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军 《北京测绘》2014,(6):142-145
为了更好地利用已有大地测量成果、GPS测量成果,必须进行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转换。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参考椭球建立的大地测量坐标不同,特别是地方坐标和国家坐标经常进行转换,因此研究平面坐标转换及参数的确定的数学模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科,如经典和空间大地测量学、天文测量学、重力测量学、近代数据处理理论和技术等;②处理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有2600多个测点,46000多条独立基线,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联合平差所需解算的未知数多达15万个;处理的数据几乎包含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GPS测量等各类测量的成果;③所处理数据的施测时间跨度长,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三个子网的施测时间各不相同,前后从1988年到2000年历时12年,而天文大地网的施测时间是在上一世纪的50至70年代;④处理数据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及天文大地网覆盖了我国整个大陆及部分沿海岛屿,而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则扩展到香港、澳门以及南沙等地区;⑤处理数据需顾及的因素多,如需分析近70年来我国大陆板块运动、板内运动、局部地壳运动和新旧大地测量基准、新旧天文系统、和不同历元对上述这些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影响及其统一归算。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首次将我国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施测的多个平面(2维)和高程(1维)分离的大地控制网通过空间大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的整合为全国统一的整体的国家3维大地控制网,将原来大地测量中所采用分离的几何与物理参数,进行了科学的统一的整合;②首次将我国非地心大地坐标框架整体的科学的转换为地心大地坐标框架;③首次将我国大地坐标框架的地心坐标精度由±5 m提高15倍,达到了±0.3 m;将我国重力基本点的精度由±25×10-8ms-2提高近4倍,达到了±7×10-8ms-2;④首次将海量数据由原来采用的最小二乘平差经典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为最小二乘平差,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相结合的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面向数字中国建设中国的现代大地测量基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我国大地测量基准建设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当前建设信息化社会,创建数字中国,对现代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测绘基准的需求。提出了在我国建设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建议。在平面基准方面,建议在国家GPS2000网(三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国家GPS网点和永久性追踪站,构建有足够分布密度的三维高精度动态大地坐标框架,为我国今后建立新的大地坐标系统创造条件。在高程基准方面,建议在仪器设备和规范细则方面作好准备工作,依法定期对国家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在重力基准方面,在国家2000重力基准网和国家2000(似)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有步骤的按省或地区推算具有厘米级精度,10km级栅格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在条件成熟时,我国应考虑采用三维地心坐标系统。  相似文献   

4.
GPS定位与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近几年来,对GPS的开发应用表明,GPS系统具有极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精密定位等。在我国已运用它开展了大地测量网的联测和地形变观测。以确定三维坐标和地壳变形量。最近为了解决长江三峡新滩链子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地形图使用问题及其纠正原坐标系统长期紊乱的状态,单纯采用地面观测技术、常规测量方法,在该峡谷地区难以建立国家大地测量三角点的情况下,我们成功地运用GPS联测了两个新建的三角点。本文就其观测方法和精度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CH20071317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Establishment of 2000 National Geodetic Control Network of China and It's Technological Progress/陈俊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杨元喜(西安测绘研究所),王敏,张燕平,唐颖哲,李辉,程鹏飞,孙凤华,张鹏,郭春喜∥测绘学报.-2007,36(1).-1~8“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一的GPS技术并不能准确地确定地球质心,无法真正地实现地心坐标参考框架,为了满足CGCS2000坐标框架对高精度地球质心和高精度尺度基准的需求,未来的CGCS2000坐标框架将是多源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融合的组合框架,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CGCS2000坐标框架,并基于GPS、VLBI、SLR等大地测量技术的数据融合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多源大地测量观测数据融合得到组合坐标框架,将得到的结果与ITRF综合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PS、VLBI、SLR测站各方向坐标平均误差值约20mm,速度场各方向平均误差约1mm/a,水平方向速度场误差小于垂直方向速度场误差,误差较大的测站多居于板块分界带及其边缘。基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CGCS2000坐标框架对多源数据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立现代大地基准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现代大地基准要考虑和顾及高精度、涵盖全部国土、三维、地心、动态、国际接轨等6个要素。建议在国家GPS2000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GPS网点和永外性跟踪站,构建有足够数量和密度合理分布的新的大地坐标框架点。现代大地基准应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测定高精度的三维地心坐标提供可靠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8.
23届IUGG大会有关大地测量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23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综合性学术大会于2003年6月30日至7月11日在日本扎幌举行.介绍了这次大会中有关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主要内容有国家和地区地心参考框架的建设与维护、地球重力场与大地水准面的精密测定、GPS及其应用、大地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地球动力学研究以及国际大地测量学会通过的新决议.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GPS、VLBI和SLR这3种空间技术确定地心坐标的真正实现精度,我们把3种技术在并置站上的地心坐标进行了相互比较。经过偏心改正和7个参数的转换后,可获得任意2种技术地心坐标不符值的加权中误差,以此作为外符精度。可以看出,VLBI与GPS地心坐标三分量的外符精度在1cm之内,SLR与VLBI和GPS地心坐标三分量的外符精度在1~3cm之间。表明VLBI和CPS实现的地心坐标精度比SLR高一些,已达毫米级。  相似文献   

10.
姜卫平  李昭  魏娜  刘经南 《测绘学报》2022,51(7):1259-1270
坐标框架是描述地球形状及变化、表达地球空间信息的基础,也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利用其建立全球或区域坐标框架成为当前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研究建立1毫米级坐标框架是国际大地测量学界21世纪的学科目标和重要挑战。本文以当前建立理论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为例,描述了基于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坐标框架建立方法,阐述了全球及区域地心坐标框架建设的最新进展及局限性,最后针对建立1毫米级坐标框架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GPS定位结果属于全球协议地心坐标系(WGS-84),而实用的测量坐标系属于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因此,必须把GPS点的地心坐标转换为实用坐标。解决的途径是:设计GPS网点与国家大地控制网点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己知点重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重合点是GPS网约束平差时的基准点。实践证明,重合点的误差和点位分布将影响GPS网约束平差的精度,特别是当重合点误差较大或含有粗差时,将严重影响GPS成果的可靠性,使高精度的GPS定位结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一般而言,GPS网的相对精度远远高于地面经典网的精度。加入地面已知重合点的GPS网约束平差结果精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引入了不合理的重合点己知数据所致。重合点已知数据本身肯定含有误差,关键是误差的大小。如果已知数据对GPS嘲最后平差结果的影响在测量工程的精度要求之内,则认为所采用的基准数据是合理的:否则,则认为所采用的基准数据含有粗差。所以,必须对重合点的基准数据进行必要的检核,以便发现并剔除存在较大误差的重合点。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是以现代卫星大地测量技术为基础,建立与国家空间数据基准框架相一致的广西现代大地测量基础三维坐标框架。主要介绍了利用GPS定位技术、水准测量技术、现代地球重力场确定理论,建立区域综合性的空间地理数据基准框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晏明星  黄炳强  陈龙 《测绘科学》2010,35(5):144-145,157
采用地心坐标系已成为国际测量界的总趋势,而利用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立地心坐标框架最为普遍。利用GAM IT软件,采用有基准算法对南宁市全球导航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NNCORS)的南宁基准站NANN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归算,结果表明该基准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是可靠的,并获得了该站在ITRF2000中毫米级精度的地心大地坐标。  相似文献   

14.
全球大地测量地心坐标参考框架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2003年7月在日本札幌举行的第23届IUGG大会上世界各国所报告的各自国家大地 测量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实施和最新进展。具体结合欧洲、非洲和日本等国的地心坐标系统详细介绍了这些国家 在该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对我国今后地心坐标框架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DGPS在资源环境遥感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利用较低配置的GPS设备,方便有效地完成与资源环境遥感有关的地物定位测量任务,利用伪距DGPS设备进行了如下试验研究:基站参考坐标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基于大地测量三角控制点和WGS84到北京54坐标系转换模型进行基站参考坐标差分测量导算的方法和精度,在导算出的控制点处建立基站进行试验区样地定位测量的方法及所能达到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具备测区至少一个三角控制点和坐标转换参数条件下,可以采用首先从已恬三角点导算出一个位于方便位置处的点的大地坐标,然后在该点所能达到的在当地坐标系中的相对定位精度远远小于一个像元大小,可以推广应用到资源环境遥感的各个应用领域,在不具备基站参考坐标和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条件下,可以基于差分测量结果之图形要素绝对位置图形转换到已经和当地坐标系配准的遥感影上去,采用这种办法,在差分处理时不用考虑基站的精确WGS84地心参考坐标,也不用考虑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利用其站单点绝对定位结果作为参考坐标进行差分就可,可以节省不少人力和物力,试验研究及结论为如何利用较低配置的伪距DGPS设备,简捷,快速,精确地完成资源环境遥感领域地物定位测量任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地坐标系建设主要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杨元喜 《测绘通报》2005,(1):6-9,52
世界各发达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大多启用了新的地心坐标系,而且地心坐标系的精度在不断精化.我国地心坐标系的建立也已处于重要关头,中国学者除紧跟国际大地坐标系的发展动态外,也认真研究了我国现有法定坐标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系发展的目标,及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和维持等种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建立我国的地心坐标系方面,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都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建立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为建立新一代地心坐标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初步完成了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地面大地网联合平差,平差在地心坐标系中完成,为地心坐标系提供了密集的坐标框架点.针对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到地心坐标系后地形图的改正问题,学者们也作了翔实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改化方案.为了维持地心坐标系,地心运动的监测与求解也引起了关注,并获得初步结果.坐标转换理论与实践也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陈俊勇 《测绘学报》2003,32(4):283-288
就中国建立现代大地测量平面基准而言,目前主要焦点在于是否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也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这一坐标系更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在必要性方面重点讨论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问题;中国地心3维坐标框架应具有的特点;中国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的优点;以及建议采用何种大地测量基本常数。可行性是中国能否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的核心问题。只讨论了可行性可能涉及的4个问题中的2个,一是必须具备有足够数量,适宜密度,动态的高精度坐标框架来实现地心3维坐标系统;二是坐标系统更换对全国千万张现有各类地图,特别是地形图的影响,其中包括地面点经纬度和高斯平面坐标的变更幅度,地图上两点间连线(包括图廓线)的方位和长度变化等。  相似文献   

18.
韩国地处亚洲大陆东北部的朝鲜半岛的南端。韩国在地测量始于1910年日本占领岛的南端。韩国大地测量始于1910年日本占领时期。朝鲜半岛建立的第一个大地基准是1892东京大地基准,该大地基准参考Bessel1841椭球。新的1985大陆基准原点在水原市,1957年开始重测三角点,1986年完成。1986年完成一等水准网重测。1975年开始重力测量,国家重力基准原点也在水原。1991年起,国家采用GPS技术加强经典网的强度。本文对韩国大地坐标、制图信息以及现代测绘发展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9.
<正>大地测量,是一个艰苦的事业。戈壁沙漠,茫茫草原,荒山野岭,高原巅峰,测量队员们经常与世隔绝。大地测量,是一个重要的事业。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开发,每一项都离不开这个根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部自2001年成立以来,主要负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地测量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国家大地坐标框架维护、GPS跟踪站管理和数据处理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ITRF2008框架下VLBI和GPS两种空间技术确定地心坐标的真正实现精度,在并置站上对VLBI和GPS两种空间技术测定的地心坐标进行了比较,经过偏心改正和七参数转换之后,得到两种空间技术地心坐标不符值的加权中误差,其可以认为是这两种空间技术的真正实现精度,经比较分析这两种地心坐标三个坐标轴方向分量的外符精度都在10mm之内,说明VLBI和GPS确定的地心坐标精度已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