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蓉  向龙洲  代达龙  雷波  白兵 《云南地质》2012,31(4):497-500,492
对大红山铁矿床所在大区、地区、位置三个不同层次的重、磁场特征分析研究,归纳铁矿床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建立大红山铁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铁矿床资源储量丰富,铁矿矿床类型较多,主要有鞍山式铁矿、矽卡岩型铁矿、山西式铁矿,具"大而贫,小而富"特点。通过对各类型铁矿的分布、矿床特征、矿床成因特征分析,推测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岩带含铜岩体的Pb、Sr、Nd 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长江中下游铜、铁、金、硫成矿带,以矽卡岩型铜矿和潜火山岩型铁矿的密集分布而举世瞩目,这些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岩密切相关,本课题研究含矿岩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含铜岩体是来自地幔流圈的碱性岩浆同化古老地壳物质同时结晶分异的产物。另外本文还讨论其物质来源和成因,铜铁矿床与侵入体的时空关系表明原始碱性玄武岩浆可能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携带者。  相似文献   

4.
和龙太古代铁成矿带是延边重要的铁成矿带,以官地铁矿为主体,近年来铁矿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勘查新增资源储量或新发现了鸡南、东南村、泉水洞、土山子、大开河等多个铁矿床,使该地区成为延边地区重要的小型—中型铁矿开发基地。这些铁矿床均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深变质的基性火山岩-沉积岩建造中。矿体有明显的层位,与围岩呈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属铁硅质建造沉积变质铁矿床。  相似文献   

5.
武金阳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31-133
藤铁铁矿位于鱼鹿岩枝东接触带中段,该矿体为铁、铜、锡共(伴)生矿床.受断裂带、岩体侵入接触带、夕卡岩带和鱼鹿岩枝控制.据此总结出该区"三带一体"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6.
矿床形成深度及成矿后的变化与保存是目前深部找矿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选取4个成矿年龄均为130 Ma左右的典型玢岩铁矿, 分别为宁芜盆地中矿体已经出露地表并经受过剥蚀的东山铁矿和矿体埋藏距地表 40 m以下的梅山铁矿, 庐枞盆地中矿体埋藏距地表400 m以下的罗河铁矿和矿体埋藏距地表600 m以下的泥河铁矿, 采用双重定年技术对这4个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矿物组合中的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研究.结果显示: (1)东山铁矿AFT合并年龄为106.3±5.4 Ma, 梅山铁矿为94.2±4.0 Ma, 罗河铁矿为81.3±4.0 Ma, 泥河铁矿为79.1±3.3 Ma, 且AFT年龄和围限径迹长度随样品埋藏深度减小而增大, 分别更接近成矿年龄和原始径迹长度, 显示4个矿床成矿后差异抬升剥蚀作用导致磷灰石样品通过部分退火带时的冷却速率存在差别; (2)热史模拟反映这4个矿床成矿后均经历了早期短暂快速冷却和后期长期缓慢冷却2个阶段, 两阶段之间的拐点温度接近, 对应深度为1.7~1.8 km, 结合其他证据证明宁芜、庐枞盆地玢岩铁矿成矿深度均为2 km左右.说明这4个矿床现今埋藏深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成矿后的抬升、剥蚀作用导致.(3)自110 Ma以来宁芜盆地的整体抬升剥蚀幅度大于庐枞盆地, 导致宁芜盆地大部分玢岩铁矿矿体接近或暴露地表.2个盆地早期抬升剥蚀作用与区域性黄桥事件同步.   相似文献   

7.
双鸭山铁矿早已被开发利用,而钨矿却被忽略。文章通过对该成矿区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研究认为,铁矿、钨矿往往处于同一成矿区段,相伴产出,因此在该地区应加强钨矿的勘查力度。在矿床开发方面应统一布局,合理开发利用,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如老并铁矿床、乔普卡里莫铁矿床、叶里克铁矿床、吉尔铁克沟铁矿床等。由于这些矿床具有较为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特点而有别于世界上已知的铁矿床,因而将其命名为"帕米尔式"铁矿床。以老并铁矿床为例对"帕米尔式"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年代、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帕米尔式"铁矿床主要赋存于布伦阔勒岩群黑云石英片岩岩性段内,该岩性段磁铁矿化现象较为普遍,普遍发育磁铁矿、黄铁矿、石膏、硬石膏的矿物同生组合,为一种特殊的膏铁建造;LA-ICP-MS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表明,含铁建造布伦阔勒岩群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沉积型磁铁矿矿床,后期受到一定的区域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该类型矿床的发现,对于丰富世界铁矿床的类型和同类型铁矿床的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杜再飞  徐茂华  赵波  潘泽伟  唐忠 《云南地质》2013,(4):393-396,392
鹅头厂铁矿是滇中元古宙铁铜矿床的典型矿床,认为该铁矿是一个复成因矿床,矿床主体(Ⅰ1矿体)为沉积-热液改造型,次要矿体(Ⅰ2矿体)是热液脉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0.
秘鲁首都利马至查拉400km沿海成矿带赋存多处铁、铜、金矿床,铜金矿床具有IOCG(铁氧化物)型,铁矿多为矽卡岩型。邦沟铁多金属矿规模巨大,矿床位于西科迪勒拉山西部边缘的伊卡-纳斯卡拗陷附近。矿床类型既有矽卡岩特征,也具有IOCG特点。总结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邦沟铁和多金属矿矿化存在同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铁矿化发生在第一期,铜金硫化物矿化发生在第二期;铜金硫化物在空间上与主铁矿体异位,铜金矿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安徽西部霍邱周油坊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油坊铁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皖西霍邱铁矿田中部,含矿地层位于新太古界变质岩系上部,矿石中的铁矿物主要为镜铁矿和磁铁矿。通过研究该矿床矿石和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古地理环境及富铁矿的成因。结果表明,周油坊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混合了海底火山热液的高温海水,形成于大洋岛弧与大陆之间有陆源物质输入的弧后陆前还原海洋环境,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原始沉积变质型富铁矿。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在宁芜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玢岩型铁矿床。九连山铁矿位于和睦山铁矿与钟山铁矿之间,铁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系黄马青组粉砂岩与闪长岩体的接触带,以及黄马青组的层间破碎带;矿区共有10个铁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大部分为磁铁矿体,少量的赤铁矿体,矿石多为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研究认为,九连山深部成矿的闪长岩体与和睦山的成矿岩体为同一岩体,九连山铁矿可作为和睦山式铁矿埋深较大的矿床实例,矿床类型属于玢岩铁矿中的接触交代型+热液充填型铁矿床。文章还对九连山铁矿的找矿标志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3.
黄启春 《福建地质》2011,30(2):113-120
漳平洛阳铁矿是一个中型铁矿床,共(伴)生有锌、硫、钼矿等,前人认为铁矿床的成因主要有矽卡岩型、沉积-热液改造型、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复合-叠加层状型等4种.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区内铁矿控矿地质条件出发,对其重新总结和认识,认为洛阳铁矿床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为洛阳铁矿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塔东矿床是一个以铁为主,伴生磷、硫、钒、钴的大型铁矿,北段黑龙江境内称为镜泊湖铁矿床,南段吉林省境内称为塔东铁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敦化-密山断裂与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交汇处。1矿区地质与矿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云南罗茨鹅头厂铁矿床主要铁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罗茨鹅头厂铁矿是滇中著名的富铁矿之一。其矿床类型亦为滇中铁矿带的主要类型。对于该矿床的成因认识尚有分歧,但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认识也日趋一致。本文试对该矿床的主要铁矿物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为海底火山沉积变质,后期富钠富铁火山热液迭加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16.
虽然乔普卡铁矿和土山铁矿在地理位置上相隔甚远,但是二者在赋矿层位、磁异常特征、矿体及围岩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矿石类型以及矿床成因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进一步研究对比二者的共同和异同点,对于寻找此类矿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在乔普卡铁矿和土山铁矿详查工作和参考前人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两个铁矿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相邻区域里寻找此类矿床的几个注意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叠生型铁矿床成矿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保丰  张阔 《矿床地质》2016,35(2):213-224
叠生成矿作用主要是指早期成矿作用被晚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和改造。晚期成矿作用的性质常与早期成矿作用不同,也就是说,在早先己有矿床(或矿体、矿源层)的基础上,叠加复合了晚期成矿作用,即成矿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产出上有重叠、并对早先形成的矿床进行复杂的复合、叠加和改造,使成矿作用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并可形成大矿、富矿。铁矿床中叠生成矿作用广泛发育。按矿床或矿体产出和形成的地质特征,中国叠生型铁矿床可分为风化淋滤型、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3个亚类。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在中国分布有限,规模不大,工业利用价值不大,因而中国的叠生型铁矿床主要是指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两个亚类。热液叠加改造型主要是指早期的铁矿床(或矿体、矿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使早期的较贫铁矿床(或矿体、矿源层)成为较富铁矿床(或矿体),这是中国BIF型铁矿床中最重要的富铁矿类型,以鞍本地区弓长岭二矿区为典型代表。弓长岭二矿区铁矿,早期在新太古代形成条带状磁铁石英岩(2528 Ma,贫矿石),后期在古元古代,含矿热液交代改造贫铁矿形成富铁矿(1840 Ma)。热液叠加复合型主要是指后期脉型铁(或稀土元素等)矿床叠加在早期(沉积或其他成因)铁等矿床上而形成的矿床,如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和黔西菱铁矿矿床。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的形成与火成碳酸岩有关,在中元古代(1.3 Ga)左右,区内火成碳酸岩的侵位,在早期主要形成以岩浆熔离作用为主的铁-铌-稀土元素矿,晚期叠加了加里东期稀土-铌矿化热液脉。古陆边缘构造带或陆内活化带是形成叠生型铁矿床的有利构造空间,较大的地球化学块体,为形成多期、多成因的矿床提供物质来源,叠生型铁矿床的形成明显受构造的控制。叠生成矿是复杂地质过程的一种具体表现。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的叠生型铁矿床的形成是因中国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决定的。叠生成矿作用的研究,尚处在初步阶段。加强对叠生成矿作用的研究,了解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机制、作用过程、控矿因素等,对发展矿床学研究,认识区域成矿特征和指导地质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钟姑铁矿田内已知铁矿床的外围发现了白象山外围、杨庄2座大型铁矿床,在原有铁矿外围(深部)开展普查找矿工作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文章通过对龙山铁矿区地质特征研究,以及对外围多个邻区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在与龙山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类比的基础上,提出了龙山铁矿外围(深部)值得进一步开展找矿的部位,经钻探工程检验已见到铁矿体。  相似文献   

19.
昆仑成矿带是青海省近年来找矿成果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查及科研成果资料的日益丰富,研究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分布规律,完善成矿理论和矿床模型,对推动东昆仑矿产勘查至关重要。拉陵高里地区相继发现了红山铁矿点、小孤山铁矿点、拉陵高里河东铁矿点及拉陵高里河下游铁铜矿点等,是东昆仑地区重要的铁矿资源储备基地,本文对区内典型矿床拉陵高里河下游铁铜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成分、围岩蚀变等进行综合研究,系统总结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对区内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华明弟 《地质论评》1984,30(1):49-58
寒武纪以后的碧玉铁锰建造,近十余年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许多矿床与前寒武纪的阿尔果马型铁矿很相似。天山产有众多的碧玉铁、锰矿床,其中有的是我国知名的富铁矿床。产出时代是石炭纪或泥盆纪,以石炭纪为主,研究者们把它称之为“天山中、晚古生代碧玉铁锰建造”,认为与火山作用有关,属海底火山-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