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内陆水体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陆水体水质遥感监测是基于经验、统计分析或水质参数的光谱特征,选择遥感波段数据与地面实测水质参数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建立水质参数反演算法实现的。简要介绍了内陆水体水质监测中遥感应用研究的发展和现状,阐述了水质遥感监测原理与方法、常用的遥感数据和几种主要水质参数的遥感监测进展,讨论了目前遥感在水质监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抚顺矿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水质演变规律。针对1991年、2004年水质实际状况,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并综合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研究了地下水质污染机理、污染因子变化规律、水化学类型变化规律,并提出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质站网与监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俊杰 《水文》2006,26(3):67-68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新形势下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的能力建设, 调整优化水质监测站网,不断提高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技术水平,是目前水质监测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水质站网的建设和水质监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依据辽宁西部的锦州、阜新、盘锦、朝阳、葫芦岛地区2006-2010年间地下水水质检测结果,采用地下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与污染起始值相比较,认为超过污染起始值即为受到了污染。辽西地区地下水水质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未污染范围逐年增加,大部分水质点处于极轻微污染—中度污染状态,重度—严重污染的水质点逐年变化不大且略有减少。地下水水质综合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各年均以地下水水质稳定占主导趋势,地下水水质变差趋势明显减弱,地下水水质总体趋于稳定,并且地下水水质逐年向好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平原河网水质模型——组合单元水质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平原河网的水力、水质特性,论述了用单元划分法求解单元水质特性的可行性,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平原河网组合单元水质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江苏某河网的水质计算,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内陆湖泊的水质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内陆湖泊水质遥感监测的特点及遥感监测水质的机理,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用于内陆湖泊水质参数反演的3种常用方法:经验模型、生物光学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并分析了3种模型的优缺点;同时指出了影响内陆湖泊水质遥感监测精度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内陆湖泊水质遥感监测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会兰  李明良  王永党  王菲  白云鹏 《地下水》2009,31(6):59-60,136
通过对河北省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情况分析,研讨了当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优缺点,结合当前水质监测科技发展提出了几点认识,供其他类似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温树影  张家权 《地下水》2007,29(3):96-98,128
通过对辽宁省水质监测工作的回顾和水质监测工作现状评价,分析评价了水资源质量,以及开展水质监测的必备条件,并就水质监测工作发展方向提出了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粗集理论的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粗集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和不精确问题的新型数学工具。将粗集理论用于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采用区分矩阵属性约简算法对原有的4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仅需要其中的3个就可以表达相同的地下水水质级别区分能力,还得出了各水质指标相对于地下水水质级别的属性重要性。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表明了粗集理论用于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具有简便、准确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2)
分析水质并进行水质质量评价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也是人为对水质分析结果的主要依据。所以实验室中的水质分析质量评价既复杂又繁琐,需要在细节方面做到精确,否则将难以建立水质分析质量的控制体系。本文就探讨了实验室内水质分析质量的评价方法,希望借此提升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的评价水准。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水质预警是对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适时给出相应给别警戒信息的方法,包括状态预警和趋势预警两部分。以GIS技术为核心,将水质预警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并以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为例,研究了该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地区的分布、趋势、恶化预警等级及其成因。地下水水质预警系统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减少地下水水质恶化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卫星遥感相比,机载高光谱遥感具有高时空分辨率、机动灵活等优势,可解决传统水质监测方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机载高光谱遥感反演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水质的时空分布变化,能够更好地捕捉地物光谱特征以提取更多的水质参数,适用于内陆水体或海湾的水质监测和水体污染的应急遥感监测。文章简述了机载高光谱遥感的特点,阐述了机载高光谱遥感水质监测的原理、监测对象和方法,综合介绍了有人机载和无人机载高光谱遥感在内陆水体或海湾水质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剖析了机载高光谱遥感在水质监测中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技术如饮用水水质标准、水源水水质处理标准、饮用水出厂水质处理、管网水质研究、末梢水质净化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今后应加强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质遥感不确定性:问题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陆水质遥感是目前定量遥感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内陆水质遥感的研究进展。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内陆水质遥感监测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影响水质遥感监测精度的关键因素,具体从内陆水体光学特性的复杂性、大气校正的复杂性与水面反射光校正的不确定性、反演算法与生物光学模型的复杂性与区域性、现有传感器监测内陆水质在性能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内陆水质遥感监测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亚杰 《地下水》2007,29(1):100-101
水质资料整编工作是水质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者参加辽宁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水质资料整编工作积累的经验,对水质资料整编现状,水质资料整编的基本要求、内容及成果保存要求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水质测试的质量,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及计算式,结合经验方法对水质测试结果进行合理性检验,从而保证了水质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梁新阳 《水文》2004,24(4):56-58
阐述了水质的重要性以及水质资料的应用和水质资料可靠性的识别方法,并对保证水质资料可靠性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春艳 《地下水》2022,(3):104-106
榆林市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四分之三需水量由红石峡水库供给。经过采取水库流域地下水7个样点以及地表水14个样点,采用层次法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榆林红石峡上中下游水质的目前现状。地下水水质普遍在I-II级,水质较好;地面水水质多数Ⅱ-Ⅲ级。上游工厂众多,水质较差;中游污染源较少,水质良好,下游以村庄城区面源污染严重,水质差,上下游水质局部IV-V级。库区各污染物风险率排序为:砷→镉→铬→氟化物→铅→汞→氨氮→氰化物→挥发酚,本区水质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19.
赵卫国  胡荣花  李兰贵 《地下水》2005,27(3):147-148
针对大浪淀水库投入运行初期水质恶化,通过对水质及生物监测,根据能量转换定律,合理配置和调控水生生物种群结构与生物的消耗利用相互平衡,达到利用生物措施净化水质的目的.本文计算出了生物净化水质所需的最佳生物配比,对平原水库利用生物措施净化水质进行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地下水质量标准为基础,结合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水资源现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国标中部分指标限值提出了修正建议。通过建立浅层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以GIS为平台,对水质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指标的水化学分布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上相对较好,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优于Ⅳ类,完全满足生活生产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