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地质》2011,(5):34-39
2010年9月,一篇题为《一位边陲国土所长的生命答卷》的文章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南方国土资源》杂志等媒体上刊发,韦寿增的名字迅速在国土资源系统传颂;2011年3月,一场追授韦寿增同志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的举行,韦寿增的感人事迹令千千万万人感动落泪。是的,韦寿增,一个普通的国土所长,他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清正廉洁"的精神魅力令国土人瞩目,让无数人敬仰,他是国土人的骄傲,是国土人的精神标杆。为了弘扬韦寿增的精神,学习先进,创先争优,努力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向前发展,从本期起,本刊特邀全区国土所长结合韦寿增事迹,就"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甘于清贫"、"清正廉洁,不滥用职权"等专题进行座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这是雷锋同志的一句格言。是的,韦寿增爱岗敬业的精神其实就是雷锋同志这句格言的形象写照。社会中的每个人不管身处哪个岗位,都可以在哪里发光发热,只要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热爱自己的岗位,埋头苦干,发扬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就可以在本职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以韦寿增为榜样,勇于肩负起国土事业的使命?请看本期各国土所长座谈韦寿增事迹发表的个人感言——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6日,北京传来噩耗:刘东生院士永远离开了我们。 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先生身体不是好好的吗?虽然耄耋之年也听说稍有微恙,但经过治疗和调养很快出了院。不是吗?先生73岁那年去南极,79岁赴北极,86岁下南海,88岁走罗布泊,今年该91岁高寿了,还准备再给研究生上课,春节前出院,准备节后就上班呢! 但是,走了还是走了;先生近七十年的学术生涯画上了句号,但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平易近人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精神和永不停歇的脚步永远驻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为悼念先生,回忆先生的为人,他的学生韩家懋研究员写下一篇短文,聊表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科普爱好者,或是一个善于探秘的人,一定会对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感兴趣,因为博物馆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你会看到诸如恐龙、大象等大型动物的化石,也会看到长在石头里的树叶和小鸟……这就是化石。虽从表面看只是石头而已,但你可知道,它可是地质学家们开启地球历史之门的一把重要钥匙。你是否想了解一下: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姚所长拔葱     
段根华 《河南地质》2014,(11):24-24
"你在地界沟里栽葱,不是要抢占我的耕地吗?"40岁的村民王峰(化名)用手指着眼前新栽的一畦大葱,显得怒不可遏,摆出要拔掉的架势。 "你动动试试,我跟你拼了!这是两家的地界,过去你一直占着,还嫌便宜占得少啊!"村民陈莉(化名)虽然是个中年妇女,但丝毫不甘示弱。 两人越说越气,火药味儿顿时弥漫开来。没过两分钟,两人便开始对骂,继而厮打起来。双方都想占住那丁点儿地,邻居来了劝不开,村组干部来了解决不了。没办法,只好等着国土资源所的人前来处理。  相似文献   

5.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13,32(6):正文前I-正文前II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终于得到那本向往已久的好书,或是觅得那张曾经深深触动你的CD,你是即刻拆封?还是放进书包带回家去,等外界嘈杂喧嚣退去,静候自己那颗久别重逢的心都准备好了,才打开来细细品读或是聆听?……  相似文献   

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安全战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逐步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这也是文件中的一大亮点。 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大好形势下,容易让人对粮食生产形成模糊认识:粮食年年增,是不是可以松松劲、歇口气了?产量比较稳,基本农田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了?但我们必须思考,目前生产的这些粮食是否都安全?生产这些粮食的代价是什么?在这种粮食生产格局下,我们的耕地保护制度如何统筹生产和生态两条红线,解决“有的吃”和“吃得好”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华,你图个啥?干这活,也不算啥干部,还得罪人。""我啥也不图,干的是良心活,就是为了咱村的老少爷们儿,为了保护好咱脚下的这片土地。"当有人不理解地问2009年3月被选聘为漯河市源汇区干河陈乡何王庄村国土资源协管员的何新华时,他总是笑笑这样说。  相似文献   

8.
紧急疏散     
"快来人吧,俺村那块山快塌了!" "你是哪个村的?几组的?请在村口等着,我们十分钟内赶到。" 2010年12月2日刚上班,荥阳市国土资源局汜水所就接到了一个十万火急的电话,电话是地灾监测员陈某打来的。一大早,他在巡查村里这个重大地灾隐患点时发现山体裂缝突然加宽,  相似文献   

9.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1,22(3):445-446
2007年夏天,陈清濂先生手术康复后不久就来南京出差,和在宁的老水文所(1956~1969年期间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的同事们欢聚一堂。席间,陈清濂说:"我的名字里有六滴水,所以这一辈子注定是‘卖’给中国江河了。万万没有想到,仅时隔一年,他就于2008年6月7日永远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10.
"人各有志,选择了水文地质作为事业,我就要用一生去爱、去珍惜、去实践。只要不怕吃苦,出野外的时间里,你就不会感到孤单寂寞,时间一长,就会有一种痴迷,一种执著。"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  相似文献   

11.
"老张在家吗?"一大早,淮阳县豆门国土资源所所长郭西欣就手提一个礼品盒推开了三合庄村村民张挺贵的家门。"郭所长来了啊,快进屋,快进屋。""这是怎么回事,郭所长你来怎么还……"老张盯着郭所长提的礼品  相似文献   

12.
丁文江先生是我国地质特别煤炭地质事业创建者之一。他仅用49个春秋的人生岁月,开创出了中国地质界的"七个第一",成为一代地质宗师。如今,他虽已故去74载,可他的人生业绩和品格依然光彩照人,令一代代地质人特别是煤地质人永远铭记、怀念。现将该文刊登在本期杂志"地质人生"栏目中,以飨读者,但愿抽暇一阅。  相似文献   

13.
"政府把这些废坑塘填平整成了可耕地,又把这些地分给老百姓,还不让出一分钱,好得很!""俺家一下就多出了一亩二分地,你看这麦子长得多好,再过两个月,就是1000多斤的粮食。"当得知国土所工作人员又来村里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群众意见时,正在"三项整治"地块浇地的几户群众热情地把工作人员围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与金属打交道,像我们平时做饭用的铁锅、铝盆,骑的自行车,乘坐的飞机、火车、汽车等都是多种金属组合而成。但你知道金属钼吗?它虽然离我们生活远一点,但它作为一种稀有金属,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现在,就让我带您认识一下金属钼吧!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地球     
程捷 《城市地质》2000,12(3):28-33
在这繁花似锦、浩瀚无边的宇宙中 ,漂移着一颗璀璨的星球。你说她美丽无比 ,是宇宙中的一颗明珠 ,这并不过奖。因为她拥有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洋、绿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原 ,还有充满生机、活泼可爱的动物 ,以及高度发达、极其智慧的人类。在我们现今所了解到的宇宙中 ,还没有发现另一颗星球拥有这些景象。这颗美丽而灿烂的星球就是我们与之日夜想伴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宇宙之大和时间之久远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现今所了解的宇宙至少存在 1 50亿年之久了 ,空间达 2 0 0亿光年。如果把地球与宇宙比较的话 ,光穿过…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14日,隆冬时节的豫东大地,滴水成冰,寒气袭人。可是在宁陵县国土资源局的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一个"送真情、献爱心"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一颗颗爱心汇成的暖流在这里涌动,温暖着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的心。他看着局领导和职工们一张张和蔼可亲的面孔,感动得泪流满面,不停地向大家鞠躬,嘴里不停地说:"谢谢、谢谢……"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20日上午,宜阳县白杨国土资源所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闰所长拿起电话。“这是国土所吗?闫所长在吗?”闰所长答道:“我就是,你是哪位?你有什么事?”“我是五村村民,我要向你反映件事,我们村有人建房,往前延伸了五六米,你们管吗?”“当然管,这是我们的职责,你继续说吧,我记录下来,我们会替你保密的。”“好,他叫王某……”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侯德封院士诞辰一百周年。值此千禧年来临的时刻,我深深地怀念他老人家。他虽然离开我们已经20年,但他慈祥的音容笑貌、和蔼的长风范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侯老的精神是长存的。侯老的精神永远同我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应坚持以什么为引领?无数事实表明,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应是我们的理性选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城镇化具有城乡统筹、以城带乡、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的一生,与自然科学(包括地质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从小就喜欢那些关于草木虫鱼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关注着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鲁迅在弃医从文之后,虽然把主要精力倾注于文艺和其他思想战线,但在他战斗的一生中始终没有放弃自然科学这一阵地,自然科学一直是他运用自如的武器.因此,他也是一个热爱和熟悉自然科学的战士.地质学是他最早接触的自然科学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