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面温度的准确性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原因.《规范》要求:“地温场地表疏松…,表身和感应部分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部分便与土壤密贴,不可留空隙”.这一规定看着容易,做好却不易,且做好与否对内在质量关系很大. 1、地表疏松.关键是靠观测员的责任心,要及时疏松不但关系到“一半入土”和密贴的  相似文献   

2.
葛福庭 《气象》1983,9(9):26-26
一、问题的提出 地面温度是指地面表层的温度。所谓地面表层,指为是大气层与地壳之间的一个界面。 为准确测得地面温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温度表(及地面最高表)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感应部分与土壤必须密贴,不可留有空隙。但在日常安装使用中,人们对此却往往重视不够。常见有感应部分全露在空间,或埋得过深、过浅,或感应部分与土壤没有密贴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观测仪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直接影响观测资料的准确性。但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仪器的安置状态往往被观测员所忽视。例如,《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三支温度表必须水平地……,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感应部分与土壤必须密贴,不可留有空隙,露出地面部分的感应部分和表身要保持干净。”以前,我发现有的观测员20时观测调整  相似文献   

4.
观测仪器是整个地面观测业务工作的基础,而潜在于仪器安置每个环节的测报质量往往为大家所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内在质量的提高。现以地温表的安置为例,谈一谈地温表安置对于地面观测记录和测报质量的影响。按照规范的要求,地温场地面积为2m×4m,要求地面最高、地面最低、地面0cm3支温度表应水平安放,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感应部分与土壤必须密贴,不可留有空隙;露出地面部分的感应部分及表身要保持干净。但在日常安装使用中,人们往往对此重视不够。常见的有感应部分全部裸露在空间,或埋得过深、过浅,或感应…  相似文献   

5.
气象观测的规范化要求是较高的,一整套严格的规定保证了气象要素的“三性”,但仍有很多规定,要凭观测员的职业道德来保证,这些也就是观测中要求的内在质量。本人在长期观测工作中,发现地面温度的准确性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原因。《规范》要求:“地温场地表疏松……,表身和感应部分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部分便与土壤密贴,不可留空隙。”这一规定看着容易,做好却不易,且做好与否对内在质量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台站不能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地面三支温度表的安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安置不当 1.平时不注意及时疏松地温场,地面温度表放在板结的地表面或“硬槽”内,感应部分及表身裸露在地表或与土壤间有较大的空隙. 2.20时调整后地高、地低表匆忙放置,感应部分不能与土壤密贴,从而造成地面0 cm、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偏低,地面最低温度示值偏高.  相似文献   

7.
地面温度观测是目前地面气象观测项目中问题较多的项目,究竟什么是地面温度?使用什么样的仪器?怎样安置仪器?才能测得真实的地面温度,目前仍是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将地面温度定义为:直接与土壤表面接触的温度表所示的温度。我国从50年代初至今,一直采用前苏联的地温观测方法,用玻璃水银温度表,半埋式安置测量地面温度.为准确测量地面温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  相似文献   

8.
地面最高温度有时高于、有时低于地面温度,其主要原因是仪器安装不当。《规范》§13.1(二)规定:“必须经常注意地面三支温度表感应部分的安置状态,切实做到一半埋入土中(球部与土壤须  相似文献   

9.
黎福茹 《气象》1983,9(6):18-1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明确规定,地面温度表感应部分要埋入土中一半。但实际上我们没有经常严格地作到这一点,特别是大雨过后,感应部分周围的松土下沉,地温表就不是球部埋入土中一半了。同时,每次谪整后也往往未注意恢复原来安装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有些观测员没有看到这一厘之差,会给观测记录带来多大的误差,思想上没有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地面(0cm,下同)最高温度常出现明显高于或低于当天14时地面温度的现象。产生这种偏差,除仪器等因素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地温地段的土壤状况及温度表的安置情况不一致。地面最高温度明显低于14时地面温度,是由于地温段表土板结未及时疏松,或最高温度表安置不当,与土壤接触面明显减小而引起的。我们知道,地面三支温度表安置合格,是指表身的二分之一埋入土中,与土壤密贴,能较真实地感应该处地表温度变化。当将地面最高(低)温度表调整后放回原处时,如果没有细心地将土壤回填到表身四周,从而使地面最高温度表…  相似文献   

11.
温度订正错0.1,但地温表球部离开土壤,地表板结,往往容易被疏忽.由于仪器安置维护环节影响质量,较之其它影响更为严重,就维护问题谈点看法: 1.地面三支温度表在日常使用中,最高、最低表每日定时调整,放回时球部若没有埋入土中一半,且密贴于土壤,而形成有空隙,则可能造成示值偏低.另外,地面表读数后不需移动,埋土状态较能维持,地高表则不然,也是出现最高表表示值低于地面表示值现象的一个原因.可见正确安置仪器是记录准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夏天地温高时,为保证地面最低温度表不受损,要将地面最低温度表收起,当遇到天气变化时,再将其放回原处,以免遗漏地面最低温度值。工作中发现,当雷雨过后,地面最低温度表有被吹起移动位置现象,容易造成地面最低温度值的遗漏。为克服这种现象,我们在夏季坚持做到:一是经常疏松地温场,不至于因降水而产生土质变硬而板结;二是按《规范》安放,埋入土中的一半必须与土壤密贴;三是用直径6cm的盘圆做成两个排,同时卡住3支裸露表插入地下。这样做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遗漏地面最低温度值的现象了。浅谈夏季地面最低温度表观测@贾振河$卫辉市气象局!河…  相似文献   

13.
观测仪器是整个地面观测工作的基础,而潜在于仪器安置的每个环节的内在质量往往为大家所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内在质量的提高。就以地温表的安置为例,谈一谈地温表安置对于记录的影响。按规范的精神,地温场为2m×4m,要求地面三支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  相似文献   

14.
在正常的情况下,最高温度表的示值应高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然而,在实际观测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最高温度的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的现象,且多在晴朗的天气里出现.排除仪器故障、安装不当和最高温度表特有误差的原因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工站地面温度的观测方法造成的.因为要精确测定土壤表面温度是非常困难的,现行的观测方法是把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一半.  相似文献   

15.
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常的情况下,最高温度表的示值应高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然而,在实际观测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最高温度的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的现象,且多在晴朗的天气里出现.排除仪器故障、安装不当和最高温度表特有误差的原因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工站地面温度的观测方法造成的.因为要精确测定土壤表面温度是非常困难的,现行的观测方法是把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一半.  相似文献   

16.
于东红 《气象》1999,25(1):57-57
地面观测仪器应严格按《地面观测规范》安装、操作,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我们在台站地面温度表的安装使用检查中发现,有的地面温度表(包括地面、最高、最低)没有严格按《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来安置,使温度表的球部不是埋入土中一半,或者埋的土壤被风吹走,使温度...  相似文献   

17.
高洪 《河南气象》2002,(4):46-46
冬季在降雪或有积雪的日子 ,若不注意 ,会产生地面最高温度失真的情况。本站曾出现过 1月份 1 4时 0cm温度比该日地面最高温度高 2 .7℃的现象 ,致使该日地面最高温度失真。分析原因 ,由于降雪 ,表身完全被大雪埋住 ,此时的温度示值不是雪面与空气的交界面温度 ,当积雪逐渐融化 ,表身下陷雪中 ,或积雪融化后 ,没有及时安置好温度表 ,其感应部分与土壤没有密贴 ,这时地温表测得的温度也不真实。因此遇到特殊天气 ,要增加巡视仪器的次数。积雪天巡视仪器时 ,均应将表小心从雪中取出 ,放置在雪面上 ,使表身紧贴雪面。雪面开始融化 ,应注意重…  相似文献   

1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温度表被雪埋住时的观测是:地面3支温度表被雪埋住时,在降雪或吹雪停止后,应小心将表从雪中取出(勿使水银柱、游标滑动),水平地安装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雪中一半.当发现表身下陷雪内,或在观测前巡视时表身又被雪埋住时,均应将表重新安装在雪面上.读数时若感应部分又被雪盖,可照常读数.  相似文献   

19.
地温场土壤疏松与否对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荻  戴腾祥 《气象》2003,29(4):1-1
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 :地温场“裸地表土应保持疏松、平整、无草 ,雨后造成地表板结时 ,应及时将表土耙松”。但执行起来 ,往往没有严格遵守 ,以致造成记录严重失真 ,使其资料无“三性”可言 ,给资料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影响。1 地温场土壤疏松与否对地面最高温度的影响地温场土壤疏松与否对地面最高温度影响很大。在晴朗、高温、低湿、风力小、能见度好的天气条件下 ,白天板结时的地面温度与疏松时的地面温度相比 ,要低 10℃以上。这是因为板结时的土壤表面光滑紧密 ,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比松土后疏松粗糙的土壤要大得多 ,因而白天增温…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讲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应高于 1 4时地面温度 ,然而在实际观测中常出现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 1 4时地面温度的现象 ,尤其晴天时更为突出。测量气温和地温的温度表结构是一样的 ,既然在气温观测中没有类似情况 ,那么就不是温度表的结构问题。笔者认为是地面温度观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要求 ,地温观测的场地应当平整、疏松 ,温度表一半密贴地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 ,在实际安装操作中是用人眼估计的 ,加上最高温度表每天都要调整移动 ,这样就很难达到最佳的安装要求 ,易造成温度表的受热情况有所差异 ,这就是造成地面最高温度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