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造改造成矿机制:——四川羊石坑汞矿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勇 《地质与勘探》1996,32(2):4-11
羊石坑汞矿床是位于四川省秀山县境内的大型汞矿床,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碳酸盐岩中,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并以细脉浸染型为特征而区别于我国其他大型汞矿床。概括了该矿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物质来源和构造控矿特征,通过对不同构造部位矿物、元素及同位素等的分布、分配特征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成矿物质来自沉积地层,矿源层的形成与同生断裂活动和深部物质加入有关,构造-热液活动对矿源层的改造导致了矿床形成,  相似文献   

2.
贵州西南部滥木厂式铊(汞)矿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陈代演  邹振西 《贵州地质》2000,17(4):236-241
本文扼要总结了作者10余年来对贵州西南滥木厂式铊(汞)矿床的研究成果,依据地层岩相,控矿构造、主要矿物组合,铊矿石类型、微量元素、氢氧硫同位素、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分布特点等方面的资料,讨论了滥木厂式铊(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归纳出一个两期四阶段模式,在总结该类型铊(汞)矿床找矿条件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该类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及主攻方向,并对滥木厂铊矿床成为大型乃至超大型铊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矿区地层、岩石、矿石和矿物中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分布分配,矿床原生晕的特征,矿石中流、铅同位素的组成以及反映环境特点的元素对比值等方面,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综合论述了该矿床成岩、成矿、成晕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以及后期热液改造元素的活动特点.确认该矿床应属沉积富集为主的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都匀牛角塘大型独立镉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刘铁庚  叶霖 《矿物学报》2000,20(3):279-285
本文通过对都匀牛角塘大型独立镉矿床产出地质构造背景、矿体形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镉的赋存形式和其它元素的关系、包课体特征以及S、Pb、C和O同位素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属于弱改造的层控矿床,在成矿过程中可能有生物和热水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甘肃西秦岭是我国汞锑成矿有远景的地区之一。本文着重从成矿带的成矿岩石类型、岩石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物生成顺序和成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矿石矿物的生成温度和硫同位素值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西秦岭汞锑矿床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分形与混沌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系统分析总结了构造活动与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以及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过程。以湘西金矿、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等典型矿床为例,研究发现,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地层及岩体内的元素含量分布均呈单分形关系,而断裂带内动性较强的Cu、Pb、Zn等成矿元素的元素具有双分形关系,产生了新的元素分布规律,指示断裂活动促进了成矿元素富集,湘西金矿石英脉是通过分形生长向着脉体长度-厚度分维值a值先减小(对应着脉体的膨胀)然后增大(对应着脉体的伸长)的趋势发展演化的,且该矿床各中段金品位空间变化序列均为非线性演化序列,其成矿流体的演化及成矿元素的沉淀富集成矿过程为混沌动力学过程。这些结果表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并具体表现为断裂体系的分形分布,矿床的分形分布,裂隙-脉体系的分形分布和品位分布的分形变化等。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及沉淀的复杂动力学过程中,构造活动控制了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与矿床的就位,且存在于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最终导致了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青海锡铁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锡铁山矿床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含矿绿岩系和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的成因与类型。通过对柴达木北缘绿岩系区域构造、火山岩地质及成矿活动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形成于晚奥陶世古裂谷海槽或称裂谷型优地槽环境中。同时,通过对矿体宏观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和组构、矿石主元素 Zn、Pb、S的变化和伴生 Au、Ag 的赋存状况与分布、稳定同位素、围岩与其蚀变以及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锡铁山矿床属加里东期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从而,初步建立了“锡铁山式”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新县下雷锰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锰矿,矿床形成与沉积盆地、沉积建造、构造环境及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对下雷原生硅酸锰-碳酸锰矿赋矿层位的岩石组合特征、构成矿石的矿物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等研究,特别是典型矿物蔷薇辉石、透闪石等矿物的深入分析,认为下雷锰矿成为大型优质锰矿的重要原因是与海底火山喷发活动带来丰富的成矿物质参与密切相关,矿床成因属于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9.
郭彬  刘帅  陈自辉 《矿产与地质》2010,24(5):395-398
三山岛—仓上成矿带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境内,其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条件良好,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带。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成矿带的地质特征与构造岩相特征,总结和分析了该矿带内矿床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成矿阶段等;并对该成矿带的构造岩相带分布、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稳定同位素、蚀变带形成时代等进行了研究;在宏观上指出了有利成矿的区段和部位,确定了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成矿远景区,对该成矿带深部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并明确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易门狮山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国 《云南地质》1996,15(3):257-265
易门狮山铜矿床产于元古界昆阳群绿汁江组狮山段泥质、炭质白云岩及粉砂岩中。狮山段由黑色层(Mc)、过渡层(Mg)和紫色层(Mp)组成。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微观规律及其特征(包括化学组分、微量元素在狮山段、矿体中的分配;元素共生组合及演化规律;有机碳的含量与成矿;硫同位素及硫源;矿物包裹体特征等)。提出成矿元素经历了离散、合并、分解和矿体形成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大河沟锑矿床分布在中元古界秦岭群变质岩内,矿体产出受双槐树深大断裂及其旁侧断裂控制,是一个构造控矿因素明显的低温热液矿床。为了深入探索它的成矿构造与成矿元素富集的有机联系及成矿机理,选择矿床内典型构造岩开展了构造岩特征和矿石的主微量元素、矿石矿物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包裹体测试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分布受区域韧性剪切带的控制,矿体围岩的糜棱岩化时限198.6"4.74Ma,并具有成矿元素矿源层的性质;辉锑矿可能在单一环境和封闭条件下形成,有独特的辉锑矿晶体特征峰值,含高的As、Au、Ag、Mo、Hg、Pb和Zn元素;方解石矿物的C—O同位素属于岩浆-地幔来源;辉锑矿硫同位素的值域为δ34S介于1.8‰~2.6‰之间,铅同位素显示地层铅的变化与辉锑矿相近;包裹体成分的测定表明流体具有硫酸盐的性质,局部为重碳酸根型水溶液,以热液改造沉积卤水为特征,成矿作用在还原条件下进行,石英包裹体中含有较高的H2暗示成矿流体具有深源性质。综合研究认为,矿床形成作用是深部热流体沿深大断裂活动,萃取了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带中活动的金属元素,然后在还原条件和低温环境中沉淀成矿,成矿类型厘定为构造-流体制约的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矿床构造,围岩岩石成因变化和交代蚀变,金-多金属矿化分布规律,以及矿石矿物成分,矿化流体成分和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在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矿溶液的物质和水的来源,建立了矿床的动力地质-成因模式。该模式考虑了含矿构造形成的次序、流体和溶液成分的演化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湘西北铅锌矿床碳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环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杨绍祥  劳可通 《矿床地质》2007,26(3):330-340
文章简要介绍了湘西北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铅锌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和岩石中的分布情况,并通过研究湘西北铅锌矿床中的洛塔、花垣、凤凰3个铅锌汞矿床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阐明了未蚀变的围岩(正常灰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轻微蚀变灰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根据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流体包裹体的一般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如成矿过程中的成矿温度、成矿压力、盐度、成矿流体的化学性质、成矿流体的pH值和Eh值,并试尝提出了湘西北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认为湘西北铅锌矿床属于密西西比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陕西凤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方维萱 《矿物学报》1999,19(2):198-205
本文讨论了陕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地球化学有助于深化和认识成矿元素参成矿成晕过程中的演化与富集规律。该方法在确定矿床的找矿指示元素,确定元素的垂向分布带,提供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查明矿床的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与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二道河矿床是近年来大兴安岭中北段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矽卡岩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磁黄铁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等5个阶段的演化.为探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斑岩、闪长岩、中生代火山岩开展了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主要金属矿物 δ34S分布范围为5.8‰~8.9‰,呈"塔式分布",与典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及区域典型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相近,与花岗质岩石较相似,表明该矿床硫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热液体系,热液演化过程中与奥陶系海相地层进行了硫同位素交换.矿床硫同位素组成表现为δ34Spy>δ34SSp>δ34SCcp>δ34SGn,暗示主成矿阶段硫同位素分馏达到了平衡,计算得到各共存矿物对的平衡温度范围为227~382℃.该矿床矿石矿物具有高放射性壳源铅的特征,而花岗斑岩及闪长岩、中生代火山岩铅同位素则具低放射性铅特征,铅同位素数据均落入造山带演化线附近,构造图解中具有明显线性分布特征,表明其具有相同铅源及铅同位素演化特征,在Aγ-Δβ图解中均落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上地壳与地幔混合俯冲带铅源区.综上表明,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元组分的贡献,而矿石矿物与花岗斑岩及闪长岩铅同位素组成、μ值和Th/U比值都较为接近,综合矿床铅锌矿体主要产出于花岗斑岩、闪长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空间关系,反映其主要物质来源为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  相似文献   

16.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床为中生代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热液矿床。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对矿石进行观察,发现矿石发育显示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矿物溶蚀结构、硫化物角砾、脉状、环带等结构构造,并分析了这些结构构造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物的S、Fe、Cu、Zn、Pb、Ag、In、Sn、Sb元素含量分布显示早期成矿阶段形成的硫化物较晚期的富Ag、In、Sn、Sb;不同成矿阶段的方铅矿Pb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差别。矿石的微观结构构造、硫化物元素组成特征说明该矿区发育两次成矿作用,而且二者间存在构造及热液蚀变的间断,Pb同位素特征则说明两次成矿发生于同一大地构造背景,该认识为该矿成矿模型的建立及找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凡口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凡口铅锌矿床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热泉喷溢沉积矿床,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常量元素和矿化元素的分布、矿物包裹体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反映出该矿床与外生作用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和地下地壳来源铅的特征,矿物包裹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溶液可能与深层建造水有关,后期与大气降水有关。矿区主要矿层经历海底热泉喷溢沉积-成岩的演  相似文献   

18.
经验表明在成矿带、矿区、个别矿床范围内联合找到汞和金以及一系列矿物,很明显,这些元素具有相近似的物理参数和共同的迁移途径、方式。金和汞成矿作用空间并存,导致形成金-汞矿床综合体,由现代开采检查或矿床成矿规律及汞的成矿现象的粗略研究结果可能发现这些综合体。综合矿床矿体参数的最大特征是具有细粒分散的金和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陕西秦岭中泥盆统铅锌矿床的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通过对矿床形成地质条件、成矿主要元素及Zn/Pb值、矿物标型特征、同位素地质特征等研究,证明本区中泥盆统铅锌矿床属层控沉积—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山阳夏家店金(钒)矿床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矿区控矿因素、成矿元素基本分布统计规律、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特征,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该矿床金矿体主要受含矿岩系和镇安-板岩镇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从地表到深部金的品位、厚度呈波状变化,走向上呈尖灭再现趋势,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以富CO2(10%)、低盐度(3%~5%)为特征,主成矿期均一温度集中于240~280℃,成矿深度为3km。同位素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水与建造水的混合,部分来源于深部。由此建立了夏家店金矿成矿模式,认为夏家店金矿床以构造-流体成矿作用为主,是由构造的多期作用形成薄弱带,地下热卤水经地热或岩浆驱动在构造薄弱带附近循环萃取矿源层中的矿质在构造带中沉淀而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