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图1)[1]。他的建筑设计哲学从康德的思想中获得启发,认同日本禅宗和中国传统哲学,讲究万物归本,终究回归混沌。在他的著作《新建筑入门》中,其"反造型"的建筑哲学已基本确立。此后,他将自己对于哲学的体会赋予建筑作品中,致力于建造"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2]。他的作品也许不以极具标志性而出  相似文献   

2.
<正>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建筑—米拉之家。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石头房子",这栋建筑出自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蒂之手(图1),其作品也已成为巴塞罗那的城市名片。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加泰隆现代主义"(属于新艺术运动,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并不相同)建筑师,是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设计风格独立、大胆、特异,他极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界的海归派元老级人物,张永和(图1)和他的非常建筑工作室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拓荒者。在2000年举办的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上,他带领中国当代建筑正式登上了国际建筑舞台。但是,也有人认为,从外观而言,非常建筑的设计并没有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缺少一种大师惯有的个人风格。然而,就好比西方乐评家评论崔健时所说的那样,"他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而是他在不断地扩展  相似文献   

4.
正勒·柯布西耶作为20世纪最出色的建筑师之一,"他的理论和作品几乎是现代建筑成就的缩影"[1]。他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被共称为"现代建筑之父"。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其设计的项目遍及法国、德国、瑞士、美国、阿根廷、印度和日本。现今,我们不单要学习他的建筑形式,更要透过建筑读懂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掌握他的建筑设计原理,推动当今设计思维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约恩·伍重(Joslash Utzon)(图1)是丹麦著名的建筑大师,因设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而享誉全球,他曾受过严格的教育,受到梁思成、赖特等多位东、西方建筑大师的影响,且有"行天下"的经历。他毕生致力于建筑事业,在多元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在设计中融汇世界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创作中扎根于丹麦本土文化并将其升华,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成绩斐然,并于200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地地道道的多伦多人,却为了谋求富裕的生活来到洛杉矶;他白天开卡车送货,夜里在学校学习建筑设计的知识;他毕业后毅然从军,在军队中开始了自己的设计生涯;他设计过珠宝首饰,在时尚界也小有名气;他曾在西班牙的一座小城立下巅峰之作,让城市再次焕发生机。他,就是当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图1)[1]。  相似文献   

7.
生于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1898年~1976年)(图1)[1]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与格罗皮乌斯、赖特、柯布西耶、密斯齐名,是现代建筑学的先驱,同时也是现代灯具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城市规划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尔瓦·阿尔托终生倡导人性化建筑,主张一切从使用者角度出发,他把芬兰的建筑传统结合到现代欧洲建筑中,形成了既有浪漫主义特征又有地方特色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8.
<正>"赋予生命的形式需要反映潜在的物理现实。建筑只有植根于建筑的生活传统才能成长。"[1]——西萨·佩里(Cesar Pelli)(图1)概 述西萨·佩里是当今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主要以设计摩天大楼而被人熟知,曾经被《纽约时报》称为"最致力于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摩天大楼建筑师"。他最初因为对玻璃幕墙的创造性设计而声名鹊起,因其代表性作品——太平洋设计中心,而成为"银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西萨·佩里  相似文献   

9.
正矶崎新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家、建筑思想家和建筑大师,他荣获了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一位引领世界建筑创新潮流的建筑大师,他在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表现出了从根本上反对教条形式设计的倾向。他在建筑界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他甚至被日本建筑界誉为可与传奇革命家切·格瓦拉相媲美的人。他的建筑思想极具探索性,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他始终希望自己是一个"自由人",在参加竞赛时,他每次都会将作品前面代表国籍的牌子拿掉,他希望别人将他当作一位世界国籍的人。在日本,矶崎新被称为"传奇",他与当时的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和安藤忠雄被合称为"日本建筑设计界三杰"~([1])  相似文献   

10.
<正>爱德瓦尔多·索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图1)~([1])是一名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创作了一大批既能延续传统脉络,又能体现当代气息的优秀作品。通过他的作品,可以发现现代建筑风格的无穷魅力和无限潜能,在满足大众审美的过程中,还能让人感受到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莫拉以美学原理为基础来进行创作,让观者产生视觉享受并能与建筑进行交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建筑的实用功能。莫拉设计的建筑在阐述历史的同时,也让当代人产生了更深层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1]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图1)~[2]是20世纪现代建筑有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他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均有所成就。"埃罗·沙里宁的父亲伊利尔·沙里宁是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之一"~[3],他在接受父亲建筑设计影响的同时开创了自己的风格,成为现代国际主  相似文献   

12.
正武重义(Vo Trong Nghia)(图1)[2],越南著名设计师,他擅长采用传统的智慧设计既便宜、耐用又节能的绿色建筑。近年来,他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国际上广受认可,获得多项大奖,被认为是越南最有潜力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他试图在工业化社会重新开辟竹建筑的地位,挖掘其艺术价值,用传统的捆扎技术搭建了没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建筑立面装饰现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立面装饰设计的重要性,并对此从“形式“和“意境“两个角度论述了建筑立面装饰的设计手法;指出了从形式美和意蕴美两个方面进行建筑立面设计和调整是一种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应用与设计,加深广大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体系的认识及结构设计方法的了解,前不久,云南省勘察设计质量协会在昆明举办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与设计交流会。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叶明作了题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的演讲。他指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将住宅建设作为重点,依托技术和管理创新,使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途径,并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将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最终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申江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代表作品有: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及办公楼工程、广西科技馆、湖南省科技馆、大庆时代广场会议中心、唐山市体育休闲公园(奥体中心)、北京科学中心等项目。他坚持对建筑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由他主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方案设计没有奇特夸张的造型,含蓄地运用中国元素来塑造建筑特质,立面细节推敲细腻、精致;他强调建筑创作中的创新精神,对建筑设计领域中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总建筑面积约4600m2。建设内容包括科技档案库、机电设计办公室、绿色建筑数据展示中心以及绿色建筑机电技术研发中心等。该楼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的能源、植物、水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方面的有效利用;做好建筑外围护保温结构;处理好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与建筑的关系;选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等诸多生态技术及设备,体现了节能减排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切皆为建筑。"[1]—汉斯·霍莱因汉斯·霍莱因(图1[2]),奥地利著名建筑师,被称为建筑设计界后现代主义旗手。他的建筑手法超越了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范畴,更关注建筑对人产生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作用。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绿色-低碳-建未来——绿色建筑中国行-成都站"会议举行。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与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曾显兵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省内外有关设计科研单位的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高庆龙、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唐雷、建筑CAD与模拟软件专家张金乾分别对《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制要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  相似文献   

19.
正建筑设计大师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图1)1用极具震撼力的作品在法国建筑史上留下了让世人惊叹的辉煌。他所创造的建筑风格是对时间观念的挑战,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时代记忆的纪念碑。这位年轻的建筑师用精湛的造诣带给大家众多的优秀作品,1988年,年仅35岁的佩罗拿下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大型国际设计的招标项目,他的设计方案在建成后荣获"密斯·凡·德罗奖"(Mies van der Rohe Award)2。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柏林奥林匹克游泳池和竞赛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欧洲共同体法院等,这些杰出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作为当代建筑界一流建筑师的实力。如今,多米尼克·佩罗的名字和他宏大震撼的建筑作品已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承载人类活动时间最长的载体——建筑物,也将与时俱进地迈向"能感知""会呼吸""有思维"的智慧建筑时代。智慧建筑需要设计企业当好先头部队,基于此,本文就智慧建筑时代设计企业应当如何作为,提出一些思考。设计企业应储备的智慧建筑知识互联网企业、传统通信企业等都已先知先觉,预见到智慧建筑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向智慧建筑、智慧城市领域进军。设计企业要发展智慧建筑,就必须事先储备与智慧建筑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