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张成城 《探矿工程》1987,(5):39-40,26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地矿部门体制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简政放权,开拓地质市场,全面实行项目管理,发展多种经营,以达到搞活地质工作单位的目的。而在开辟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吸收社会资金、扩大对外服务领域中,探矿工程部门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江苏地矿局  相似文献   

2.
一、地质市场多种经营的起步与展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开始,贵州地矿局在开拓地质市场和发展多种经营便有了起步.尽管当初的地质市场是“小打小闹”,多种经营是某些“五七”基地的演变,但到“六五”初期,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对外分队”和商业网点,他们已成为“对外吸收社会资金”和“广开生产门路”的经济细  相似文献   

3.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1985年12月21日朱训同志在全国地质工作计划和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它比较好的解决了地质-找矿与发展多种经营的关系;解决了国家预算内地质工作、地质市场、多种经营的关系.这个提法也易于被广大职工接受,也便于统一职工思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目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应坚持这个提法.  相似文献   

4.
曾荣获地矿部“功勋地质队”的河南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下简称地调一队)是个地质调查专业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大量地质资料,且工作区(豫西)矿产资源丰富.该队自1983年以来,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面向社会,努力开拓地质市场及发展多种经营.至1986年,对外共承揽地质项目52个,吸收社会资金150多万元.开展的业务有水文、工程地质、矿产地质、采矿设计、岩矿分析、矿山测量等二十多种.地质市场的开拓,扩大了该队的社会影响,打破了过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对一个部门的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事实.然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相当一部分地勘单位认为它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因而,在开拓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过程中,技术水平落后成了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要认识到,抓好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技术开发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冶金地质部门的体改工作,在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在企业整顿的基础上逐步展开,以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作为目的,把探索和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冶金地质工作体制作为战略目标,紧紧抓住搞活地质勘探队这个中心环节来开展各项改革工作.一、改革地质计划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地质项目管理地质项目管理是地质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工程,也是地质部门深化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冶金地质部门实行项目管理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冶金地质部门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的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在全国涌起,是继1979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后再次冲破“左”的桎梏的浪潮.13年来地质勘查行业在改革开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成绩也较大,特别是三项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动摇了地勘单位三十多年的传统管理模式,地勘单位之间的经济状况随着多种经营和地质市场开拓进度不同而拉大了,不再是在一个大锅饭里共同受穷了,一些地勘单位因不再完全依赖国家的地勘事业费而有了一定的活力.分析地矿工作现状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三化”  相似文献   

8.
王琪 《中国地质》1993,(2):16-18
地质勘查与工业生产在产品(成果)的形成过程和方式与产品(成果)自身的待性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别;面对迅猛发展的商品经济,保证地质市场与多种经营工作的质量,是地勘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对此,本文试图从阐述地质勘查工作特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出发,探讨地勘单位的质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中提出了冶金地质工作的发展方针:以提高地质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地质找矿与多种经营并重,为冶金工业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论述了制定这一方针的主要依据和内涵.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一些地质勘探报告中,常常存在数据前后矛盾,文、图、表不统一,描述主次不分、逻辑性较差,储量数字可信程度低等问题.从整体来看,地质勘探报告质量有下降的趋势.仅就吉林省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些领导对质量工作的忽视.为了地勘单位适应改革开放的大潮,队领导多把精力放在队伍结构调整、人员安排、开拓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等方面,较少有时间对地勘报告进行质量监督,甚至有的  相似文献   

11.
(一)对近两年地质市场的回顾1985年以来,地质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1.1985、1986两年,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任务的同时,共完成社会地质工作项目一万多项,利用社会资金完成的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180多万米.吸收社会资金多做地质工作的毛收入4亿多元,利润率近20%,从事地质市场的人数达3万人.  相似文献   

12.
王彬 《中国地质》2000,(11):16-18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9]37号文件转发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指出:“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需要有一个过程,要加快改革步伐,地质勘查单位主要从事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勘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服务创收,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搞好地质科技体制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地质科技体制的改革,要以《决定》为指南,密切联系地质科技工作的现状,剖析现行科技体制的弊端,对症施  相似文献   

14.
谭双喜 《湖南地质》2001,20(3):233-236
发展多种经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产权单一,事企不分,人才匮乏、技术滞后,观念陈旧,市场不畅,是影响部分地勘单位多种经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在体制、科技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才是地勘单位多种经营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刘忠斌 《探矿工程》1993,(6):38-38,45
随着地质勘查工作深化改革,地勘系统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出现了新的格局。由于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课题,就是安全管理工作如何适应地质市场及多种经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煤田地质工作调整的需要,中国煤田地质局制定了地质勘探与多种经营同时并举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全国煤田地质系统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里,根据浙江公司的实际情况,试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的四点浅见,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7.
贵州化工地质勘查院从认真分析省情和院情入手 ,确立了“地质找矿为主 ,试行探采结合 ,稳步发展工勘 ,加强多种经营 ,搞活物业管理”的发展思路。面对市场主动出击 ,多渠道吸收资金 ,尝试了“找钱探矿”的新途径 ,为今后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积累了经验。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级管理机构的调整与组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严格管理、建立地质项目库及加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使本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并为今后多元化投资拓展商业性地勘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10年,但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改革,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的6年.地矿部门在这六年的改革实践中,以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作为指导思想,以实现部分地质成果商品化、地勘单位企业化或地勘单位管理企业化、地质工作社会化为目标,先后主要采取了简政放权让利、开辟地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质工作的改革已经历了十六个春秋.回顾这一历史进程,改革的收获很大,同时也很曲折.改革的收获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广大地质职工取得—个共识,即“旧的地质工作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地质工作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一共识将是推动地质工作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孙力梅 《吉林地质》2004,23(2):92-95
随着事转企改革步伐的加快,地勘单位正在积极开辟社会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就会遇到各种风险,为确保地勘单位经济稳定发展,就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