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南沟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大多产于NE向和近E-W向断裂中。近年来发现的小南沟金矿受控于近S-N向断裂,开拓了该地区金矿找矿的新思路。研究表明,近S-N向的控矿断裂为NNW向与NE向一组共轭断裂的复合成因,是在E-W向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成矿具有一致性。总结出NE向断裂有利成矿的断裂走向勘探标志,指出小南沟金矿的外围仍有良好的找矿条件,NNW向、NE向与NWW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有利  相似文献   

2.
河南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大多产于NE向和近E-W向断裂中.近年来发现的小南沟金矿受控于近S-N向断裂,开拓了该地区金矿找矿的新思路.研究表明,近S-N向的控矿断裂为NNW向与NE向一组共轭断裂的复合成因,是在E-W向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成矿具有一致性.总结出NE向断裂有利成矿的断裂走向勘探标志,指出小南沟金矿的外围仍有良好的找矿条件,NNW向、NE向与NWW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有利成矿.小南沟主矿体存在向北的迅速侧伏,侧伏的原因与E-W向断层北倾以及NNW与NE向断层交汇线的向北侧伏有关.  相似文献   

3.
形成于熊耳群安山岩中的断裂系统和与太华群基底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体是整个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地区金矿形成的最有利条件。崤山南坡具有金矿成矿的构造-岩浆条件,特别是在有利的构造、岩浆部位的深部具有找矿前景。通过对断裂、岩体(找矿目标体)进行细致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三个金矿找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伊宁吐拉苏火山盆地金矿成矿构造系统与远景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劲草  夏斌  漆树基 《新疆地质》2003,21(4):383-386
吐拉苏火山盆地金矿成矿构造系统由2种类型的成矿构造组成,一种是火山机构中的高角度塌陷式断裂;另一种是爆发.沉积相中的低角度水压式断裂.阿希金矿受控于弧形塌陷式断裂,其北东段坍塌强度大于南东段,最大张裂空间控制的矿体群向NE侧伏.阿希火山机构东侧的阿恰勒河组下可能隐伏着与西侧对应的高角度弧形塌陷式成矿断裂.爆发.沉积相中硅化岩型金矿受控于水压式断裂,不透水凝灰岩层圈闭富水粗火山碎屑岩层,组成压力仓构造并发生水力压裂作用.由水力压裂作用形成的层控水压式成矿断裂出现的几率,远大于后期由非成矿断裂切割抬升它们出现的几率.构造解析表明吐拉苏火山盆地2类成矿构造控制的金矿具有巨大的地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胶东是中国率先开展深部找矿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区,阶梯找矿方法在深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深部找矿方法,有利于推动为中国“攻深找盲”找矿战略实施。【研究方法】本文基于胶东深部金矿找矿工作,研究了深部金矿成矿模式,分析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频谱激电测量(SIP)、大地电磁测深(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结果】深部矿体常赋存于控矿断裂沿倾向的倾角变缓段,构成阶梯成矿模式,这一模式是地质构造作用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深部矿阶梯找矿方法的要点是:在地表通过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查明控矿断裂的深部结构和倾角变化,根据阶梯成矿模式预测深部矿的位置、规模。【结论】阶梯成矿模式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核心技术前提和可以识别的探测目标,CSAMT、SIP、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能够探测控矿断裂的深部特征,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组合是阶梯找矿方法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西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哈西金矿位于哈图金矿西邻,地处安齐断裂上盘并受其控制,主要呈NEE向展布,安齐断裂为矿区的主要构造,主要赋矿地层为石炭系,区内出露大面积酸性岩体.矿脉类型以蚀变岩 石英脉为主,成矿时间为华力西中期,与该区酸性岩体侵入同期,但严格受构造控制.笔认为本区找矿方向以主构造上盘复合构造部位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广西乐业县浪全金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先后经历了沉积、热液和表生三个成矿期富集成矿,矿床主要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中三叠统百蓬组金丰度高,是主要矿源层。浪全断裂带是主要的控矿构造,矿体产于构造活动较强部位。围岩蚀变作用不强。金矿物为自然金,粒度细、成色高。矿石主要为氧化矿石。矿体厚度大,品位高,易采易选。对该类型金矿,浪全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文峪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峪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带内一大型金矿床,属韧—脆性叠加剪切带石英脉型金矿,构造是其首要控矿因素。早期韧性剪切带只对矿脉起宏观控制作用。晚期的脆性断裂为含金石英脉的直接控矿构造。成矿期脆性断裂的多次继承性活动分别控制了热液期4个成矿阶段。脆性断裂形成的空间形态对矿体形态产状具控制作用。有利的矿化富集部位为:①显示压扭性质的近东西向断裂沿走向产状变化处,沿倾向由陡变缓处,断裂面的凹凸转变处;②断裂分支复合部位;③成矿期断裂多次脉动的启张部位;④成矿期断裂构造继承性活动强的部位等。在构造控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部分研究成果。构建了该矿床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断裂构造控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乃庙金矿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组成,并受断裂及其破碎带控制,研究了白乃庙金矿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断裂构造趋势面与找矿及矿体在断裂中的富集规律,并对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溜河地区金矿找矿的遥感信息提取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对溜河地区TM及SPOT遥感信息处理的基础上,提取了区内与金矿成矿有关的线性构造、弧形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环形构造及蚀变异常信息。这些成矿信息的复合部位为金矿成矿的有利环境。在区内划分出4处成矿远景区,通过野外验证发现两处金矿点,为溜河地区更深层次的金矿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南缘,是近年来通过物化探综合方法查证小比例尺化探异常新发现的又一金矿床。通过土壤测量成矿元素统计分析,Au含量高,变异系数大,局部富集特征明显,为主要成矿元素,其所形成的异常是金矿找矿的直接标志,As、Sb、Cu、Bi异常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通过电磁场及其异常特征分析,区内存在北北东向隐伏断裂带多组,以高磁、低阻、中低极化为标志,推断为脉岩沿断裂充填引起的;而北东—北东东向控矿构造显示为高阻高极化,且与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金矿化显示较好。十五里桥金矿床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物化探综合方法是大兴安岭北部森林沼泽景观区金及多金属找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邓格庄金矿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式富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邓格庄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部位为金矿的有利成矿部位,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进一步查证地球物理、化学异常,以期发现新的金矿远景区,进而指出了深部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金青顶金矿是我国最大的石英单脉型金矿。控矿断裂呈NNE向,具多期活动特点,矿体赋存于断裂呈张性的转折部位;主矿体呈脉状,矿体向NE侧伏,侧伏延深1080m,是矿体最大走向长度的2.7倍;矿床有4个富矿柱,赋存于控矿断裂拐弯最大、受张应力作用最强部位,也是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部位;矿床为中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在成矿过程中,胶东群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岩浆活动是热源并提供成矿热液,构造活动是成矿的动力并提供容矿空间,构成“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豫西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械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控矿形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挖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挖矿型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锦屏县八瓢金矿是产于青白口系下江群地层中的石英脉型金矿,通过对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控矿的主要因素为地层岩性和褶皱、断裂构造。富集成矿的主要部位为含金石英脉与北东向断层交汇部位;富矿包产于断层上下两盘岩层发生牵引褶皱的地段。根据富集成矿的地质构造条件,提出了找矿探讨Ⅰ区、找矿探讨Ⅱ区和找矿探讨Ⅲ区,三个找矿前景较好地段。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翁朝峰 《福建地质》1998,17(1):24-34
福建省金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关系密切,金矿赋矿层位有8个,其中以前寒武纪麻源群、龙北溪组和中生代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层位为最主要。金矿主要分布在区域性断裂、火山构造、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断裂复合部位及火山基底起部位,韧性剪切带、推覆(剥离)构造发育地段,是金矿重要成矿部位。金矿成矿时代主要有前寒武纪和燕山期两个成矿期,两者在成矿时间上显示继承性,在空间上具有相关性。金矿化在前寒武纪与中  相似文献   

18.
何进忠  朱永新 《矿床地质》2022,41(5):989-1008
文章在全面揭示甘肃中秦岭成矿带23种矿产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圈定找矿远景区。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过程研究,建立主要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以主要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为主线,归纳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矿床成矿系列;通过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由有地幔流体和岩浆流体参与的变质流体和建造水混合或沸腾形成;岩浆热液型金矿由源于下地壳的岩浆热液与大气水混合和沸腾形成,或由源于中地壳的岩浆热液与变质水混合后再与建造水或大气水混合形成;研究区存在7个矿床成矿系列。结论认为,中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含矿流体矿床成矿系列分布区中,夏河-两当弧形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是该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有利部位,中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岩浆相关矿床成矿系列分布区中,中酸性岩体与近东西向断裂耦合部位是该成矿系列的成矿有利部位。文章圈定找矿远景区12处。  相似文献   

19.
涞源-易县地区是河北省铜钼金多金属重点勘查区,以往金矿勘查成果表明,金矿床(点)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阜平变质核杂岩剥离滑脱断裂带与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的交叉部位。本文通过对易县柴厂-孔格庄金矿田研究,认为随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主剥离断层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空间,北西向断裂叠加和改造北西向韧性剪切带,诱导了深源含矿物质的上升,在剥离滑脱断裂体系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类型矿床。通过总结柴厂-孔格庄金矿田成矿模式,讨论了涞源-易县地区找矿模型,提出了涞源-易县地区金矿主要找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上庄金矿区金矿化主要分布于主干断裂——招平和涧里—跃进村断裂及其两侧的次级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或韧性剪切带的控制,金矿化在断裂产状发生变化、构造叠加改造部位,节理密集带与破碎带的复合部位富集。找矿方向为①号脉以南至涧里—跃进村断裂与主断裂交汇处;涧里—跃进村断裂带两侧密集次级断裂及深部;招平断裂入字型构造部位,即①、②、⑧、⑨、⑩号脉深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