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介绍了光学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的发现和在地震预测中的研究实践,以及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的时纬残差异常变化与其周邻强震的对应关系,最后以讨论的形式给出了这种关联的可能的地球物理机制,目前在地震预测中的局限性和可能的解决途径。重要的是,2010年以来的预测实践进一步表明,利用光学天文时纬残差的同步异常提供地震预测信息,既没有虚报,也没有漏报。这就说明,它是完全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投入地震预测实践中,值得更多重视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反常折射引起的地面天文观测残差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布锡 《天文学报》1994,35(1):93-97
我国光学天文观测有相当长历史,观测精度也较高,但是与国际系统相比。无论是测时还是测纬,所有仪器残差都有类似的周年变化,本文作者认为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季节变化引起的大气等密度层倾斜,从而产生的反常折射所引起的,文中对反常折射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导出了由于气象参数变化而引起的反常折射公式,并与测时,测纬的残差周年项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反常折射可以部分地解释我国天文观测残差的周年变化。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子午-卯酉交替观测原理基础上的低纬子午环即将出投入试及试运动阶段,进一步研究天文蒙气差修正将是低纬子午环进行高精度观测的 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4.
经典天体测量仪器以铅垂线为基准测量本地的天文经纬度,因而能探测到本地铅垂线的偏转.本地铅垂线的偏转代表着测站周围重力场的变化,而这一变化与地下物质的再分布相关,由此有望帮助了解地下物质变化的情况.将本地的铅垂线偏转(Plumb Line Variation, PLV)与地下物质变化联系起来,建立了双质量体模型.在97°E–107°E和21°N–29°N范围内,考虑了3480个包含正、负质量变化(相对地质背景)的质量体组合算例,并利用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ary, DE)算法进行了解算.解算得到的质量体相对于模拟值的位置误差小于米量级,质量误差小于1011kg,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在天文底片数字化工作中,利用高端商用扫描仪可能是一条简单而有效的途径.针对1988年云南天文台1m RCC(Ritchey Chretien Coude)望远镜拍摄的6张土星卫星天文底片,探讨了利用Epson公司10000XL商用扫描仪的底片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底片数字化图像和UCAC2(The Second US Naval Observatory CCD Astrograph Catalog)参考星表,重新测量土星卫星的位置.通过与IMCCE(Institut de Mecanique Celeste et de Calcul des Ephemerides)提供的土卫历表位置比较表明,土星卫星的定位结果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的残差均值分别为0.056″和0.009″,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残差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06″和0.089″.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全球8.5M以上巨震的天文背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巨震大都发生在处于月亮轨道运动所对应的地震活跃期的地震带区,太阳活动的下降段与地球自转的加速期。这是就天文因素的长周期变化而言。对于天文因素的短周期变化,无论是对于地方时,地方恒星时与月相,都有集中发生在某一段时间的现象;对于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更是比较明显,要么发生在其变化最快时期,要么发生在其变化的最慢时期。这一切都表明,这些地震的发生是受天文因素的影响的。天文因素是外界发震动力之一,长周期变化的天文因素可能是对地震的孕育、发展与发生起着调制作用,而短期变化的天文因素则是当其作用于远离平衡态的发震构造上时,引起系统的巨涨落,从而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8级巨震群体动态与地球运动及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百年天文地球动力学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太阳活动减弱—地球纬向大气环流盛行—固体地球自转加快—南北向压应力场增强—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加剧的基本认识,从而证明中国地震系统是个开放系统,一直在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负熵,进行自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8.
海洋潮汐和固体潮汐二者都主要来源于日月引力的影响。这两种潮汐对天文时纬观测的影响其频率是一致的,为了从中分离出海洋潮汐对天文时纬观测的影响,我们需要利用海洋潮汐数据和负荷勒夫数予以推算。我们可以把海洋潮汐看成一具有面密度σ(θ′,λ′)=μH(θ′,λ′)单层负荷,此单层负荷对地球表面上一点(θ,λ)的引力位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子午—卯酉交替观测原理基础上的低纬子午环(LowLati-tudeMeridianCircle)即将出厂投入调试及试运行阶段,进一步研究天文蒙气差修正将是低纬子午环进行高精度观测的重要保证之一。作为对天文蒙气差修正的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天文蒙气差的主要气象因素,对蒙气差随各种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推算了大气平面平行层模型以及同心球层模型下的蒙气差值,论述了蒙气差表的编制方法,进而对各种蒙气差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的修正值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理论计算蒙气差值精度的不足,本文着重阐述了利用低纬子午环(LLMC)进行大气蒙气差实测的方法、原理,较为详尽的说明传统的方法不能满足实测大气折射的要求,而低纬子午环由于自身一些新的特点,能够满足Teleki所提出的四个要求;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实测大气等密度倾斜的方法,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精度估计,就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于观测点的实用的实测大气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云南天文台Ⅱ型光电等高仪时纬残差的比对分析,探讨其与周围强震的相关性,试图找出一种用该仪器预测强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天文潮汐与地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天文潮汐与地震关纱的研究,内容包括,日、月、地球的相对位置与地震,天文潮汐的周期,相位与地震,天文潮汐应力与地震,日、月、地球的相对位置与地震和天文潮汐周期与地城的研究均属于从体积力的角度考虑问题,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揭示地震发生时的日月位置分布有何规律性,揭示地震发生时间丛集在潮汐周期变化过程中的相位或时段以及地城牟潮汐周期,天文潮汐应力与震的研究从引潮力在地震内部地震源处产生的潮汐应力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不同类型性质的发震断层与潮汐应力触发的关系,从物理意义上讲,该研究较深 次地切入了问题的实质,分析了采用某些方法和样本研究结果不一致性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球自转速率对海平面纬向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大伟  萧耐园 《天文学报》1996,37(1):97-104
本文用了太平洋地区内近300个验潮站的海平面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纬度带平均海症状贩 年际变化与地球自转速率年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简化的地球海洋模型,从理论上定性地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影响海洋纬向运动的可能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的暑假活动──天文摄影刘志刚天文摄影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是极富有诱惑性和挑战性的活动。通过大量阅读《天文爱好者》等天文杂志后,我在去年暑假中搞了些天文摄影活动。我所用的照相机是海欧DF-1型单反照相机,其焦距58mm;光圈F/1.8~16;快门1/1...  相似文献   

14.
李正心 《天文学报》1995,36(1):47-52
厄尼诺、南方涛动是地球大气、海洋系统年际变化中最为显著的一种地球动力学运动。现在通常采用Tahiti(148°W,18°S)和Darwin(131°E,12°S)两地海平面气压之差这一定量指标来刻划这一种大气、海洋系统的运动,简称为南方涛动指数SOI。本文分析华盛顿海军天文台天顶筒1932-1991年间纬度观测的残差,证实它与SOI在年际变化的频段内显著相关: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6-0.7以上,但纬度残差的变化要滞后SOI约2年时间。这很可能是一个证据,说明陆地部分的铬垂线变化与大气、海洋系统的大规模运动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武昌的“天文日”活动1993年10月30日天文日,武汉市武昌区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组织部分师生会员,开展了一次天文景物参观、摄影活动。这次参观拍摄共有两个对象:一个是东湖风景区前省博物馆珍藏的天文文物——最古老的绘有二十八宿星象的漆箱。第二个对象是磨...  相似文献   

16.
天文折射中包含有显著的光谱型效应。本文从有效波长的角度,讨论了光谱型效应的复杂性,不同的仪器采用不同的接受器、以及在不同的天顶距观测,都有不同的光谱型差。提出在低纬子午环上,对不同光谱型的天体测定出天文折射,以提高星位测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脉冲星计时分析在脉冲星诸多应用领域中占重要地位,而多个未能消除的误差源的存在,限制了脉冲星计时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分析其观测特征,这种影响将导致脉冲星计时残差波动的多样性.利用从北美计时阵(NANOGrav)观测的4颗毫秒脉冲星数据,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计时残差的波动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计时残差的振荡可用几个内在本征模态函数和一个剩余趋势揭示其多时间尺度的振荡结构和非平稳性.进一步比对脉冲星间多振荡结构对计时残差波动贡献的差异,发现经验模态分解非常有利于寻找脉冲星计时残差数据间的共性及个性.同时,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进行残差预报,发现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残差序列分解后再预报,在短期预报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上述结果有利于拓展脉冲星计时残差在时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 ,该校不仅在专业教育上雄居本省前列 ,而且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也非常重视 ,多年来天文科技活动一直在校园内积极开展 ,深受同学们的欢迎。通过开展校园天文科技活动 ,一方面拓宽了各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科学素质 ,为培养 2 1世纪合格的中学教师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999年可以说是山东师大“校园天文”最为火爆的一年 ,关注天文事件、探寻天文知识、参与观测活动、选修天文课程 ,几乎每一位同学在这一年里都与天文或多或少地建立了联系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条 :首先是“98年…  相似文献   

19.
从本期开始,“学校天文”栏目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帮助中小学天文兴趣小组进行天文观测实践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助益。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把您自己的活动心得和经验提供给我们,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20.
有趣的天文书闵乃世爱好者重视的是兴趣,没有兴趣就爱好不了。因此天文爱好者所留意的书籍往往有其独特的兴趣性,有这样几种天文书,相信会让大家感兴趣的。一、活动立体书活动立体书的外形同普通的书籍并无两样,但是把它翻开时,书页中就会立起或跳出一些立体的形象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