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能值指标和传统指标相结合的耕地资源安全趋势评价指标,采用灰色模型预测法对2010—2020年常德市耕地资源安全趋势评价指标进行预测,计算出未来11年常德市耕地资源安全综合得分。  相似文献   

2.
李先 《吉林地质》2021,40(3):83-87
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储备资源,对我国的粮食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开展其调查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文以东丰县为例,阐述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选取11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宜耕可开垦土地主要类型是内陆滩涂和其他草地,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是废弃的砖瓦窑和采石采砂场.评价结果可为今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战略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先 《吉林地质》2021,40(1):66-68
耕地对全国的粮食供应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也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储备资源,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耕地后备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意义重大.分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原则,总结得出耕地后备资源不宜耕评价指标表.根据相关方案和细则,制定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进一步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建设用地供给以及平衡耕地总量提出了新要求。阐述了金坛市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及其特点,分析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城市建设耕地占补平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柴达木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数量及评价的原则,分类体系,标准评价,总结了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均耕地资源不足,中低山区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高速城镇化进程致使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耕地数量安全作为耕地资源安全的重要构成,具有可量化与可调控等特点,更具研究价值和实际操作性。以中低山区为研究区,对区域耕地资源数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证方法对耕地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中低山区丰富的耕地后备资源合理补充耕地、有序推进"山地整理"满足城镇化需求、实施中低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等方法,以保障中低山区耕地资源数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对照保护耕地的严格要求,审视耕地保护的工作历程,调查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整耕地保护工作思路与强化耕地保护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山东省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特征及耕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差异。在对人口峰值状态下的耕地需求与耕地数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2020年全省耕地资源的安全需求量为735万hm^2。因此必须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并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GIS支持下的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研究—以贵阳市区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土地质量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取土壤重金属污染作为评价的一个压力为指标,应用GIS对贵阳市区农业土地资源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价。定量评价的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土地资源中大部分土地资源重较好,但旱地和水田共有17.11km^2的重金属重度污染区,这部分耕地已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同时,适合人类耕作的高质量耕地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减少了近1/3,说明贵阳市区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设计了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结合上海地方特点,以生态条件、土壤污染状况指标评价为例,介绍了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指标专题评价的方法。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规模、分布以及宜耕性限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利用80年代末与90年代末期遥感图像解译得到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分析了近10年来全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空间特征,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的来源、去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生态退耕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城镇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北京、浙江、四川、广西、上海;农村居民点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河北、安徽、山东、广东、新疆、河南。退耕还林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北、西南、内蒙古、广东等地区,退耕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及宁夏地区。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由于农业结构调整,部分耕地被转变为库塘。新开垦耕地资源主要来源于草地、林地,毁林开荒主要发生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垦草地主要发生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地区。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表现为沿海地区耕地资源的减少及东北、西北地区耕地资源开垦,耕地开垦的结果是对西北及东北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耕地资源分布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耕地保护要因地制宜,发挥不同地区耕地资源的优势,合理保护耕地资源。该文分析了山东省耕地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明确了分区方法和分区原则,采取聚类分析方法,将山东耕地资源分为5个区域,并提出差异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天然富硒农产品是人体摄入硒元素最安全有效的途径,依托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建立的富硒农业和富硒特色小镇等富硒产业,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支柱,其规划和建设需以富硒土地质量等级为基础,但国内缺乏富硒土地资源评价体系。【研究方法】本文以新田县为例,从耕地的开发利用条件和潜力、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开发制约条件着手,构建耕地地力、经济质量和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富硒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新田县新圩镇富硒土壤详查数据和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开展富硒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对耕地的自然属性、环境属性、经济属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其评价结果与农产品质量和富硒程度耦合良好,真实反映了耕地资源开发条件与潜力。【结论】构建的富硒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富硒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有较科学指导价值,为富硒土地资源和富硒产业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创新点:从耕地的开发利用条件和潜力、开发利用价值和制约条件着手,构建耕地地力、经济质量和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富硒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制定指标权重、调查评价单元、单因子等级和综合等别划定等方法与规则。  相似文献   

16.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是提供有效的耕地保护激励从而实现耕地资源保护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合理划分其补偿区与受偿区更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和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兼顾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粮食安全法和耕地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测算模型对该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区域的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9个地市可划分为2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支付区(漳州市和厦门市、3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受偿区(泉州市、三明市和南平市)和4个平衡区(福州市、宁德市、莆田市和龙岩市)。结果有助于为科学划定耕地保护补偿区域提供理论依据,为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提供实践参考,从而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旭东 《湖南地质》2002,21(3):168-172
在分析论述了湖南省土地资源的特点与利用条件和湖南省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耕地数量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量低下、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耕地步源,加强土地资产化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因土制宜,合理布局和使用农用土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提高土地质量,健全和完善土地法规和政策等。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近年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耕地资源逐年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施行,有效的缓解了用地供需矛盾,在保护好有限耕地资源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寻求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已启动的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整体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从潜在问题出发,探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9.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积极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一是认真抓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先补后占”等相关规定,对所占用耕地进行补充,为淄博市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等市重点项目协调补充耕地58.67hm^2,补划基本农田58.67hm^2,保障了重点工程建设,节约了资金。办理异地开垦补充耕地2宗,  相似文献   

20.
耕地保护和保障用地是土地管理的两大任务,也是一对矛盾,是今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核心内容。衡阳市土地总面积为153.0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6.6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45公顷,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是衡阳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实现“双保”,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