵川县境内,包括王莽岭和黄围—门河2个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90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33处,省级地质遗迹31处,地方级地质遗迹26处。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地貌、地质构造、古生物和水体景观大类。  相似文献   

9.
江苏的地学工作在中外地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域内地质遗迹十分丰富。2000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全省开展了地质遗迹调查工作,登记在册了近百处地质遗迹。江苏地质遗迹的特点是具有华北与华南两大板块的衔接性和过渡性。归纳了江苏省域内地质剖面、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地学人文景观与典型的矿产产地等7个大类、19个类型的地质遗迹。重点介绍了19处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小兴安岭北麓,伊春市汤旺河区境内,占地面积163.57kmz^2园内以稀有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为特色,是月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处类型最齐全、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印支期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质遗迹区划是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基础,该文根据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分异和山东省大地构造二级构造单元,划分出3个地质遗迹大区,再以其自然分布规律、遗迹形成时间、空间、成因和地质构造单元的关联性进一步划分出8个地质遗迹区和24个地质遗迹集中区,从而建立了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自然区划系统,亦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东国家级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标准地质剖面、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地质灾害遗迹等4大类。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地质公园形成演化历史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山东东阿鱼山省级地质公园的野外调查及研究分析,总结了鱼山地质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评价。认为:园内地质遗迹丰富、地学价值高、环境优美,能使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地壳的演变过程,又能够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和兴趣。  相似文献   

14.
重点选取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质灾害易发区:济南市历城区阁老滑坡、青岛崂山区青山滑坡以及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易发区,进行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和预警预报研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以期提高山东省预警预报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并将其作为地质灾害自动化观测的试验点和示范点在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矿业大省,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导致矿山地质灾害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且危及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文在剖析山东省地质环境问题及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及项目安排情况,选取2个近年来实施的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恢复治理效果情况进行了说明。对山东省地质环境管理发展趋势、地质环境问题发展控制能力进行了客观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深部砂岩热储资源丰富,热储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如果不注重深部热储的适度、有序开发,超出其临界量后可能会引发区域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环境问题,因而,研究深部砂岩热储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变形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山东省鲁北典型深部砂岩热储区热储开采的地质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开采量、开采层位等因素导致的热储层沉降量,分析了热储层沉降对该区地面总沉降的贡献。对深入认识鲁北地区深部砂岩热储的地质环境效应,合理开发深部热储资源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天然饰面石材资源储量大,天然饰面石材品种多,地质成因和地质特征各有不同。通过天然饰面石材的岩石学特征对山东省天然饰面石材进行分类总结,从天然饰面石材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角度出发,归纳山东省天然饰面石材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山东省典型天然饰面石材进行分类列举,归纳山东省典型天然饰面石材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主要地质遗迹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主要地质遗迹划分为标准地质剖面、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地质构造形迹、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特大型矿床、地质灾害遗迹等6大类。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太古宇重要地质遗迹点的岩性、形成年龄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