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毛汉英  方创琳 《地理研究》2002,21(3):267-275
作者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国土规划发展的简要过程 ,针对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编制新一轮国土规划必须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由计划型转向市场型和引导型 ;从资源开发利用转向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由主要追求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多目标持续协调发展 ;规划重点从产业规划转向协调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在此基础上 ,进而提出完善和提高新一轮国土规划的途径为 :重视编制跨省区和省内跨地市国土规划 ,基层国土规划应以土地利用规划为重点 ,加强与国土规划配套的空间政策研究 ,规划手段与方法朝着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方向发展 ,尽快制定国土规划法 ,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广泛吸收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
国土规划的理论开拓:关于地域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心镇  林亚真 《地理学报》1989,44(3):262-271
地域结构是指某一区域范围之内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结构的空间总合。地域结构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国土规划都是以一定的区域单元进行的,所以要注意研究地域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地域结构的开放性及其形成发展的阶段性与合理性。通过地域内各种结构的对应变换关系及其基本特点的研究,可以为国土规划的宏观布局调整、确定规划区域经济规模与发展方向、拟定符合经济运行机制的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乌江干流沿岸地区国土规划工作实践,论述国土规划与资源、规划重点与其他各种关系,探索提高国土规划的实用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土规划是以地区综合开发为主的规划,即以块块为主的规划,国土整治的各个专项规划(如江河的流域治理、黄土高原的整治等等),也都是按区域进行规划的。所以说,搞国土规划,各个省、市、自治区的任务是很重的。我国的国土规划起步比较晚,1981年4月中央书记处决定抓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同年10月国务院批示原国家建委要抓国土规划,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审批。此后,有三年是试点摸索过程。去年11 月,决定搞全国的国土规划纲要。为此,计委报告国务院。今年三月,国  相似文献   

5.
一、国土规划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 国土规划相对于其它的长期规划,具有更为突出的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的明显特征,它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长远和综合的观点研究国土的开发建设,并以分析规划地域国土资源的特点、优势和问题入手,根据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确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提出国土开发整治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在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国土规划地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产力总体布局和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方案,勾画出该地域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蓝图。与一段的经济发展规划不同,国土规划侧重于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分析(不是财力物力分析),侧重于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布局(不是按时间序列发展),侧重于地域的综合开发和发挥地区优势(不是研究行业和项目)。它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国土规划,至少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资料翔实、准确;分析评价工作扎实;规划的指导思想正确;选择的目标接近客观实际;具有国土规划的特点,即通常讲的地域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的内容应突出资源的综合开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三个方面。国土规划中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整治任务和项目,要经过方案比选或分析论证;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 “协调”既是国土规划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国土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国土规划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说,要争取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协调”或“平衡”工作:一是从省性和更大的地域范围出发,与国家长远计划战略目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论述了基层国土规划的性质和类型,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如何加强综合研究和选择基层国土规划的地域单元.基层国土规划属于小区规划,是国土规划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因而,不仅要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生产的总体战略布局,还要以中观布局的观点研究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生产合理规模.关于基层国土规划的类型,由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专项规划和综合区域规划,前者又可分为部门规划、专题论证和小流域治理规划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认真编制省(区、市)国土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国土规划工作,最近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加强省级国土规划工作的通知》。 《通知》说,编制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国土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层次的综合性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知》指出国土规划的主要作用:1.对规划区范围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具有约束力。从原则上讲,任何开发建设都不应与国土规划相矛盾。2.国土规划中提出的地域分工、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国土规划的性质和作用:生产力合理布局是规划的主要内容;省、市、区国土规划的深度及其实施问题等方面作了深入阐述。指出:国土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发挥地区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1年国土资源部开展国土规划试点以来,试点地区努力克服困难推进工作,并在规划性质和功能定位、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空间范围与时间期限、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编制主体和工作模式、规划主题及纲要内容、研究专题及规划成果、国土规划的区域划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虽然试点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缺憾,如一些关键问题未达成一致、规划实施未受到足够重视、大多未按计划来开展工作、社会影响有待进一步扩大等,但也取得了部门特色得到彰显、基础扎实总体较好、不少尝试具有创新、试点不乏重大贡献等显著成效。随着中国政府日益重视国土规划,文章建议今后开展国土规划时要立足部门特色紧扣时代主题、加强问题研讨制定指导办法、健全协调机制减少工作阻力、增强试点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及注重试点经验的提高和推广等。  相似文献   

11.
国土整治与自然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土整治是保障国民经济与人类社会持续进展的必要措施,以自然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相互适应的地理系统为指导思想,讨论了国土整治研究的目的、任务、方法等问题,以此阐述了自然资源研究在国土规划和国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岳隽  范朋灿 《热带地理》2021,41(4):676-684
基于对国土空间及空间规划内涵的梳理分析,深入剖析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的内在价值传导关系,探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逻辑。研究认为:1)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国土空间治理指标之间有着严密的价值传导关系,不同层级政府的战略目标和空间治理理念在传递中分化衍变,导致规划指标体系在关注对象、控制性、统筹性等方面的差异;2)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建构,需要基于价值传导和指标控制的协同,以及基于战略目标导向和国土空间治理的统筹,成为规划导向落实的重要抓手;3)多规并行时代的规划指标体系构建共识正在打破重组,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指标体系需要认清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对国家战略的逐级落实和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做出响应。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1,他引:53  
陆大道 《地理研究》2002,21(2):135-145
本文强调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正在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到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 ,分析了我国“人地关系”变化的严峻态势。指出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阐述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在我国地理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并对如何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以来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过程,总结了国外在国土规划方面取得的经验:即国土规划的权威性、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土规划的基本思路:重视国土规划;将国土规划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强化国土规划的系统调控和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对新时期国土(区域)规划及其理论基础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土(区域)规划是经济地理重要的实践领域。本文从国土(区域)规划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入手,解剖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经济地理学目前的主要缺陷;并针对我国市场体制建设、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经济动荡的影响等大背景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国土(区域)规划性质与内容调整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布局问题仍然是近期国土(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而非均衡区域增长、城镇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区域战略影响着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态势,因此,应当针对这些内容重点完善国土(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推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开泳  陈田 《地理研究》2019,38(10):2541-2551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急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这是新时期建立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在国务院新一轮的机构改革背景下,空间类规划的编制职能向自然资源部集中,急需探索和建立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制度环境改革的推进路径。研究表明: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建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依赖于部门的职能整合,二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整合与重构,三是依赖于制度环境改革。因此,在机构改革逐步完成的形势下,需要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建与制度环境改革两个路径着手,从国家、省域、市县等层面阐述了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建思路,构建五级四类、上下衔接、分级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从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专业人才培养、规划资质管理、推进立法等几个方面推进制度环境改革。最后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审批程序前置和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以确立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定地位与统领作用。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出了尽快出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重新调整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时序安排、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飞  樊杰  周侃 《地理研究》2019,38(10):2415-2429
“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构建国土空间的基本战略格局、实施功能分区的科学基础,为主体功能区降尺度传导、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国土开发强度管制等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参数。以地域功能理论为基础,从人地关系演化出发,探索“双评价”的理论内涵,建立“双评价”到地域功能优化分区的科学逻辑,指出“双评价”集成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时所形成的主体功能分区方案为地域功能优化分区的最优方案。以福建省、六盘水市为案例,将人类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转化为用地需求参数,通过降尺度的参数分解与测算,结合上位规划及政府与专家系统研判,确定总量控制、结构化控制、空间结构或战略格局控制等目标参数,并在“双评价”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指标、参数及阈值,逐步进行格网单元地域功能优化。着重考虑相邻区域功能冲突与协调、差异化的主体功能定位、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以及海陆统筹等区域特征,不断校核与优化。从数据的可获取性、数据集满足理论模型及评估方法的适应程度、可使用的分析方法及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尺度效应等方面,探讨功能分区方案不确定性及其解决途径,增强优化结果的鲁棒性,以此作为“三区三线”划定等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Some issues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geography and landscape planning in Russia are considered. It is proposed to assess the geosystem components and determine the goal functions of their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our grid of the landscape map adapted to the goals of landscape planning, which provides a possibility of utilizing the totality of information accumulated in databases, during all stages of work, up to planning decision-making.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traditions of Russian and soviet physical geography necessarily imply a detailed substantiation of efforts in terms of landscape science; however, landscape science cannot attempt to offer universal coverage of the complex problem of multicomponent diversity of landscapes. Specific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need for consultation with sectoral experts already at the stage of selecting or generating the basis for maps of assess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sensitivity of geosystem components, and maps of the goals of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t is established that in conditions where in the case of so-called territorial planning there is no division into specialized sectors and all the other sectoral plannings are virtually non-existent, the problem of introducing landscape planning in Russia in terms of the landscape science approach. It is determined that landscape planning in Russia has not yet become a sector or a means for ecologization of territori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19.
刘卫东  陆大道 《地理学报》2005,60(6):894-902
区域规划是大国进行空间管治不可或缺的层次和手段。随着跨区域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和进一步市场化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变化,以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开展区域规划在我国已经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新时期进行区域空间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转型 (市场化) 等;通过阐述"点-轴系统"理论、全球化下的"城市区域"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分析了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最后根据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的工作经验,讨论了进行区域空间结构规划的一些具体方法。作者提出,需要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并考虑有效可行的管治手段,以全球化视野和市场化思维考虑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