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是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会收集到一些非图形的、带有不同拐点坐标类型的规划文本资料,该文通过实践,总结了应用这类规划资料在 MapGIS 软件中直接生成规划数据库所规定专题图层的处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福建省级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实际工作,参考"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及前人工作经验,总结利用GIS技术建设福建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方法。应用IDL GIS编程技术和VBA宏语言有效解决拐点坐标成图和坐标格式化处理问题,提高建库效率;并对建库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为省级矿规数据库建设和福建省市、县级矿规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镇江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海燕  朱映  杨婷 《江苏地质》2012,36(4):379-383
在MapGIS平台,采用关系数据库模型,建设镇江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形成较为完整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图层内容、属性结构、属性内容、属性字段,为江苏全面开展各市县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起到指导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魏泽权 《贵州地质》2013,(2):153-156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一张图"建设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也相继出台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的相关规范。笔者在编制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过程中,基于ArcGIS平台直接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及发现的一些问题,供大家探讨,同时也为我国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靖  赵建军  王书 《地质与资源》2011,20(3):217-221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是“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大类,涵盖了基础地理、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为本地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主要阐述了以MapGIS、ArcGIS及Microsoft Office等软件为工具,建立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针对GIS平台上建立的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现状,分析建库流程与方法,得出完善的数据资料和合理的建库技术路线是高效建库的前提。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与规划编制须同步完成,才能高质量完成建库工作,实现矿规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确保对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地质矿产行业飞速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地质矿产资料成果。但是,我国传统的地质矿产资料主要通过纸质地图和文档对数据资料进行存储和管理。在信息技术和空间数据库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数据管理和存储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地质矿产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是怎样对矿产资源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的利用和管理。利用GIS技术,结合甘孜州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建立,以规划编制工作为出发点,对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何茂传 《山东地质》2013,(10):90-93
大地构造相数据库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矿产资源调查、矿产勘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大地构造相图空间数据库可以实现大地构造相图所表达地质内容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该文描述了大地构造相数据库中具有叠加关系的各图层文件的组织以及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全过程,并总结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组建和发展空间图形数据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IS的核心是建立空间图形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联动关系.在"辽宁省1/20万空间图形数据库"项目建库及系统结构设计中,利用国产GIS基础软件平台MAPGIS进行系统图层分类、数据输入和图形编辑,最终建立起空间图形数据库.利用GIS创建的空间图形数据库是进行其他地质研究的基础,可为下一步进行矿产预测提供多源图层及空间信息资料.GIS在矿产资源预测和其他地质领域,尤其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资源与环境评价、矿产资源与矿权管理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学G~4I系统的元数据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现空间数据的标准化为前提,对空间数据库中元数据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分类原则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传统的分类方法对于以矿产资源预测为目标的地学系统而言存在着弊端。需要结合矿产资源预测的特点,对空间数据库建设中元数据的分类原则进行补充,提出了面向客户应用即按矿产资源预测目标进行分类,实现对空间数据查询的高效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地学G4I系统中得以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建鹏  韩晨  王龙  王景丽 《地下水》2012,(4):181-183
地理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与地表覆被变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与建设,政府部门行政与决策等诸多方面。以韩城为例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的诸多应用。利用AacGIS图层叠加及图层要素综合计算得出研究区韩城大断裂以东的黄河河道阶地及河谷冲积区为潜在的滑坡、泥石流高发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安徽省统一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和省内市、县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数据库建设中典型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成果具有较高的现实可操作性,可为我省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GIS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对比分析了已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思路和技术框架,并围绕其中的关键技术,如空间信息存储、矢量数据图层的创建、缓冲区分区、栅格叠加与模型分析、距离制图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江苏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验证了GIs应用思路和技术框架的可行性,其成果为矿产资源规划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规划环评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重要性,它是进行全球地质矿产潜力评价的基础数据库,涉及到经济、地理、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以及勘查、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背景、现状与进展;从全球、地区(或国家)和局部(或重要成矿带)3个层次上,探讨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图层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5.
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元找矿信息,通过对多元信息的发现、提取、转换和关联,并利用信息综合技术建立区域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模型,进行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是目前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信息找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和已知的7个沉积变质型铁矿(点)出发,结合野外验证分析,建立成矿模型与有利区提取模型,基于ArcGIS平台,建立研究区的空间数据库,通过对多元资料的综合分析,并对各控矿因素进行综合评定,提取3个主要方面的预测因素:沉积地层;有利地球化学异常(Fe元素);有利地球物理异常(原平面).根据这3个证据图层与已知铁矿(化)点的叠加合成空间相关性分析,运用证据权模型和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有利度评价,结合遥感蚀变信息缩小找矿范围,圈定3个沉积变质型铁矿预测区.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西段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矿产地发布辅助筛选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基础,利用VB6.0开发而成。系统界面友好,反应速度快,可以直接读取现有的矿产地空间数据库、探矿权数据库、采矿权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实现了重叠面积、重叠率自动计算,裁剪重叠区后矿产地新范围拐点标注与坐标的自动求取,重叠图自动生成,并用自定义窗体模版直接打印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南平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业务现状基础上,为满足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需求为核心目标,以ArcGIS Engine为GIS平台,基于SQL Sever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结合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在Microsoft Visual C#.NET等开发环境下建立了基于ArcGIS Engine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实施后,在南平市各县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规范规划实施业务管理,提高规划审查效率,实现了全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18.
母海东  陈辉  张志飞  张斌 《中国地质》2021,48(S2):124-138
全国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以建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本次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开展工作) 30个省开展的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所取得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地质资料为数据源,在制定的“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标准”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的区域水文地质学空间数据库。该数据库总共采集、处理了全国范围内1∶200 000图幅的1 017幅全要素综合水文地质图信息,全部数据量约50 GB。数据库涵盖了以1∶200 000国际标准图幅为管理单位的水文地质要素空间数据图层,内容包括:地理要素(交通层、水系层、行政区划层等),基础地质要素(地层分区层、断裂构造层),水文地质要素(地下水类型层、地下水富水性层、地下水迳流模数层,地下水水质层、水文地质特征层、地下水利用规划层),专题要素(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 四大类近30个要素图层。空间数据库主要采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格式存储,形成了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广、包含信息最完整的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成果,是地质领域全国性最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二维(2D)地质绘图技术相比,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展现地下岩层的结构和空间分布情况,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风险评估等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工程领域的建模对象往往涉及复杂地质体,为实现模型的自动构建,本文提出一种基ArcGIS ModelBuilder的复杂地质体自动建模方法。首先,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以钻孔数据和地质剖面图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编程Python语言结合ArcPy包,通过编程实现钻孔数据的自动预处理;其次,组合ArcScan自动矢量化和SkechUp人机交互对地质剖面进行预处理,从中提取出断裂3D矢量线,将它们集中存储于GIS空间数据库;然后,利用ModelBuilder可视化建模工具,通过调用ArcToolbox的文件转换和空间分析工具分别生成地层的三维实体模型和断裂的三维表面模型,从而实现复杂地质体自动建模;进一步,通过矢量化切割、剖面和开挖多边形作为TIN拉伸扩展工具的输入,并结合ArcScene实现模型多种形式的可视化。最后,采用南京仙林地区三维地质调查项目获取的钻孔数据进行了建模实验,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和自动化的优势,可为大范围、大批量地质建模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四川省东部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项目数据库建设与工程调查、规划工作方法的结合,探讨了四川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地下水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图层设置的关系,对于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后提高类似地质调查项目数据库建设的实用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