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等高线空间关系的确定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琳琳  武芳  王辉连 《测绘通报》2005,(8):19-22,46
等高线空间关系的建立是取得较好地貌综合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等高线之间的层次关系通常利用等高线树来表达,建立等高线树的关键步骤是如何将被图廓截断的那部分等高线闭合起来.提出一种比较可靠的闭合方法,根据相邻高程的等高线的拓扑关系,每条与图廓相交的等高线其闭合走向由其相邻较高和较低等高线的空间位置所决定,由此确定出等高线惟一的一种闭合方向,建立可表达等高线空间关系的等高线树,并用实验证明此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地表的高程信息是地形图上表示的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表的高程信息通常表示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形式,而很少表示成像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的形式。因为数字高程模型比数字化形式的等高线更容易进行各种应用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王海鹰  闫浩文 《测绘通报》2012,(3):71-73,88
等高线树表达的是等高线之间的层次关系,其构建对于地性线的提取、地表分析、精密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算法按逆时针沿内图廓线搜索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计算其相对方向,再根据高程值的大小,判断得到前一条等高线的闭合方向,进而得到所有等高线的闭合方向,并将等高线沿着闭合方向构成等高面,判断等高面是否含有空洞,空洞为负向地貌等高面。最后将等高线和等高面之间的嵌套关系存放在等高线树中。  相似文献   

4.
等高线是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常用的数据源之一,但内插方法对DEM生成精度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形态学重建和测地距离变换运算,提出一种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的内插方法。形态学重建用于获取与空间一点对应的最邻近的上等高线和下等高线的高程值,测地距离变换用于获取该点到上下两条等高线的测地距离;使用沿流水线的线性内插获取该点的高程值。实验表明,在只使用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内插方法获取的DEM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等高线拓扑关系定量表达对空间认知、地形特征挖掘、地图综合等至关重要。然而,已有研究多针对等高线树的生成及综合算法,缺乏等高线拓扑关系及其与尺度变化关系的定量表达,不同地貌类型其变化规律是否一致仍未知。为此,通过分带与投影转换、非闭合等高线拓扑检查与闭合及有向等高线树的构建等,发展了一种等高线拓扑关系定量表达方法。采用高山、中山、平原地貌60组多尺度等高线数据集,探究不同地貌类型的多尺度等高线拓扑指标及其随尺度变化规律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相邻尺度等高线拓扑指标变化规律符合空间认知与推理,不同地貌类型多尺度等高线拓扑指标与尺度变化间关系可用同一个幂函数定量表达,该结论为基于多尺度空间相似关系等高线全自动综合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模型的等高线群拓扑关系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凡  粟卫民 《遥感学报》2007,11(2):145-151
等高线群拓扑关系的提取和表示是基于等高线的空间推理和地形特征挖掘的关键。在顾及地形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拓扑关系网络来组织地理目标之间的拓扑关系,并进而提出分区二叉树、增量等高线树、等高线拓扑关系网三种拓扑关系网络来组织含未封闭等高线的复杂等高线群的拓扑关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等高线群的侧向不连续性,使基于等高线的空间推理更加简便和准确。  相似文献   

7.
在基于目标整体交/差的拓扑关系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等高线融合特征目标"始末交点",用目标整体∩(交)、两个整体目标分别与"始末交点"的\(差)两个集合操作的结果来计算变化前后高程值相等的等高线间的拓扑关系,根据计算结果建立等高线融合的基本规则。基于规则设计并实现了局部变化等高线融合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8.
等高线是地形表达常用的形式之一,它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的数据模型,而高程则是构成等高线的重要属性。本设计利用MapBasic编程语言实现了对矢量化后的无值等高线批量赋予高程值[1],有效地提高了等高线高程录入的效率和准确度。文章首先介绍了自动赋值算法的基本思想,然后,结合MapBasic关键代码,从赋值等高线的获取与排序、等高线属性的修改与赋值等方面阐述了MapInfo中实现等高线自动赋值的思路,并最终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三种丘陵地测绘方法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比较,提出了提高数字化测绘等高线精度改进方案,从而给出一种丘陵地测绘方法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等高线拓扑关系的构建以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提出了等高线拓扑关系的描述框架 ,其规范化描述形式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使用三角网作为工具设计了建立拓扑关系的算法。以提出的拓扑关系描述为基础 ,具体实现了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 ,处理过程可以同时考虑开曲线 (包括断线 )和闭曲线 ,提高了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并进一步将断线连接为完整目标 ,减少了人机交互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多边形拓扑关系构建的栅格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杰臣 《测绘学报》2002,31(3):249-254
矢量数据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是GIS软件的核心模块之一,也是技术难点之一。简要分析传统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借鉴基栅格的种子点填充算法和矢量数据求交的栅格探测法的思想,提出建立图幅多边形与弧段所属关系的栅格算法,给出算法的各主要步骤和实现方法。分析与试验表明,新算法在特殊情况处理、多边形内点自动建立、处理效率、简化编程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种八邻域图像边界追踪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边界追踪算法主要用来提取环形封闭边界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八邻域目标边界追踪改进算法,着重解决了图像追踪过程中边界重叠部位的内外边界标定与"孤岛"处理。应用本文算法与摩尔邻域边界追踪算法分别对MPEG7-CE图形库中的4幅图像进行边界提取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取结果正确。最后将本文算法应用于北极冰雪图像海冰边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可以有效提取大范围具有复杂拓扑关系的图像边界。  相似文献   

13.
目标缓冲区生成的算法一般都要经过两个阶段:单个目标缓冲区多边形的独立生成过程和多个目标缓冲区多边形间的重叠合并过程。本文将要生成的缓冲区边界凹侧结点做等效变化成两个相等的点,且定义其连接关系为圆弧,从而实现了边连接的循环运算,只寥寥几行代码解决了折线单目标缓冲区的快速生成,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重叠合并过程中复杂的工作量,并且易于缓冲边界拓扑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四面体格网(TEN)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构模方法,侧重于三维空间对象内部的表达,但是存在着数据量大、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三维拓扑关系是三维GIS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此,该文提出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基于点集拓扑学理论,将TEN分解为内部、边界和外部3个集合,并使用9交模型描述了TEN/TEN的8种拓扑关系;设计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流程,详细阐述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的核心算法;基于提出的三维拓扑关系算法,设计了面向TEN的拓扑关系计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能够满足TEN之间拓扑关系计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Conventional algorithms for polygon rasterization are typically designed to maintain non-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sequently,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such as the adjacency between polygons, may also be lost or altered, creating topological errors. This paper proposes a topology-preserving polygon rasterization algorithm to avoid topological errors. Four types of topological error may occur during polygon rasterization. The algorithm starts from an initial polygon rasterization and uses a set of preserving strategies to increase topological accuracy. The count of the four types of error measures the topological errors of the conversion. Topological accuracy is summarized as 1 minus the ratio of actual topological errors to the total number of possible error cases. When applied to a land-use dataset with a data volume of 128 MB, 127,836 polygons, and extending 1352 km2, the algorithm achieves a topological accuracy of more than 99% when raster cell size is 30 m or smaller (100% for 5 and 10 m). The effects of cell size, polygon shape, and number of iterations on topological accuracy are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16.
刘刚  李永树 《测绘科学》2011,36(6):49-51
同一结点上弧-弧拓扑关系的建立对多边形的自动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描述同一结点上弧段间的拓扑关系,本文在考虑算法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方向夹角和类方位角概念,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建立结点上弧-弧拓扑关系的类方位角算法.为检验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两个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进行了拓扑构建实验,通过与传统角度算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建筑平面图的室内空间拓扑模型自动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建筑平面图为数据源构建室内导航模型时,建筑平面图缺少拓扑信息,尤其是缺少对房间、走廊等多边形对象拓扑描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构建室内空间拓扑模型的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CAD建筑平面图的基本特征,将墙线抽象为弧段,门窗抽象为点,房间抽象为多边形;然后从起始墙线出发,将该墙线顺时针或逆时针遇到的第一条墙线作为目标房间或走廊的第一条边,依次类推,直至回到起始墙线,则完成一个房间或走廊的提取;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墙线均被标记两次,说明所有房间或走廊提取成功,完成墙线与房间、走廊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自动建立。门窗与房间之间的拓扑关系则是根据门窗与墙线的拓扑关系,推导出门窗与房间之间的拓扑关系。以某大学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为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室内空间拓扑模型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olution of linear least squares problems arising in space geodesy, with a special application to multi-station adjustment by a short arc method based on Doppler observations. We recall briefly the widely used second-order regression algorithm due to Brown for reducing the normal equations system. Then we propose two algorithms which avoid the use of the normal equations. The first one is a direct method that applies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s to the observation matrix directly, in order to reduce it to upper triangular form. The solution is then obtained by backsubstitution. The second method is iterative and uses a 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 technique. A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procedures is provided on data of the second European Doppler Observation Campaign (EDOC-2).  相似文献   

19.
计算子午线弧长除了采用经典的级数展开算法之外,还可通过数值积分与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进行求解。为评价各种算法的精度,本文选取大地纬度自0°-90°、间隔距离为1°、1'、1″的3组样本数据,分别基于传统算法、数值积分算法和常微分方程数值算法3大类11种算法计算得到各组样本所对应的子午线弧长结果,并从算法精度和运算速度两个方面对各种数值算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实例表明三阶、四阶Runge-Kutta算法不仅精度高,而且运算效率是其他算法的2倍多,研究结果为计算子午线弧长的提供了有效的算法模型。  相似文献   

20.
道路网络示意图是实体网络的抽象表示,因其更加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在地图服务与地图制图领域已得到初步应用。以路径为单位的网络示意图自动生成算法只顾及节点与线段的局部布置,且较难以维护网络拓扑一致性。本文以闭合多边形(网眼)为基本单位,利用网眼的独立性与邻接性,提出了多边形生长算法,核心思想是将道路网络分类为闭合多边形与非闭合线段,以闭合多边形提取、映射、优化为主线,辅助组合非闭合线段。算例分析验证,本算法在网络均衡分布及拓扑一致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