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1992,(2)
1991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地图学学术讨论会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图学专业讨论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50余篇。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地图学理论、生产、应用的发展,会议决定出版《论文选集》,委托《地图》杂志编辑部编辑,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和第四届全国地图学学术讨论会4个分会场的负责人以及《地图》杂志编辑部的同  相似文献   

2.
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国坤  张洪岩  徐艳艳  张丽 《测绘科学》2007,32(2):26-28,20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理论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使建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基础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和快速发展。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意义深刻而久远。  相似文献   

3.
本文说明了五个问题:(1)建议用地图学作为地图(制图)学的总名称,不应认为地图制图学就是地图学。(2)说明国际上当前对地图(制图)学的研究所持有的几种不同学术观点。(3)说明地图(制图)学虽然与许多学科发生联系但还划分不到其它大学科系统中去,当前仍应属于地球科学中的一种。(4)说明,对地图(制图)学的结构与体系各有不同的认识与模式。笔者同意第一种学术观点,将地图(制图)学分成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技术方法三个层次。(5)说明地图(制图)学当前应着重研究:一、扩大电子计算机在制图中的应用范围,加强对地理信息数据结构与处理的研究;二、加强地图感受与传输系统的研究,用以提高地图图形的显示与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92全国旅游地图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3日—9日在成都市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39篇。为了扩大交流范围,促进我国旅游地图的研究和发展,会议决定选编部分论文的详细摘要以专栏形式在本刊刊载。入选的论文是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论文选编小组推荐的,凡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再刊登。论文摘要按收到的先后次序排列。栏末附有本次讨论会论文目录。论文选编小组成员:张力果、胡毓钜、陈昱、方炳炎、范明华、陆用森、姚杰。  相似文献   

5.
《地图》1989,(1)
地图科学中最实用的一部分是探讨地图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方法,即地图设计、地图投影、制图工艺技术和地图的复制等。因此地图制图生产就成为地图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地图学科研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我国地图制图生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在国  相似文献   

6.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文摘     
《地图》1987,(3)
日本关心地图信息传输的人员成立了一个“地图语言研究小组”。本文寿作者在该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内容包括:地图学概念的发展阶段:对19世纪以前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研究,战后的理论地图学(特别是美国的威斯康星学派);瑞士的地图学;理论地图学;地图传输;维也纳学派形式科学的地图学;符号学与模型理论;地图语言;地图信息传输与国际制图协会中专门委员会的成立。  相似文献   

8.
略论地图模型论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德森 《地图》1991,(2):7-10
地图模型论是理论地图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地图模型是地图应用、地图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础。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该理论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地图的潜力,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图》1992,(1)
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地图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大学校园举行。会议正式代表197人、列席代表33人,共收到论文(摘要)250多篇。讨论会开幕式在北大电教楼演示厅举行。测绘、地质、地理界的前辈,测绘学会、地理学会、地质学会以及在京有关专业单位的负责人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中  相似文献   

10.
《测绘通报》2008,(2):34-34
[本刊讯]2008年《数理地图学———地图学及数学原理》一书近日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广西测绘局高级工程师、广西测绘职业技术学校退休教师钟业勋历经数年钻研独立完成。该书是理论地图学的基础论著,共12章。1至7章为上篇,主要介绍地图学的技术方法及相关知识,分别论述地图概论、地球椭球与地物的空间定位、地图投影、地图色彩、地图符号、地图表示、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8至12章为下篇,主要探讨地图学的数学原理与数学表述。包括地物的时空特性及数学表达、地图符号及视觉变量等概念的数字定义、构建地图内容的数学原理与…  相似文献   

11.
本报告根据2019年以来中国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的进展状况,对地图学理论、数字地图制图与出版技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地图集编制出版、新型在线地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进行总结,报告最后对中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测绘期刊论文数据的可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献计量方法与可视化技术,以《测绘学报》《测绘通报》《测绘科学》《测绘工程》2003-2013年共收集的5863篇学术论文为数据源,进行了关键词、论文作者及论文作者所在地3方面的统计分析,并将统计结果以统计图表和地图的形式展现,直观地反映了我国测绘学科研究热点的演变,以及活跃作者群的人数、核心研究区的地理分布。研究显示,涉及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3方面研究内容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59.9%,达一半以上;根据普赖斯定律确定的活跃作者群人数为131人;发文量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90%为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我国测绘学科的发展每年的研究热点都不相同,其中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的研究较为广泛;测绘学科发展具有高质量的活跃作者群体,但学科的发展具有地域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3.
别.  АМ 张克权 《地图》1993,(3):33-35
地图应用是地图学的独立分支,其中研究在实践的、科学的、文化教育活动的不同领域中使用地图作品(地图、地图集、地球仪等)的特点和方向,研究用地图作品工作的方法,评价所获得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现代计算机制图中,这个分支处于显著的地位。但是,作为现实活动模型的地图应用方法的研究,不仅是在地图学中进行,而且在自然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地理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  相似文献   

14.
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   总被引:38,自引:15,他引:23  
廖克 《测绘科学》2004,29(1):5-9
本文第一部分国际地图学的最新进展,阐述了专题制图进一步拓宽领域并向纵深发展;计算机制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图生产,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集迅速推广;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已形成一体化的研究技术体系;计算机制图-电子出版生产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地图设计与生产的传统工艺;地图学新概念与新理论的不断探索。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地图学与地图事业近30年的发展与成就,论述了测绘部门完成了全国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完成1:100万与1:25万数字地形图制作.在完成一大批专题地图的同时,广泛开展区域与部门的综合制图,编制出版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高水平综合地图集;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地图学新世纪的展望:①抓住数字地球的机遇,创建地学信息图谱;②专题与综合制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③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形成完整的研究技术体系与生产体系,发展地球信息科学;④为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扩大地图应用领域与范围,增加地图新品种;⑤加强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原理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地图》1988,(4)
论述(年·期一页)加强地图制图学与社会科学的横向联系 喻沧88。8一3地图(制图)学几个理论问题的再讨论 吴忠性88。8一7对发展我国地图集工作的浅见 陆漱芬88 .8一11我国行政区划变动的现代特征 陈潮88.8一伟比较方法在地图学中的体现、内容与意义 胡毓巨钟业勋88.9一3建国以来我国专题地图学的发展体系 陈里88.9一8地图与现代设计艺术断想 卢惠民88 .9一15球体空间斜墨卡托(S OM)投影介绍 黄国寿88 .9一12地图集编制的现状与改进设想 张龙生88.10一3关于我国地图学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张晨88.10一了普通“有声地图”的探讨 周志坚88.10一…  相似文献   

16.
地图学80年代的进展与90年代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克 《地图》1993,(2):3-7
80年代国际地图学的进展包括3个方面:专题与综合制图向纵深发展;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地图与地图学新概念和新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90年代中国地图学将有如下发展:①专题地图的进一步发展;②地图学与新技术的进一步结合;③地图品种增加、应用领域扩大;④地图编绘和复制技术加速改造;⑤地图学、遥感制图、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原理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朱炳贵 《地图》1999,(1):43-44
我国晋代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我国古代绘制地图的系统理论和原则,奠定了我国古代地图学的理论基础。然而,其后的数百年间,这一理论一直无人问津,我国地图学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进人唐朝,随着科学文化的大发展,地图学也得到了发展,取得I很大成就。贾既是其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装秀的制图理论,编撰了许多地图、著作,为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生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卒于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贾耽年轻时就“好地理学”,且博闻强记…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些年来,测绘界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讨论,信息化地图学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之一。一个普通的观点是"目前,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并正向信息化地图制图发展"。到底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地图学?数字化地图学与信息化地图学是什么关系?信息化地图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随着"三大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问世、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地图学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分析了推动传统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因素,并且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观点,从分析半个世纪以来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演变的实际出发,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信息时代地图学发展的具有显著标志性特点的3个阶段,即数字地图制图学、网络地图制图学和智能地图制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初级阶段,是基础;网络地图制图学是网络环境下连接数字地图制图学与智能地图制图学的桥梁;智能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地图制图学和网络地图制图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20.
1986年.由胡毓钜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本地图学专业杂志——《地图》创刊了。10年中,《地图》出版了43期。《地图》以其丰富的内容、流畅的文笔,理论与实践兼备、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的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地图学家的关注与重视,天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与赞赏。纵览10年《地图》,共发表各类文章872篇,文摘等各类信息、305条。872篇文章的作者总数为670人,其中2篇以上的作者153入,单将作者517人。在多篇作者中.5篇以上的作者29人,占作者数的4%;2~4将的作者119人,占作者数的18%;平均每位作者撰稿1.3篇。作者中,有国际地图学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