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秦淮河断想     
我曾去过南京多次,中山陵、总统府、美玲宫以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都曾一一凭吊,唯独种种因由未曾到过秦淮河。再到南京,一定要逛逛秦淮河,成了我的一桩宿愿。我想看秦淮河不独因为想领略一下"锦绣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品味一下"秦淮八艳"的遗韵,更因  相似文献   

2.
杨浪 《地图》2010,(3):144-144
<正>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那个主人公原来叫"杨百顺",因为百事不顺,被小城那个失败的神父改名叫做"摩西",但"摩西"也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干脆又改成他自小最崇拜的  相似文献   

3.
王树连 《地图》2004,(2):28-35
明太祖朱元璋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帜下,南征北战,于1 368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政权.明初的洪武年间,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把元军的残余势力赶到了蒙古高原一带.但是,退居大漠以北的″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企图卷土重来,不断向南进犯.到了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强大起来,开始觊觎关内.于是明朝″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筑垒,或挑堑″,大修长城,设立边关,加强边防.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索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在国防建设、社会管理、公众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地名的管理水平以及地名的公共服务能力.本文基于GIS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城市地名"一张图"整合区划地名相关的数据,进而支撑对地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面向社会提供标准全面的地名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名在政务管理、公众服务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名地址匹配引擎是连接地理信息与其他数据的桥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已有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已经无法与当前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为解决地名地址信息变化快、数量多但地名地址信息采集更新滞后的问题,本文基于有限地名地址信息,设计了以层级地址模型为基础的地名地址匹配算法,优先针对已有的标准地址进行精准匹配,对地名地址库中缺失的地址或非标准地址参照已有标准地址进行插值计算,实现了基于有限信息的地名地址匹配,提升了数据匹配精度,为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地名地址引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坦桑尼亚东北部,靠近肯尼亚边境.打开地图可以看出,坦、肯两国的边界基本上是两条直线,只是在这里,才向北作弧状弯曲,从而把南侧的乞力马扎罗山整个划入坦桑尼亚境内.据传在19世纪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东非两座雪顶山(乞力马扎罗山和肯尼亚山)都落入英国手中而愤愤不平.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于是"大大方方"地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寿礼,从英属肯尼亚划入当时德属东非(即今天的坦桑尼亚).大人物只消"眉头一皱",一条耐人寻味的殖民地政治统治边界线就这样定下来了.  相似文献   

7.
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老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的标志,更是历史人文的记忆。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而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著名文化遗产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所所长王亚勇认为,老地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黯然远去的背影,是历史的断裂,也是文化的失落。王亚勇说,简单地保留地名其实很容易,但是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有很多跟地名有关的建筑、遗  相似文献   

8.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17,(12):63-68
针对国内对"一国两制"的内在矛盾及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的不足,以及香港社会出现对"一国两制"的不同声音。该文提出了作为"一国两制"的制定者、主导者的中央政府,应该重新认识"一国两制",加强香港的去殖民化教育,去殖民化教育应从潜移默化的、日常频繁使用的、浓厚殖民色彩的地名更名开始。该文研究了香港殖民色彩地名的历史情况,提出了三步走的更名战略。  相似文献   

9.
周婧 《地图》2007,(4):66-68
在天津有一种"方位词"加"开"字的地名,在国内城镇地名中是极为少见的,这使天津多了一分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汉字信息在地图信息中的重要地位,说明开发地名数字化系统的必要性;并且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的结构特征,阐明了地名数字化系统的继承性、层次性、稳定性和开放性.从而说明开发地名数字化系统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地名,因此地名信息的确定、规范就尤为重要。但对于很多自然地理实体,特别是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的地名信息我国还没有进行规范。因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是涵盖了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行政单元,所以可能会有漏报或者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信息汇报不全等情况发生,因此而影响地名信息的完整性。通过对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信息进行普查,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采用科学的标准,来解决"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同名混淆"等非标准化的地名问题,从而满足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利用ArcGIS、Google Earth等软件,以河流类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为例,对陆地地形类中的河流类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的边界范围提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牂牁"(zāngkē,又名牂柯),是贵州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这个名字虽已在地图上消失1000多年,但围绕它的争论却一刻也没有停止.随着以古地名带动旅游业之风兴起,牂牁更是险些被卷入古地名争夺的乱流中.如今,争议稍息,牂牁江的旅游开发也渐入佳境,但牂牁古国谜一般的历史,仍然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
地名信息是基础地理信息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是空间信息的重要载体,地名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数字地球的基础和前提.文章通过考察地名的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特征,明确了地名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建立地名本体基本框架,并以地名类型为例,分析了地名类型本体的基本语义关系及其表达方法;最后以地名本体为基础提出地名信息描述框架,并以实例说明了基于本体的地名信息描述方法,该方法为地名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有些外国地名,当我们面对它的音译词形时,多半会"瞠然不知所云",而一旦了解了它的含义,又往往可能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南美洲智利的海港城市"瓦尔帕莱索"的名字就是如此.人们刚刚与其谋面,可能十分茫然,待到瞥见它的西班牙语原名Valparaíso,或许就会感叹道:"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5.
地名唯一标识码是地名数据的"身份证",能有效地实现对地名数据资源的统一编码、规范管理,对海量、多源地名数据资源的管理、整合、更新及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驱动,首先阐述了地名唯一标识码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地名的语义信息、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以地名的相关稳定特质为源,具体包括地名的行政隶属关系、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类别编码、地名对应点位的空间位置、地名的时间及表示方式等信息,建立了一种地名唯一标识码生成方法,并对构成地名唯一标识码的行政隶属、语义体系、地理编码、时间及方式、校验码等5个部分的编码原理进行详细的设计。最后,以点状要素、线状要素、面状要素的地名唯一标识码生成场景为例,对地名唯一标识码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实践,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从10前开始给《中国测绘》杂志写文章,尤其乐于将我所知的加拿大大西洋地区的一个美丽的半岛,英文名字Nova Scotia,介绍给我的同乡。我按照Nova Scotia的英文发音将其译成"努瓦·斯笱莎",而非沿用中国官方翻译的"新斯科舍"。之所以不用,是因为我非常不喜欢这种费解外带绕舌头的中文翻译。而编辑察觉地名与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加拿大地图中文版地名不同,拯救的结果是,朗朗上口的"努瓦·斯笱莎"被改成了"新斯科舍"。  相似文献   

17.
县级地名时空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宁  邬群勇  满旺  郝敏 《测绘科学》2014,39(11):121-125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本文顾及地名的时空特性,基于地名的变更,结合基态修正模型和序列快照模型理论思想,以关系数据库为实现平台,设计了县级地名时空数据库,解决了分类存储地名数据的数据库的臃肿问题.并以福鼎市地名变更为例,实现地名时空数据库,给出了新增地名、地名更新、地名注销和数据库查询等方面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地名查询方式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没有考虑地名语义类型因素,而语义类型恰恰是地名信息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以地名语义分类为基础,构建了地名语义类型本体模型,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地名组配查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式对于检索地名的相关信息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为地名查询与检索作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在境外地名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地名翻译是境外地名数据整合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地名翻译解决办法。音译是地名翻译的主要方式,也是地名翻译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俄语地名为例,在分析俄语发音特点和音节构成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合理的音节切分方案,并实现俄语地名音节切分,将翻译对象由地名长字母串化简为音节,能够有效降低地名翻译的复杂度,为地名规范化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艋舺     
冷不防 《地图》2010,(3):20-20
<正>《艋舺》是一部台湾电影的名字。初看"艋舺"二字,我是绝对猜不出这是一个地名,顶多以形度义,以为艋舺是猛甲,一种类似于盔甲的身体防具;或者"只恐双溪舴艋舟",是一种小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