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8,(4):46-46
根据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显示,我国四大海区中除黄海外污染程度都继续增加,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比2006年减少约0.4万平方公里。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态。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2.
经国家科委批准,《湖泊科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由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学部委员施雅  相似文献   

3.
正在论述中国海洋的科学著作中,同时兼顾海洋地学与社会发展的专著屈指可数,可谓翘首期盼。由王颖院士主编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中国海洋地理》,填补了这一缺憾。该书的面世,使我们有了一次站在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海自然地理和资源环境状况的绝佳机会,同时也深化了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的海疆管理的内涵。此次出版的《中国海洋地理》不仅全景式展示了近30年来我国海洋地理各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4.
赵歆 《地理学报》2004,59(1):F002-F002
中国海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于2003年11月27~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来自海内外海洋界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共收到论文160余篇。年会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洪华生教授主持,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杨文鹤教授致欢迎词。厦门市郭振家副市长、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2003年年会的主题是“海洋与全球变化”。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唐启升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袁业立院士、美国Rhode Island大学R Burro…  相似文献   

5.
易干 《地理研究》1991,10(3):57-57
经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湖泊科学》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季刊。该刊由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施雅风教授主编,由高校、研究所、水利部门的教授,研究员、专家等组成编委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集体撰写、王颖教授主编的专著<中国海洋地理>,由科学出版社在1996年9月出版.<中国海洋地理>全书近80万字,图133幅,表158张.共分4篇24章.专辟第一章作为绪论,介绍海洋地理学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张耀光  刘岩  王艳 《地理科学》2003,23(3):257-263
中国既是中国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国家(包括台湾以东西太平洋海域),历史上也曾经是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沿岸国家。帝国主义入侵与清政府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中国一部分海疆与海权丧失,失去了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沿岸国的地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中国颁布的《领海法》、《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对中国海疆地理格局的形成、演变进行研究,从而了解中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等可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8,(8):45-46
国土资源部近日向社会公开发布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明显趋缓。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8,(1):46-46
中国海洋档案馆今天上午在天津塘沽揭牌,来自国家档案局、国家海洋局、国家专业档案馆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7,(2):45-45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日前公布(2005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05年度该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96.4亿吨,比上年增加8.3亿吨,增幅2.9%。其中工业废水204亿吨,约占七成。公报显示,排污主要集中在太湖、洞庭湖水系、湖口以下干流、宜昌至湖口、鄱阳湖水系、岷沱江和汉江,占长江废污水排放量的八成多。根据2004年的公报,当年度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为288.1亿吨,比2003年增加14:8亿吨,增幅5.4%。  相似文献   

11.
何沛东 《地理研究》2022,41(3):777-793
海域地名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在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以“海(洋)”地名为例,对中国海域地名的源流和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海域地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其发展可以分为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模糊时期(先秦至宋代)、海域地名的空间指代清晰时期(宋代至清末)、海域地名中西融合时期(清末至1949年)、海域地名的系统整理和有序管理时期(1949年以后)4个阶段。②中国海域地名的得名原因主要可分为7种:因方位得名、因岛礁沙洲得名、因水文特征得名、因沿陆岸(或较大岛屿岛岸)的地理事物(政区、聚落、山峰等)得名、因航海相关的传说等得名、因海洋出产得名、因海域地形得名。③中国海域地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以长江口为界,南方沿海诸省级行政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海域地名数量远高于北方,南方又以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最,岛屿数量等自然地理因素和海洋贸易等社会经济因素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④2018年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了《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其中的“海(洋)”地名是1980年代中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成果的体现。针对中国海域地名整理和研究的现状,提出加强海域地名的整理、公布与命名,明确海域的相关概念,规定海域地名的通名,海域地名的处理需符合国家海洋权益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7,(2):44-44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05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显示,长江流域万元GDP用水量连年大幅下降,2005年仅为1998年的44%。专家称,万元GDP用水量持续走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集约的快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信息博览     
《西部资源》2008,(1):4-9
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发布国土资源部日前对社会公开发布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显示,2007年国土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履行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职能,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严格执行规划和计划,落实耕地保护各项措施,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明显趋缓。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其中建设占用耕地282.43万亩,同比  相似文献   

14.
海岛是海陆兼备的重要海上国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体,是我国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主题为"海岛开发与管理"的中国海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于2009年12月8日至9日在广东省珠海国际会议中心召  相似文献   

15.
采用SPSS软件,对2003年0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倒天河水库和利民水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毕节市饮用水水质污染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且不同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各不相同,总磷和粪大肠菌群所占份额最大,方差累积贡献率达77%。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对水体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倒天河水库和利民水库,水质污染总体较轻.饮用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最后提出加大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菲尔德斯半岛南部邻近海域石油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报道了菲尔德斯半岛南部邻近海域的水样和生物样石油污染状况。表层水样的测定结果表明 ,调查海域已受到明显的石油污染。在所调查的各站位 ,中国长城站前海湾受油污最轻 ,水样油的浓度略高于中国《海水水质标准》规定的第三类水质最高容许浓度 ,为 5 1 2 .2 5 μg/L;智利站前和海豹湾受油污最重 ,分别达 41 49.2 3 μg/L和 41 6 9.72 μg/L,约比长城站前海水含量高 8倍。几种海洋生物受污染程度不一 ,潮间带生物受油污明显高于鱼类。鉴于调查海域已受到明显的油污染 ,且进入南极水域后消除不易 ,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 ,很有必要开展油的净化规律 ,以及石油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世界近代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必须依靠海洋.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吴传钓院士是中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提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这一精辟的理论.同时他也是中国海洋地理学研究的实践者、倡导者和组织者.把人地关系的研究拓展到人海关系研究.提出了"地理学要面向海洋",多次提出:中国是个重要的海洋国家,地理工作不能限于"陆军",还要建立"陆军海战队",鼓励研究海洋.对吴传钓院士亲自参加海洋地理研究的实践、对年轻人的提携、把中国海洋地理学的研究推向国际等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5,(5):64+63
昨天,农业部在其网站发布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这是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公报》反映了全国各区域耕地质量状况、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部决定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作为明年工作的重点。耕地质量划为十个等级《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把全国18.26亿亩耕地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其中,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公告》称,这部分耕地基础地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10,(7):61-62
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结束,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9日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08,(4):46-46
国家海洋局今天发布的《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粑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