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根据桂林市混合土的工程特性,主要阐述了桂林市混合土层CFG桩地基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以及处理技术的应用设计,并介绍了在施工方面的工艺流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桂林市岩溶区混合土层的地基加固处理,CFG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地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程,介绍后压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和施工工艺。通过现场栽荷试验、低应变检测等试验分析加固效果,探讨后压浆技术应用于CFG桩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CFG桩可以明显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单桩竖向承载力较压浆前提高了一倍;低应变实测波形显示在桩端的桩一土界面上波形变化不明显,说明浆液向桩端四周扩散良好,有效加固了土层。  相似文献   

3.
CFG桩与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各个领域,但在桂林岩溶地区将CFG桩与高压旋喷桩结合来处理复杂地基的实例相对较少,两种桩之间共同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对CFG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分析及工程实例验证,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CFG桩和高压旋喷桩的优点,软弱地基的承载力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深部存在的软弱层,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能使地基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复杂岩溶地区,在基岩面高低错落、起伏大、溶沟(槽)陡倾的情形下,高压旋喷桩与CFG桩有机结合,其复合地基具有质量可靠、造价经济、工期可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对CFG桩复合地基加固高速公路深厚软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CFG桩沉管效应利用圆孔扩张理论,在规范和经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按工后沉降控制和考虑成桩效应的复合地基桩间距设计计算新方法。同时对CFG桩沉管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考虑成桩扰动推导了桩间土体模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新公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用材经济、施工便捷、加固效果良好的地基处理手段,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针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分析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在地基承载力计算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别、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过于保守等问题;以传统太沙基地基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先进行桩间土深度修正再进行复合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谦  黄俊杰  白皓  李星  田宁 《岩土力学》2013,34(3):776-782
针对某病害站场路基,根据其变形规律对其基础进行补勘,分析病害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岩溶地基加固补强方案:①补注浆加固岩溶地基和基岩顶面土体;②高压旋喷加固补强原复合地基;③低压注浆加固垫层及其以上3~5 m路基填土层;④侧向补注浆帷幕加固地基;⑤建立路基变形监测系统,评估加固补强效果。加固补强后地基沉降量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理论计算值分别为12.4 mm和455 kPa,满足设计要求。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补注浆加固岩溶地基及其顶面土体后,站场路基变形减缓;旋喷桩和低压注浆加固区竣工后,路基呈均匀性沉降变形,变形速率急剧变小;竣工6个月后,路基变形趋于稳定,综合验证了加固补强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星 《岩土力学》2005,26(Z1):248-251
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沉降小,适用范围广,造价低,施工方便等特点。阐述了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沉降模式,详细讨论了其沉降计算,包括它的计算厚度、影响因素、压缩模量选取及附加压力计算等。提出按变形控制理论进行变形计算有其优点,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8.
鉴于工程座落的地基为粉土层,属中软土,其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建议,选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采用了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工艺。详细说明了CFG桩复合地基在工程所在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显示,所抽检的8根桩的单根竖向极限承载力均不小于1 200kN,地基承载力提高了130%~140%,总沉降量均小于10mm;在2#楼54根桩的桩身的完整性检测中,47根为Ⅰ类桩(完好桩),7根为Ⅱ类桩,表明桩的完整性较好。由此可见,在该区选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某新建城区拟修建于大面积填土上,针对该新建城区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等地基基础方案的经济、技术、工期等综合分析和比较,最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对该区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进行计算并设计布桩。CFG桩复合地基是CFG桩、桩间土、碎石垫层联合构成的复合地基,其桩身质量好,承载力可达350 kPa以上。当最大柱荷载小于或等于4 000 kN或土层中有强透水砂卵石层时,均宜采用独立柱基下CFG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0.
吴旭君  殷琨 《探矿工程》2008,35(2):31-33
在多种地基处理和桩基础工法的综合比较基础上,修建于某大面积填土上的新区拟采用强夯后填土 CFG桩复合地基.经理论分析计算,初步确定了CFG桩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桩的几何参数.按初步确定的参数在现场进行了试验性施工并实测了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现场试验表明,实际测得的指标大于理论值,初步确定的参数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CFG桩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在天津武清软土地区应用不普遍。本文以天津武清开发区尚清湾花园高层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CFG桩的应用为例,介绍了CFG桩在天津武清地区的适用条件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对CFG桩工程验收检测结果分析,验证了在该地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可行性。经济技术效益明显,应用效果良好。对在该地区的CFG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在该地区应用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廖锦  赖昕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3):314-315,323
简要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工程实例说明了CFG桩复合地基在淤泥质粘土地基处理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发挥桩土共同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工程中。本文结合贵州省首例CFG桩复合地基工程,采用ANSYS软件建立复合地基模型,并考虑褥垫层影响,把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共同作用效果明显,但目前设计桩承担荷载的比例过高的结论。据此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柔性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及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CFG桩在高速铁路路基的处理上得到大量运用。但铁路工程对路基的作用原理与工民建工程对地基的作用原理有本质的区别,工民建房屋建筑荷载通过基础对地基施加刚性荷载,而铁路路基直接承受上部路堤的自重和列车运行产生的柔性荷载。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都是根据工民建行业的设计理论进行,其试验结果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本文着手研究适合于高速铁路复合地基的柔性载荷试验方法,模拟高速铁路柔性加载的特性,通过数值分析对比了刚性荷载和柔性载荷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位移分布情况;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研究了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结果证明柔性载荷试验是可行的,能合理的模拟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可为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华  何腊平  张玲 《岩土力学》2010,31(3):839-844
深入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针对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特点,基于荷载传递法,通过简化桩土单元体竖向相对位移分布模式,引入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并考虑桩体的上刺与下刺变形,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考虑桩-土-垫层体系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采用该沉降计算方法对某试验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该方法计算工作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谌霞  刘建涛 《探矿工程》2018,45(9):89-92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地基处理方式。根据郑州逸泉国贸酒店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设计采取CFG桩进行地基处理。介绍了CFG桩的设计及施工情况。检测结果表明,在高层甚至是超高层建筑中,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是可行的基础方案。  相似文献   

17.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CFG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桩土应力比试验的研究,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