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赵焕庭研究员对华南河口海岸研究的贡献,包括珠江河口演变研究、华南海岸动力地貌与环境研究、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珊瑚礁研究、组建研究队伍和编辑出版论著等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评介李平日(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510071)风沙地貌学家吴正教授继《风沙地貌学》(科学出版社,1987)后,1995年又给地学界贡献一本综合研究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的专著《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科学出版社)。这是华南师范大学地...  相似文献   

3.
华南港湾海岸的地貌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根据作者参加华南海岸和港口调查研究的体会,对华南现代海岸的形成条件和港湾海岸的地貌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海岸风沙地貌台风响应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董玉祥  杜建会 《中国沙漠》2014,34(3):634-638
基于台风对海岸风沙地貌影响研究发展的简要回顾,概括了国外近期在海岸沙丘风暴响应的差异性及其机理、风暴响应沉积特征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认为国内适时开展台风对海岸风沙地貌形态与沉积特征影响研究十分必要,建议以华南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台风前后不同类型海岸沙丘形态变化的高精度测量、非台风季风沙运动过程的定位观测以及沙丘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分析等,研究华南海岸风沙地貌形态和沉积变化与台风间的相互联系,探究台风对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的作用规律,建立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的台风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双怀 《热带地理》1999,19(3):246-251
明代是华南地区开发的重要阶段。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 明代华南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为了进一步弄清明代华南农业发展的基本面貌, 本文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研究了明代华南农业的自然条件。通过对明代福建、广东、广西气候状况、地貌特征、水文土壤、动物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分析, 认为明代华南的自然条件曾发生过一些变化, 并且呈现出两重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对明代华南的农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降水的多年变化,不仅对研究气候形成问题可以提供重要资料,而且也有助于长期天气预报工作的发展。本文对华南降水的变率,旱涝频率以及汛期降水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华南旱涝形成的规律性,供有关部门参考,并作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根据华南具有30年以上记录的22个台站的降水资料,求出降水变率,  相似文献   

7.
华南降水多年变化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降水的多年变化,不仅对研究气候形成问题可以提供重要资料,而且也有助于长期天气预报工作的发展。本文对华南降水的变率,旱涝频率以及汛期降水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华南旱涝形成的规律性,供有关部门参考,并作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根据华南具有30年以上记录的22个台站的降水资料,求出降水变率,  相似文献   

8.
南岭华南五针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树轮气候学研究方法建立了广东南岭地区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树轮宽度的标准年表和差值年表。选用1965—2013年7月至当年12月的月平均温度、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月降水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作为气候因子,研究华南五针松树轮宽度对这些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差值年表各项统计参数优于标准年表,更适于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华南五针松树轮宽度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降水更敏感;影响华南五针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春季(2—4月)温度(正相关),其次是春季相对湿度(负相关)和夏季(5—8月)降水(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华南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重点应该放在地球系统的重要界面-海岸带。结合国外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对我国华南海岸带历史与现代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评述,并就华南海岸带开展陆海相互作用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照宇  曾昭璇 《热带地理》1999,19(3):275-281
简略回顾了华南热带亚热带古环境和现代环境研究在90 年代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红土与全球变化研究, 海岸带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研究, 海洋沉积与环境变迁研究, 构造- 火山- 地貌与海陆环境变迁研究, 现代环境与应用第四纪研究, 等等。文中对进一步开展华南古全球变化和现代全球变化研究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1.
唐登银 《地理研究》1993,12(1):35-40
本文从黄秉维先生在地理学,学习读书,追求真理三个方面回顾了先生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部门自然地理学到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三个自然地理方向及其综合研究、以综合自然地理学为基础开展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黄秉维教授的学术思想及对地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50年代自然区划、黄秉维先生提出自然地理学研究三个新方向、中国自然地理的编写及对北京大学地理教育的关心等几个方面回顾了黄先生为地理学发展而孜孜不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50年代自然区划、黄秉维先生提出自然地理学研究三个新方向、中国自然地理的编写及对北京大学地理教育的关心等几个方面回顾了黄先生为地理学发展而孜孜不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陆大道 《地理学报》2013,68(1):15-17
黄秉维先生是在建国以后至1980 年代末的近40 年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人。黄先生在1980 年代后期至他去世前的十多年间对我国地理学发展方向有深刻思考及其高屋建瓴的论述。黄秉维先生对我国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和论述有重要三点:其一, 关于地理学方向:强调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合作, 特别是要对国家建设做科学研究, 解决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二, 强调微观研究, 1950-1960 年代他在提出自然地理学的三个新方向基础上, 指导了1980 年代试验站的建设和实验地理学的发展。其三, 强调我国地理学要特别注意开展环境变化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彦随 《地理研究》2018,37(3):473-479
倪绍祥先生1939年6月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67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曾在南京大学任教10余年,1983-1985年赴英国吕丁大学地理系进修遥感与土地资源。1994-2016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任教。在50多年的科学研究与教育生涯中,倪先生矢志不渝、学贯东西、开拓创新,在自然地理学、遥感地学分析、自然资源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杰出成就。他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部委及地方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首届优秀地理图书奖等多项奖励,被授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倪先生从事地理学研究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主要归纳为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研究、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环境遥感与草地蝗虫研究、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等4个方面,为创新发展中国土地资源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及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仰观风云,俯察地理──记我国地理学家何大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何大章科学覆历为经,地理研究部门为纬,介绍何大章半个世纪以来在华南地理研究,尤其是在气候观测、资料整理、气候区划和气候资源农业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以及在华南地形、水文和环境生态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展示何大章作为我国当代一位地理学家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科学业绩和品格.  相似文献   

18.
唐登银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24-1026
黄秉维先生一生致力于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是卓越的自然地理学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在成绩面前他总能看到地理学的弱点和自身工作的不足, 提出革新自然地理学的思想, 从而开启了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新方向, 对中国地理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成为中国20世纪自然地理研究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9.
竺可桢同志逝世,忽忽已十更寒暑。他生前在中国科学院任副院长二十多年,对我国热带的研究抱着很大热忱。我国自然条件复杂,但热带面积不大。利用如此有限的热带,对全国经济可以挹注有无,截长补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他曾积极组织琼雷和滇南的综合考察,他自己亦数度跋涉于湿热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20.
何沛东 《地理科学》2021,41(5):872-879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地图、照片的运用,注重国外地理学成果的介绍和地理学史的整理,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