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中之梅     
正梅花,是蔷薇科梅亚属的植物,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红、粉、白、绿等多种颜色。在自然界中,名贵的花,只在万物复苏之后尽情怒放,唯独梅花一枝独秀,盛开在隆冬季节。红色梅花艳丽、璀璨;粉色梅花温柔、奔放;白色梅花纯洁、如雪;绿色梅花含情、透亮。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梅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脉络和道德标准,中华民国时期被尊称为国花,因此总有浪漫的想象与精妙  相似文献   

2.
石中之梅     
<正>梅花,是蔷薇科梅亚属的植物,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红、粉、白、绿等多种颜色。在自然界中,名贵的花,只在万物复苏之后尽情怒放,唯独梅花一枝独秀,盛开在隆冬季节。红色梅花艳丽、璀璨;粉色梅花温柔、奔放;白色梅花纯洁、如雪;绿色梅花含情、透亮。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梅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脉络和道德标准,中华民国时期被尊称为国花,因此总有浪漫的想象与精妙  相似文献   

3.
山西垣曲历山山石上的图案近似"梅花",其神韵与中国大写意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表达的诗情画意给观赏者以无限的联想与情趣,雅在其中,使人游目骋怀。此天然石从中自然劈开,双梅对称,疏影横斜、浑然天成,堪称山西历山石中"皇后",乃天工造物之奇石的上品、绝品。  相似文献   

4.
山西观赏石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目前开发利用最多的是历山梅花石、昔阳大寨石、河曲黄河石。历山梅花石基质为安山岩,岩石中形成许多奇特气孔、裂隙,被次生的多种矿物所充填,便形成了好似梅花的"花朵"及"枝干"。河曲黄河石石质多数为石英砂岩、石灰岩及火成岩,原生纹理及次生构造的空间组合、裂隙中不同充填物的充填、流水的长期冲刷磨圆造就了形态各异的石块,后期不同色素的侵染又使其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昔阳大寨石石质为中厚层状海相沉积石灰岩,为类似安徽灵璧石造型的石灰岩天然造型石,石态饱满,石形漏透,石色斑驳,石纹清晰,石质硬密,叩之有声,如诉千年石语。  相似文献   

5.
石上迎春曲     
劲竹春韵 这片五彩石上的竹林,可能被春雨冲洗过,显得洁净、清雅、亮丽。竹荫下,新发的竹笋,正在拔节向上,有着郑板桥画竹的骨气、高洁、坚韧、刚劲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抗病性鉴定和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病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抗真菌基因"RC24"的转基因水稻"竹转68"的抗病性和病害发生规律,对"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的风险进行了初步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对纹枯病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对稻瘟病的抗病性也有显著提高且存在田间抗病性.进一步的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轻,表现较好的综合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什么是廉洁?清如秋菊是廉洁,淡似梅花是廉洁。从"棒打送礼"的顾协,到铁面无私的包拯,再到一心为民的焦裕禄,回顾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清正廉洁的例子不胜枚举,廉洁之士的浩然正气,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而今天,我要讲述的,是我身边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一位平凡共产党员的廉洁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选梅吃梅,既要吃出文化,还要吃出科学。吃出科学,保证卫生与健康,则需要从农业地球化学出发了。我们以国家地理标志的某杨梅为例,说说如何科学地选择杨梅等问题。从望梅止渴与选梅吃梅说起望梅止渴,对于今人也好,对于古人也罢,可望而不可吃,可谓春天里许多人的一块心病。"渴心先止,惟有杨家梅可喜。"南宋词人沈瀛,家居浙江湖州,可能是吃遍了无数家的杨梅,才知道谁家的杨  相似文献   

9.
广西早二叠世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其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硅质岩次之。厚度可达一千五百余米,含(竹蜓)类化石极为丰富。早二叠世的(竹蜓)类除了希瓦格(竹蜓)科进一步发展演化外,并出现了较复杂的费伯克(竹蜓)超科的分子,为(竹蜓)类发展的鼎盛阶段。 笔者在研究广西早二叠世(竹蜓)类化石时,发现一新的类型(竹蜓)——广西(竹蜓)(新属)(Guangxiellagen.nov.),它和Nankinella及Pisolina均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具特大初房可资区别。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竹蜓)类化石,而且对于研究(竹蜓)类演化和地层的划分对比均有一定的意义。其化石产地如图所示。 本文描述标本及文稿承林甲兴、朱秀芳审阅,标本由广西第四地质队和广西石油地质大队采集,在此顺致谢忱。  相似文献   

10.
正一座座掩映在竹林之中的农家小院,古朴而特色鲜明,安静而生机盎然。屋前修竹三两根,林下竹桌茶一杯,看的是青山耸翠,观的是田野烂漫,听的是鸟语蝉鸣。世外桃源一般的场景,正在一个普通的川西平坝村落——成都崇州竹艺村悄然变为现实。"竹艺村的变化始于土地综合整治。"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他所说的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成都市从2008年以来实施的"小挂钩"项目。它的运作机理与增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