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社会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往往忽视朝鲜的政治和安全诉求,始终展现以震慑和制裁为主的“硬力量”迫使朝鲜“弃核”。“软权力”视角分析认为: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是朝核问题的根源,也是朝鲜“拥核”或“弃核”的根本出发点;中美两国虽然都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但在目标、手段以及程度上分歧较大,妥善处理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分歧是未来两国合作的关键;虽然目前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但朝鲜积极落实“七届三中”全会决议要求仍然需要国际社会的多边协调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远东热点:朝鲜半岛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理位置,无论对周边的中,俄,日三国,还是对大洋彼岸的美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如果说这里是四大国利益相互交错的唯一地区,那么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便不仅取决于半岛内部北,南双方的互动关系,而且取决于四大四的立场及东北亚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态势。近年来随着朝鲜北,南双方首脑的成功会晤,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由于朝鲜半岛问题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复杂,从而使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出现了一波三折的复杂局面,本文从政治地理学角度对半岛形势进行了分析。供关心朝鲜半岛局势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全称是“大韩民国”。它位于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南部,西临黄海与我国相邻,最近处距山东半岛94海里;东濒日本海;北以北纬38°纬线附近的军事分界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最窄处仅180千米。朝鲜海峡是亚洲东北部和太平洋沿岸通往东南亚的海上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情况及投资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北半部,面积122762平方公里。拥有2200万人口,朝鲜为单一民族,通用朝鲜语,是多山地貌的半岛国家,其中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80%。海岸线较长。北部与中国的辽宁、吉林相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东面是日本海;南面以一条三八线与韩国相隔。首都平壤地处大同江下游平原和丘陵的交接处,现有人口约200万。对投资者而言朝鲜具有自然的海洋运输环境,面积小、人口少。由于朝鲜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环境污染现象比较轻。比较丰富的海洋产品资源、绿色农产品都是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无法具有的。中国同朝鲜具有较好的陆地铁路、公路通道和海上通道,边境贸易具有十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朝鲜大通江畔的英雄大街上,坐落着一座宏伟建筑,这就是朝鲜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在我们下车之前,就有一位30多岁的朝鲜人民军的女军官在门前迎候,她就担任我们参观纪念馆的向导。进馆后,只见大厅迎门有一巨幅油画,油画上画着朝鲜领袖金日成主席率领朝鲜群众胜利前进的情景。我们在这巨幅画前合了影。这个纪念馆展出了朝鲜在抗美战争中的丰功伟绩,有大量的照片与实物,馆内专设“中国人民志愿军馆”,在这里我们从展出的照片与陈列的实物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的光辉形象。我们看到了金日成主席致毛泽东主席…  相似文献   

6.
丹东位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人海口,是一个沿江、沿海的边境城市。丹东的兴衰发展与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近现代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对丹东城市发展兴衰的影响研究,揭示丹东在改革开发形势下相对发展滞后的深层原因,并针对未来朝鲜半岛的地缘走势,提出了发展丹东这一特殊边境城市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缘政治环境具有不确定性,难以用简约化理论和量化手段来应对,故尝试运用情景分析法来阐释其在地缘政治环境中的适用性。情景分析法是一种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状况进行描述的方法,具有应对地缘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弥补简约化理论解释和预测能力不足的功能。基于地缘政治想象,地缘政治行为主体进行的地缘政治实践改变了既有地缘政治状态的结果,从而引起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以此为背景将情景分析法应用于分析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预测可能会出现中美竞合、中美俄日印五强博弈、部分周边国家游离于大国间、朝越菲等弱国逞强等四种常规情景和领土争端引发领土战争、美国军事手段消除朝鲜核威慑、朝鲜半岛冲突引发大国对抗等三种突发情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周边命运共同体情景。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及俄罗斯政策走向评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俄罗斯历来重视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半岛的稳定对其地缘政治经济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俄罗斯不断调整的朝鲜半岛政策,对其形成背景、影响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朝鲜对外贸易结构研究郑京淑(东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独立自主地建设民族经济是朝鲜一贯坚持的方针。其核心思想是依靠自己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和本民族的经济。朝鲜把经济自立视为实现政治自主和军事自卫的重大前题。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健康发展角度出发,以分析预测中国与朝鲜半岛间潜在的运输需求为基础,阐述了构建中国与朝鲜半岛陆路交通联系对完善东北亚和黄海经济区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意义;构想了组织陆路交通联系的地域模式,并简要评价了不同模式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潜力。提出了以“轴-辐”模式组织中国与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联系是最合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不再向2200万国民发放目前用于食物等基本必需品的配给券;工资标准提高大约15-20倍,但不同居民工资标准增幅程度不同;粮食等物价有了大幅度的升高……”日本媒体近日报道了朝鲜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消息,这一消息马上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 据了解,朝鲜经济改革中动作最大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取消配给制、大幅度提高物价和工资、废除外汇券。从8月1日起,朝鲜将全面提高工人、军人以及干部的工资。事实上,已经有部分企业和单位从7月1日起就实行了该措施。在工资提高比率中,矿工和军人的幅度最高,为原来的20倍。 根据旅日的朝鲜人办的《朝鲜新报》报道。从7月份起,朝鲜取消配给制,居民完全用货币来购买粮食,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丹东市赴朝边境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丹东市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赴朝旅游是丹东市特许经营的旅游项目,赴朝旅游是丹东市特许经营的旅游项目,赴朝旅游是其旅游业发展的龙头,赴朝旅游主要受制于朝鲜半凫局势的走向,其发展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并且市场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赴朝旅游带动丹东市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朝鲜经济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3.
考察朝鲜平壤有感文/鲁惠荣,陈文范1997年5月28日至31日,笔者随从《中国地名》考察团一行50余人,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平壤、开城、板门店“三八线”等地进行了考察。虽然行程匆匆,涉足城市不多,却颇为深刻。美丽的平壤平壤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4.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创造了人”。这两个矛盾命题的同时成立构成了文化悖论。文化悖论体现了文化创新与文化积淀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于一系列文化矛盾现象之中的文化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水情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我国的吉林省东端,地处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南麓。是以鸭绿江为域内起点.并以此为中朝两国的天然疆界.是我国惟一的朝鲜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6.
珲春地区位于我国与俄罗斯、朝鲜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金三角,由于它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地区和朝鲜庆兴、罗津地区有着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且与俄罗斯的三个自然保护区相连,已经成为东北虎、远东豹及被捕食动物自由迁徙的生态通道,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虎最重要的生活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与朝鲜以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相隔,福岗至釜山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00公里。可是在地质构造上和自然条件上却有很大不同,因而在河成平原地形上也不同。本文,概略叙述一下两国平原的研究史,然后以地形分类为基础对两国平原进行一些对比研究,最后展望一下平原地形研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张若岭 《地理教学》2005,(10):36-37
如若没有人告诉我这篇材料是地理教材中的一篇案例,我不会想到它是教材内容,更不会想到它是地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假设不成立,但是我仍然心存怀疑。可见,这篇教材给我耳目一新的程度。在我看来,它只是一篇生活实录,顶多可以作为一篇语材料,从中我们可以学习记事的叙述方法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作为学生练练笔头的很好的材料,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志愿军第13兵团司令部进驻鸭绿江南岸朝鲜境内的朔州以东偏南的大榆洞(北镇西北)。 在大榆洞,于1950年10月25日正式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这是志愿军进入朝鲜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部的第1次指挥位置。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在大榆洞指挥了第1、第2次战役。 第1决战役后,敌人的空中活动更  相似文献   

20.
曹勇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1,10(1):38-40,37
一、背景环境中国黄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以及北京、天津两直辖市.该地区与南朝鲜地理位置毗邻,但是在过去的40年中,这种地理位置上存在着的优势没有得到丝毫的发挥,两个区域完全处于隔离状态。在未来的十年及下一个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两国政治关系的解冻,可以预料,中国黄渤海地区与南朝鲜,尤其是与其两海岸地区的技术、经济、贸易联系将日趋紧密,因此,研究这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状况,寻找双方的比较优势,了解各自在生产地域分工中的现状地位及未来变动情况,找出互补的方面,对于制定贸易交流政策,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