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苏州市气象台1982年起开展专业有偿服务,1985年建成天气警报服务系统。15年来服务范围由城市到农村,由室外到室内企业,由企业到新闻通信媒介;服务内容由中短期天气预报到行业预报指标,由一般天气的定时广播到复杂天气的跟踪广播,由天气预报到情况资料;服务方式由天气警报广播到168气象信箱、Fax和电话传真同时并举。1995年起经营电视天气预报中的广告业务,开辟了一条新的创收渠道。  相似文献   

2.
有偿专业气象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由于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人工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我们研制了《有偿专业气象服务微机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投入应用后,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一、概述“系统”由咨询、统计、数据库管理及重要天气与行业4个功能子系统和4个dBASE—Ⅲ数据库及1个文件文本库组成。为了使这4个功能子系统层次分明和结构清晰,系统程序设计了5个功能模块:主控模块、咨询模块、统计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及重要天气与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3.
韩水根  郑耀文 《气象》1987,13(3):48-50
苏州市气象台(站)自1982年起开展有偿专业服务,几年间,专业服务得到很大发展。专业服务项目有短期晴雨、大风、雷雨、连阴雨、温度、霜冻、寒潮等天气预报和气象资料服务等。服务单位为城、乡露天及室内企业,包括供电、航运、仓库、砖瓦、保险、铁路、淡水养殖、化工、商业、冷饮、纺织、乡农业公司等部门;服务内容从天气预报发展为情报资料、污染评价;服务方式已由电话发展到天气警报服务系统。形成了以天气警报服务系统为主体,市台为中心,县站为基础的专业服务联合体。专业服务的发展,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  相似文献   

4.
我省气象部门即将装备使用甚高频天气警报机,这对改善沿海城市气象服务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必将起到积极作用。甚高频天气警报机由 XSP—C10型气象警报接收机与 XFP—C10型气象警报发射机相配合构成气象警报系统。发射机功率五十瓦,发射频率149,850MHZ,接收机具有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正常接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接收机象一般收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是基于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设置报警标准,网格化管理应急责任人数据库,设计建立警报分析引擎,根据制定的警报标准,对自动站数据进行定时轮询,最后生成警报,并自动将警报信息发布到对应区域应急责任人手上,同步推送到微博、微信等公众渠道。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不仅为三水区气象应急责任人提供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警服务,实现了针对强降水、大风、高温、低温、大雾等灾害性天气自动靶向预警功能,该系统还具备很强的扩展性,同时实现了城市空气污染自动警报以及气象探测设备数据故障警报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气象专业服务自动决策播音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谋  蔡士来  闵莉  潘新民  李平  仓粟 《气象》2000,26(7):36-39
气象专业服务自动决策播音系统具有对各类专业服务产品编辑制作功能;可根据不同天气型搜索服务决策建议库进行自动决策;动用声控技术实用现了计算机对天气警报对讲发射机的直接控制和自动播音;该系统具有任务自动叫醒功能。该播音系统采用VC++5.0编程,界面美面,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一个县级气象服务系统介绍张宗泽(丹棱县气象局邮码612260)丹棱县的农村气象服务系统由“三网四员”构成。这就是气象观测网、气象警报网、气象服务材料发行网,以及组成三网的专业气象员、农村气象员、警报管理员、材料发行员。观测网的规模是一站、四哨、七点(...  相似文献   

8.
天气警报服务系统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我省台站建立的一种无线电语言广播系统。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气象专用通信网及邮电公共交换网发展相对滞后,天气警报系统便以其组网简单、易于操作而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我省已建立单向天气警报系统五十余个,发射机近六十台,双向气象警报通信网十余个,设备近百台。但随看近年来内部及外部通信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县以下邮电通信的迅速发展,天气警报系统的不足日渐突出,系统功能单一,专业服务能力弱,保密性差,设备笨拙,携带不便,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用户的发展。为此,中国气象局、…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结合气象服务工作的实践,对天气警报服务系统的功能、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日本气象服务始于 1875年 ,由内务部建立的东京气象台 (TMO)进行气象服务。 1887年 ,东京气象台易名为中央气象台 (CMO) ,并受教育部管理。 195 6年 ,中央气象台成为交通部的一个外部组织 ,并命名为日本气象厅 (JMA)。日本气象厅负责整个国家的气象服务。主要是发布短期、一周和长期天气预报 ,台风、暴雨雪的警报和咨询 ,海啸、风暴、海潮和洪水的警报等。为了确保这些服务 ,日本气象厅不断改进其观测手段及国内、外电信和天气分析、预报系统。近年来 ,日本气象厅在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相关气候活动变化、海啸的解释和地震预报等…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天气警报服务系统”是国家高科技应用发展项目,其目的是在局地、短时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向社会发布警报信息。该系统采用数字化传输方式传输气象图形、图像、文字、语音信息,由微机自动收集气象信息,并自动控制发射工作。发射主机采用FM调制方式发送信息,工作频率为140~150 MHz。用户接收终端可以通过固定式电脑、可移式笔记本、掌上电脑,接收气象图形、图像、文字信息,以及FM收音机接收语音信息。接收设备实用、方便、灵活。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将发射主机设备和接收终端设备开发、更新与气象内容生动、直观、易懂有机地相结合。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省气象台的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工作是从1982年开始的,前三年只是资料服务和电话服务,到1985年开始使用气象警报系统,到现在包括无偿服务的用户在内共有500多家,其中使用气象警报接收机的用户有300多家。现在,我们台专业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各个领域,有党、政、军、事业单位、交通运输、文教、商业、厂矿企业、农业、建材、科研、仓储等单位,甚至于个体户。服务内容不断增加,除了  相似文献   

13.
驻马店地区气象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由专业气象服务单位档案管理、当前气象服务工作要目、专业气象服务行业指标与建议对策、气象信息决策模块、专业专题气象预报方法库、天气预报检索模块、常用气象要素等7方面的内容组成.可直接人机对话,进行逻揖推理,并可屏幕显示和文件打印,为各行各业提供气象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气象为农业服务,建设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主要借助于气象警报系统的建设.通过气象警报系统可以向社会、农村辐射气象预报、天气警报、农业科学技术及社会广泛需要的各种信息.目前气象警报网在吉安地区各县市普遍建成,并取得了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增加气象科技投入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气象预报警报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背景、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对未来专业气象服务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来,烟台市气象科技服务得到迅速发展,服务内容由单一的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到庆典气球、防雷检测、“121”电话气象信息服务和电视天气预报广告制作等;服务手段由电话、气象警报发展到传真、微机终端和信息网络服务;队伍由“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指标”的兼职服务发展到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运行机制由计划经济下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每次气象科技服务的快速发展都伴随着创新,即伴随着改革的深化、认识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伴随着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改革和政策环境的优化;伴随着技术水…  相似文献   

17.
市级气象台公共气象服务发布与管理平台是在湘西州气象局现有的气象预报工作平台(WOSIS、MICAPS)基础上设计的,实现了气象警报管理与资料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警报发布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管理等多项功能。该平台采用C/S模式,在Microsoft Windows环境下VB6.0SP6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客户端不需要安装插件就可以使用。该平台通过使用多种气象警报发布手段与管理办法,有效解决气象灾害警报发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公共气象服务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了气象台业务管理水平,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气象警报电台服务质量黄燕玲(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气象警报电台是气象部门对社会服务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广大用户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并对天气预报有正确的理解,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从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设备的更新和气象服务面的扩大,气象电报的种类越来越多,报量越来越大。因管理不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混乱现象。例如:(OBS报类)只适用于基本地面天气报、补充地面天气报、高空风报、探空报、雷达天气报、船舶天气报、航空和危险天气预约报、航空天气报、危险天气通报和危险天气解除报等。而重要天气报、雨量报、小天气图报、气象旬(月)报、地面气候月报、高空气候月报、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京津冀道路气象专家系统的设计及其在专业气象服务中的实时试用情况.重点对道路气象专家系统的设计框架,技术思路与相关道路气象产品(包括路面积水指数、路面防滑指数、能见度指数、轮胎高温爆胎指数、大风指数等)进行介绍.针对京津冀城市群高速路高危险天气过程的初步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此道路专家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服务能力,在提高城市交通管理与安全保障的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