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在乔治王岛中部的阿德默勒尔蒂湾 ,凯勒半岛、于尔曼山嘴和埃内坎角是第三纪火山岩集中分布区。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 ,凯勒半岛发生了三期火山喷发 (三个火山喷发旋回 ) ,同时伴随着火山活动中心的不断北移 ;在第二期火山喷发之后 ,火口塌陷 ,形成破火山 ,之后在半岛北部又发生火山喷发 ,并向东迁移到于尔曼山嘴。因此凯勒半岛是一复活破火山 ,火山活动具有随时间迁移的特性。埃内坎角火山活动虽与上述两地区大致同时 ,但化学成分上不存在明显演化关系 ,应属另一相对独立的火山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2.
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芯火山喷发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物和结构分析揭示了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一支 80 .2 m冰芯中的 9层深褐色沉积物的火山灰特征。本文从冰川处于稳定状态的假定出发 ,根据 Dansgaard- Johnsen流动模式断代结果 ,建立了南设得兰群岛火山喷发序列。依冰芯记录判断 ,该区 1 650年以来的 340年间 ,共有 7轮火山喷发。1 875~ 1 92 5年间似为火山活跃期 ,喷发地点可能主要在欺骗岛 ;1 650~ 1 80 0年间为一相对平静期 ;此后一个世纪不太稳定 ;而过去的 1 0 0年间基本平静 ,只是世纪初和 50~ 70年代间各有一段动荡期。冰芯中记载的大多数火山喷发可在该区有关文献中找到记录。没有记录在案的几例喷发事件需进一步调查。冰芯中缺失 1 967~ 1 970年欺骗岛火山灰层位表明 ,研究得到的火山序列仍未包含所有的喷发事件。但本文展示的该区过去 340年间火山活动基本趋势并不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火山干扰下的长白山植被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距今约800 a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普林尼式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植被。由于受喷发倾角和强劲高空西北风影响,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南坡和西坡次之,北坡最少。火山灰与浮石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在流水持续侵蚀下,对破坏后的植被演替产生了长期影响。利用野外调查和现有资料,论证了长白山植被分布独特性规律是长白山火山喷发及喷发物水蚀过程对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确认火山喷发虽历经800多a,目前各坡向植被仍然处在演替的不同进程之中,呈现差异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2,(11):63-64
冰岛定于6月15日首次推出火山内部探险旅游项目,游客可一睹特里努卡基于尔休眠火山内部景观。冰岛火山近几年猛烈喷发,航空业蒙受巨大损失。但是,对冰岛人而言,火山喷发的回馈之一,是带动旅游热。火山探险之旅安排在冰岛较为温暖的6月15日至7  相似文献   

5.
中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地貌与第四纪环境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栓科 《地理学报》1991,46(2):224-232
本文论述了阿什库勒盆地的地貌和沉积物的发育等问题。认为:(1)阿什库勒盆地的火山锥至少有11座,1号火山1951年不可能有岩浆喷发,火山泥石流体是不存在的;(2)黄土物质是全新世风积物,戈壁荒漠是其物源区;(3)阿什库勒湖与乌鲁克库勒湖均是火山堰塞湖,前者是18kaB.P.前熔岩流阻塞盆地东部出口而成;后者则是6.5kaB.P.新期火山喷发物拦截阿什库勒湖的部分水域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01年以来的62次强火山(VEI≥4)喷发年表和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发布的格点气温资料(CRU TS v.3.22),采用时序叠加分析方法,辨识了不同纬度、不同季节强火山喷发对中国温度变化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纬度强火山喷发后的1~2年,中国温度基本以下降为主,但降温强度存在显著的区域与季节差异。高纬火山喷发后的显著降温区域发生在东北和东南地区,冬半年温度下降达1.2°C,夏半年温度下降2.0°C;中低纬火山喷发后,冬半年温度的显著下降区域发生在青藏、东南和东中部地区,幅度为1.3~2.2°C,夏半年温度下降幅度比冬半年小;赤道火山喷发后,冬半年温度显著下降区域发生在东北、东南和青藏地区,且降温幅度均大于1.2°C,夏半年西北和东中部地区降温幅度偏小。此外,强火山喷发后第3年,部分地区还出现二次降温现象,降幅甚至超过第一次;然而,同一纬度强火山喷发后,其所造成的降温幅度和降温区域差异与强火山喷发的季节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以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为调查对象,通过野外重点地质路线观察测制火山地层剖面,结合卫星遥感图像解译,进行锆石同位素激光定年测试及微量元素LA-ICP-MS分析、火山岩石显微镜薄片鉴定、岩石主量元素分析和微量元素ICP-MS分析,结果发现:该区火山活动的分带明显受区域性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公园内中生代火山岩相基本为陆相喷发,岩石基本分为酸性及中酸性两类,多属钙碱性岩,部分为弱碱性岩。新发现七娘山火山穹丘、三角山-大燕顶火山穹丘,雷公打石山峰、鸡公秃等12处火山锥,摇摆石等6个火山柱及鸡公秃火山锥南西侧的火山针,大燕顶古火山口等火山机构。特征火山岩方面,有隐爆火山集块(角砾)岩、崩积火山集块岩、基浪堆积层-"火山-沉积碎屑岩"。公园内古火山地貌景观有一级地貌景观点3处、二级5处、三级7处。认为该区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过3期5次火山喷发活动,反映了库拉-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及我国东南沿海浙闽粤港巨型火山活动带的部分特征,是亚洲大陆边缘大规模火山喷发(岩)带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岩系较有代表性的地段,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活动的天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西北部火山海岸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颖  周旅复 《地理学报》1990,45(3):321-330,T002
海南岛西北岸有晚更新世以来二期火山活动,共5次喷发,沿海岸密集的火山喷发孔、岩流堆积,构成了独特的海蚀型火山港湾岸。火山活动改变了沿岸地形、河流流向与沉积环境,使海岸沉积相数次变化。据岩石学研究,该区系洋岛型橄榄玄武岩及大洋中脊型拉斑玄武岩,反映了海南岛—北部湾海底有扩张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12,(6):63-64,8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报告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刚刚进行了一次“深呼吸”,导致方圆数公里的地面大幅隆起,一些区域隆起了10英寸(约合25厘米)。研究人员指出,有关隆起的研究可能为了解火山地下管道提供宝贵线索,最终帮助科学家预测黄石公园的火山何时喷发。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13,(6):14+24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气溶胶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污染物",相反却可以使地球"降温",诸如阿拉斯加的奥古斯丁火山就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这项由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家小组对数十个火山喷发物质进行  相似文献   

11.
察汉敖包火山机构位于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力嘎南西哈彦胡洞一友爱村火山喷发盆地中部,该破火山底部分布少量中性火山岩,中部和上部均以酸性火山岩为主夹少量中酸性火山岩,不同性质的岩石类型出现,揭示岩浆在活动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异性.火山岩岩相有:爆发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溢流相.环状断裂及放射状断裂均发育.  相似文献   

12.
周清波 《地理研究》1993,12(3):19-25
本文根据火山灰粒子的辐射光学特性,计算了火山灰粒子和平流层本底的辐射光学参数。另外,采用大气多次散射的辐射传输方程,计算了火山喷发对大气辐射变温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与平流层本底相比,火山灰粒子具有很强的吸收性。火山喷发使平流层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并使到达对流层和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同时,对大气长波冷却率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3.
药泉湖地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是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湖底有多处碳酸气泉眼并有暗河流动,再加上二龙眼矿泉水的注入,形成了世间罕见的矿泉湖。药泉湖有三眼泉水,即翻花泉、南泉、北泉。南、北泉水清澈,翻花泉水混浊,但三泉之水皆可治病。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南极冰盖雪冰中SO24-的来源、SO24-浓度记录的时空分布特征,特别对nssSO24-记录的火山活动事件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反映了近年来南极雪冰中SO24-记录的最新研究进展.南极冰盖雪冰中SO24-来源的综述表明南极地区雪冰中的SO24-主要来源于海盐、海洋生物和火山喷发三种.很多研究表明,用南极冰芯中记录的nssS24-可以恢复火山活动的历史,虽然对同一次火山活动,在取自南极不同地区的冰芯中,其浓度和沉积通量大不一样,然而,各次火山活动引起的硫酸根离子的沉积通量相对于Tambora火山的沉积通量的百分比在不同冰芯中却经常具有可比性,这使得利用冰芯中nssSO24-的沉积通量推算历史时期火山喷发的强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火山与金矿     
《西部资源》2012,(4):73
一说到火山,总会想到火山给人们带来灾难。其实事物常有两面性,有灾难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火山活动会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火山岩型黄金矿就是最好的例证。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陆相火山(不是在海洋中喷发的火山)往往有大的金矿。这里举两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我国台湾省金瓜石金矿,位于台湾北部基隆港之东,有一个火山筒(口),直径约一公里,它生成的时间比较晚,火山岩的围岩是第三纪中新世砂岩、页岩(地质年代约有十几个百万年),火山岩是第四纪的喷发物和侵入体  相似文献   

16.
火山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向大气圈排放大量的火山灰、水蒸气和SO2等气体,尤其是SO2能在平流层中形成气溶胶,并停留很长时间,减少太阳对地表的辐射量,影响局地或全球气候.地质历史记录表明,火山活动与气候冷期有密切的联系,现代观测和模拟资料也显示火山活动后的一年至几年内,火山周围地区甚至全球产生不同程度的降温.现有研究表明,在火山喷发的活跃时期,火山气体喷发物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程度可能超过CO2等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10,(8):63-64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27日报道,依据《圣经》记载,古埃及发生过十大灾难。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确有其事,且为全球变暖和火山喷发引起。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更新统阿巴嘎组火山岩组成为玄武岩,火山作用强烈,喷发方式以裂隙式喷发为主,火山岩分布广泛,受北东、北西向基底断裂构造控制,呈面状北东向,条带状北西向展布。多级火山构造发育良好。喷发环境为陆相中心裂隙式。岩石化学特征反映出本期岩浆活动深度较大,大约在150km的范围,属碱性玄武岩系列中的富铝、钠质类型。相当于幔源型。阿巴嘎组火山岩喷发时代为更新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南极冰盖雪冰中SO2 -4 的来源、SO2 -4 浓度记录的时空分布特征 ,特别对nss SO2 -4 记录的火山活动事件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反映了近年来南极雪冰中SO2 -4 记录的最新研究进展。南极冰盖雪冰中SO2 -4 来源的综述表明南极地区雪冰中的SO2 -4 主要来源于海盐、海洋生物和火山喷发三种。很多研究表明 ,用南极冰芯中记录的nssSO2 -4 可以恢复火山活动的历史 ,虽然对同一次火山活动 ,在取自南极不同地区的冰芯中 ,其浓度和沉积通量大不一样 ,然而 ,各次火山活动引起的硫酸根离子的沉积通量相对于Tambora火山的沉积通量的百分比在不同冰芯中却经常具有可比性 ,这使得利用冰芯中nssSO2 -4 的沉积通量推算历史时期火山喷发的强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火山喷发以强酸 (主要是硫酸 )的形式在极地冰芯中留下痕迹 ,通过冰芯连续电导率 (ECM)或各个雪冰样品SO42 - 浓度测定能够恢复历史上的火山作用。极地冰芯中已知年代的火山喷发还可用于冰芯定年。极地冰芯记录的火山信号大小依赖于火山喷发的规模和类型 ,火山喷发的地理位置和酸性气体组成 ,大气气溶胶传输 ,以及沉降地点的年积累率和沉积后生过程等。单个火山喷发通常会导致数月至数年的半球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相对变冷 (这种现象在极区变得更明显 ) ,但过去大规模的爆炸性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