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地质》2006,23(3):F0003-F0003
2006年9月28日,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隆重举行揭碑开园仪式,正式开放接街游客。省市县及有关部门领导,地学界、旅游业界及相关产业的专家、企业家,县城及公园附近四乡八里的群众,共数千人参加了开园仪式大会,场面蔚为壮观。至此,贵州省6个国家地质公园中已有5个正式开放接待游客。  相似文献   

2.
《安徽地质》2007,17(4):294-294
200年11月7日,天柱山国家地质公园举行隆重开园揭牌仪式。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先发。副省长田唯谦,省政协副主席赵培根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顾问专家赵逊,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庆军,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吴玉龙出席了开园仪式。  相似文献   

3.
关阳 《山西地质》2014,(5):16-16
近日,山西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大同市、县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揭碑开园仪式。 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园区:大同火山群园区、桑干河峡谷园区及秋林峪园区。大同火山群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属世界稀有的黄土高原区板内裂谷系火山群,已知火山30余座,在全国各火山群中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4.
<正> 2001年3月我国首批批准了11个国家地质公园,它们是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嵩山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国家地质公园、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五大连池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龙门山国家地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元对应分析的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姚华军  高伟  冯春涛  李闵 《地质通报》2016,35(5):842-849
目前地质公园的分类难以针对具有多重价值属性的各类地质公园提出行之有效的分类管理模式。提出基于综合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分类模式,建立了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与小组讨论获取了35个国家地质公园的量化综合价值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多元对应分析对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最后将35个国家地质公园分为禀赋型地质公园、生态型地质公园、成熟型地质公园、均衡型地质公园和发展型地质公园五大类,为国家地质公园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新闻网2 0 0 4年0 2月0 3日讯,国土资源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河南王屋山、四川九寨沟等41处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至此,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增至85处。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中,我省四个公园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贵州绥阳县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对这四个国家地质公园的情况,本刊将陆续进行介绍。我国公布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贵州四个公园榜上有名@刘家仁  相似文献   

7.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及旅游资源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琴  殷继成 《中国地质》2002,29(4):445-448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已于2001年3月16日经国家正式批准,成为我国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对这样一个特大型构造类国家地质公园,其旅游资源调查,范围的圈定,规划,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以及立法等还未规范化,即地质公园理论体系还不健全,如何在地质公园进行旅游开发,是当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及其意义,评述了其地学旅游资源优势,并通过与国外国家公园与国内风景名胜区的比较,阐述了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8.
从地质公园的定义出发,通过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对比,指出了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以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为例,对地质公园规划范围的界定及地质公园规划原则、功能布局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点、线、面开放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过程及现状,通过对国家地质公园的地理分布、地质特征和类型划分的描述,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旅游内容、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收益几个方面来分析国家地质公园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报道,经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20011221会评审通过,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33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省地质研究所负责申报的新宁崀山丹霞地貌和郴州飞天山丹霞—溶洞地质公园榜上有名,使我省继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之后,又增添了两家国家级地质公园。这三家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建立,将有利于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我省的不可再生的珍贵地质遗迹资源。新宁崀山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占地108 km2,丹霞地貌地质遗迹分布密集,保存系统…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安泽 《地质通报》2010,29(8):1253-1258
作者作为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主要起草人和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评审专家组成员,最近主持评审了15个《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其中有4个《规划》第一轮没有通过,其他多数需进行重大修改,因此感到做好《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故此撰写该文,以供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各国家地质公园及其上级人民政府、各规划单位,在选择《规划》编写承担单位和编制、审查、批准、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时作参考。本文共分选择《规划》承担单位的原则,《规划》编制的重点及技求要求,严格把好《规划》形式审查关和《规划》评审、批准、发布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议论地质公园的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公园建设在蓬勃发展之中,全国已有100多个国家地质公园,20个世界地质公园,还有一批省级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建设对地质遗迹保护、科普教育、发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或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地质公园发展过程有些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地质公园解说就是其中一点。  相似文献   

13.
刘晓玲  文静  蓓蕾 《河南地质》2009,(9):I0001-I0001
9月16日.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举行隆重仪式,为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14.
省内     
《湖南地质》2011,(10):12-13
湖南省地质公园科学与美学价值研究项目启动9月10日,湖南省国土资源摄影协会地质遗迹美学专业知识培训会举行,标志湖南省地质公园科学与美学价值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湖南省目前已设立20处地质公园,其中世界地质公园l处,国家地质公园8处。面积累计6636.8平方千米,拥有约90个景区。为介绍和宣传地质公园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08,(5):10-11
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又是国际地球年,省国土资源厅、乐清市人民政府、温州市国土资源局、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在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联合举行“认识地球、和谐发展”——浙江省纪念第39个“世界地球日”暨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今年我国纪念宣传“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与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口号一致.为“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2日,为期16天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非洲培训班"在完成所有授课内容后圆满闭幕,来自坦桑利亚、摩洛哥、肯尼亚等12个非洲国家的15名学员顺利结业。此次培训班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洲内罗毕办公室联合主办,分别在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开展系列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为了提高地质公园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地质公园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地质遗迹资源,国土资源部决定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督察员队伍。根据各地的推荐情况,经审查,决定在全国31个省(区、市)首批聘任国家地质公园督察员90名。  相似文献   

18.
国家地质公园是一类专业性较强的旅游景区,社会公众在区域旅游空间上对国家地质公园的判别是决定其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核心因素。基于区域旅游空间判别视角,笔者共选取21个指标构成资源辐射力与市场聚集力二维矩阵模型,将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自然胜地型、准自然胜地型、环城游憩带型、混合型和科研主导型5种类型。并以陕西省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未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应以提高吸引力和资源-旅游产品转化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公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介绍美国国家公园中GIS的管理与实施经验,结合我国在地质公园的GIS应用情况,达到促进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及其它国家公园中的GIS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山西地质》2012,(2):21-21
近日,在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地质公园规划评审会上,《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0)》顺利通过审查。规划划定内蒙古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70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个中心、一个园区和两个保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