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市场环境发展趋势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而言,新常态引发的宏观环境变化推动了行业原有发展逻辑的改变,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企业与客户之间、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正在从原来的条块式、割裂式向网络式、融合型转变。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步瓦解,由新动力、新竞争、新伙伴、新服务等要素构建的行业发展新环境正在逐步孕育。行业边界趋于模糊,更加有利于企业融合发展新的发展环境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  相似文献   

2.
<正>行业总体发展展望当前,经济运行环境稳中有变,受中美贸易争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持续增长与竞争加剧的挑战并存、市场需求驱动与企业内生变革驱动并存、竞争格局深化演进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加速并存,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正处在一个动态、复杂、模糊、交融的大变局中。(一)行业格局迈向深度重组洗牌阶段,重组分化程度不断加剧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设计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剧,竞争进一步加剧。在政策与自主发展驱动下,行业内企业拓展资源整合、升级发展模式,过去一年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设计行业的发展走向了下半场,行业版图将重构 迈入新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赛道.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设计行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但在大变局之下,我们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新的竞争格局、新的价值规律.未来的行业版图将重构,设计产业形态将会发生改变,随之带来发展定位的多样化.行业也从增量时代走向存量时代,我们需要站在更广义的产业链上去...  相似文献   

4.
正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26日-27日,主题为"生态融合·有机进化"的第十二届思翔院长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成功举办。与会代表从行业发展新时代、新需求、新要求出发,聚焦行业格局剧变中的企业发展之道,共同探求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寻找交流可供借鉴的新方法,共同为促进行业及企业创新发展"支招"。思翔院长论坛迄今为止已举办了12届,每届论坛紧紧围绕行业关注的热门话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不但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公路勘察设计行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着重阐述公路勘察设计行业未来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从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重要政策三个方面较深入探讨了行业发生的一些变化和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公路勘察设计行业及其企业发展趋势作出了初步的判断和推测。  相似文献   

6.
<正>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勘察设计同业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上,"变局"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词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期,国家层面政令频出,行业发展模式改变,企业普遍面临着客户需求、竞争格局、服务价值体现等方面深层次的变化,这都将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并应对诸多变局,已成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实现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关于行业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变,大家都逐步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市场内在特点的改变、行业监管思路的改变、行业竞争格局的调整、企业业务逻辑与业务模式的变化都有很多讨论,其中,关注的核心是设计企业的价值服务模式将发生变化,行业进入重整分化的关键时期。过去5年内,我们对于行业变化认识经历了从"预知"到"感知",从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正面临着重大调整,随着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减少,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勘察设计行业面临诸多困难。在天强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显示,2015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下滑10%~20%,新签合同额下滑10%以上,76%的企业表示发展不乐观,88%企业认为存在经营困难。降薪减员在行业蔓延开来。在国企改革、"互联网+"等新形势、新元素的冲击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进  相似文献   

9.
正行业新生态下,原有发展逻辑已不再适应急遽迭代的发展格局,"压力大"、"招人难"成为工程设计行业的现实之困。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建筑设计行业属人本经营,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但放眼当下,行业企业似乎陷入了招人—流失—继续招人—再度流失的"招聘怪圈"。如何招人、留人,成了行业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而用人成本之高更是其中不能承受之重。近年来,我国的税收、社保政策持续演进,营改增、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等给行业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营改增"避免了重复征税,倒逼企业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字经济浪潮来袭,建设行业如何在政策风口之下,把握转型新机遇,寻找变革新动能,实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融合、创新与发展?近日,在成都召开的以"数字驱动融合创新"为主题的2017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来自建设行业、地产、科技领域的政府及行业协会领导、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1500多名嘉宾与会,共议数字经济风口下建设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工程设计行业持续增长与竞争加剧的挑战并存、市场需求驱动与企业内生变革驱动并存、竞争格局深化演进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加速并存,工程设计行业正处在一个动态、复杂、模糊、交融的大变局之中。2019年,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进入低速发展新常态,企业收入和企业数量增速持续放缓,客户需求量增速逐步降低,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转型已成为多数企业的共同命题,人才作为设计企业的核心资源,同样也面临转型难题,亦呈现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我们如何发展?首先应该关注行业的市场有什么新的要求和新的价值增长点,再看我们跟谁竞争,他们都在做什么,反观我们自身的条件,该做哪些准备工作。下面,我从"十三五"回顾与总结、"十四五"市场环境研判与预测、对策与建议等几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期间,新常态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正常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新趋势,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人才发展进入转型期,而设计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如果还是依赖于过去的环境将难以为继。如何固本求新、摆脱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困境,是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新的组织趋势下,设计院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走向人力资本经营。基于人力资本经营的理念,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将呈现出以下10个方面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由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思翔公社主办的2016思翔年中策论坛在沪召开。围绕"新生态下再造发展引擎"主题,行业领军企业相关负责人、行业专家就行业发展面临的变化与调整、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我刊选登了部分与会嘉宾关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在新生态下变革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考性文章,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世界处于从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的加速变革期,我国经济也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数字化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勘察设计行业过去传统粗放发展模式下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经营效率增长停滞不前、人才吸引力持续下降、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链环节割裂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障碍。面对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机遇以及“新基建”、智能建造的发展要求,勘察设计行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人均效率、应对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7.
正新冠肺炎疫情是今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现在一切的影响可能仅仅是开端。疫情从初期的防控到现在对企业、经济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变化。回过头看,这一切的变化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行业发展的趋势,反而加速了行业发展格局的演变。多重任务、多重目标叠加,勘察设计单位面临生存与发展并存问题2020年,行业发展进入顺势探索与逆势挣扎的剧烈碰撞期,可能是行业寻求重生、增长的关键时期。进入2020年后,各种力量不断冲击、不断碰撞,在此过程中不断汲取各种力量,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而言,2017年是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一年,也是设计产业与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开端。处于变革新起点上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2018年又将面临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综合各方面信息,尤其是近几年行业格局的深刻变化,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2018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转型发展将迈入重整分化"分水岭"时期。在此之后,强者愈强、弱者将愈弱。近年来,业内真正推进机构升级发展的单位将逐步显示其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业务创新的财务效应、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行业高度关注、主动应对,以保证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市场经营环境更加困难和复杂第一,外部竞争日趋激烈。在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承包商低价竞争的同时,发达国家承包商也加入了低价竞争的行列,如近期西班牙公司在赤几、刚果(布)等国的低价竞争等。此外,其他国家也在加大对亚、非国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经济运行环境稳中有变,受中美贸易争端、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持续增长与竞争加剧的挑战并存、市场需求驱动与企业内生变革驱动并存、竞争格局深化演进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加速并存,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正处在一个动态、复杂、模糊、交融的大变局中。对于业内企业而言,这是焦虑与希望并存的时代,更进一步地讲,这也是充满焦虑和不断寻找希望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