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光电测距仪日益广泛地应用,如何合理的鉴定仪器,切合实际地评定测距精度,是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一、精度检测光电测距仪的精度鉴定包括精度检测和检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可分为五种:(1)随机误差;(2)剩余加常数误差;(3)周期误差与非线性系统误差的混合误差;(4)与距离有关的线性系统误差或称比例误差;(5)光束相位不均  相似文献   

2.
对转子式流速仪定期检测/校准重要性的认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华东水文仪器检测中心(原山东省水文仪器研制中心)对送检流速仪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情况,分析论证了流速仪定期检测/校准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仪器常数检测/校准前后的变化情况,证明仪器经过一个使用周期或较长时间闲置后,仪器常数发生的变化和由此而造成的误差,从而证明了流速仪定期检测/校准对准确进行水量计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黄松岭  龚建新 《地下水》2013,(3):121-122,124
针对历史洪水在设计洪水计算中的误差,在分析乌鲁木齐河历史洪水及重现期的基础上,依据乌鲁木齐河英雄桥水文站洪水调查资料,通过实测洪水系列加入历史洪水的个数及加入不同重现期的历史洪水,采用数理统计和频率计算的方法对历史洪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历史洪水的个数、历史洪水值大小及重现期对设计洪水有一定的误差,其误差对设计洪水成果精度有影响。历史洪水值的误差对设计洪水的影响比历史洪水重现期误差的影响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4.
行播作物以其独特的几何结构介于离散与连续植被之间。地面测量此类地物的双向反射系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Factor,BRF)特征,不可回避视场变化所引起的不确定性问题。在Kimes垄行结构模型中加入等效视场的概念,对视场进行分解,从而建立了一个行结构多角度地面测量的视场不确定性分析模型,为定量分析视场变化所引起的BRF测量误差提供了可能。利用该模型较为全面地模拟分析了视场变化对视场内四组分比例及冠层BRF的影响。结果表明:①BRF误差基本独立于植被—土壤光谱对比度。②误差与观测天顶角之间的关系复杂,前向观测表现得尤为明显。③垂直观测视场满1个垄周期后,四组分比例及冠层BRF的误差可保持较小且稳定的状态;满2个垄周期,误差达到局部最小值(局部指垂直视场含2.5个垄周期以下,不排除视场更大,误差更小的可能性)。④垂直视场若仅含0.5个垄周期,BRF误差最大值一般可高达67.8%,最小值亦可达38.7%;满1个垄周期后,BRF误差极大值降至20%以下,极小值可控制在6%以内。其中视场为1个整周期,误差范围为6%~12%;2个整周期,误差范围为0.6%~3.9%。⑤垂直视场大小为1~2...  相似文献   

5.
杨明昌  郑澄锋  袁挺  钟祥海 《岩土力学》2006,27(Z2):680-682
对无纺土工布特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各项特性指标检测结果的误差,说明了各项特性指标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以西宝公路某改建工程实例,对不同压实区域的素土路基和不同石灰含量的灰土路基分别采用灌砂法与核子密度仪法进行了干密度检测,对检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进行了试验结果的盒形图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核子密度仪检测结果与灌砂法检测结果非常接近,偏差微小,误差完全可以满足规范要求,数据离散程度较小。干密度测试数据的盒形图分析结果表明,6种工况下灌砂法数据分布范围略大,中位数也略大,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略有差别;核子密度仪与灌砂法两种测试结果的中值、内距、极差接近,数据特征一致,中位数、对称性等的微小的差异不会影响干密度的评价结果。总体而言,用核子密度仪检测路基能满足工程要求,其检测结果与灌砂法检测结果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用曲线相关系数R值法判别涌水量曲线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涌水量~降深关系一般呈直线、抛物线,幂函数、对数曲线,但对一组实际资料Q(?),S_i(i=1,2……n)最适合于哪一类曲线呢? 以往书刊介绍有曲度n值法、伸直法、曲线拟合误差C值法等。笔者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得出公式(1)  相似文献   

8.
于宏伟 《吉林地质》1999,18(2):77-80
本文根据弹性波理论,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简要介绍了弹性波法在混凝土预制桩出厂前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同时对桩身混凝土纵波速度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对桩身缺陷位置及性质的判定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利用岩溶水长期水化学监测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制图,揭示了不同类型岩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与降水丰,枯季节,丰枯周期年变化的规律性,纯灰岩地区岩溶水的主要化学组分表观枯季高,丰季低;白云岩地区岩溶水则不显示此规律性,丰,枯季节主要组分含量变化不大,甚一对有相反趋势的显示,降水丰枯周期年的变化在岩溶水化学成分的变化上,也有很好的显示,枯水周期年,岩溶水主要化学组分含量逐年增高,丰水周期年则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水分同化系统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春林  李新 《水科学进展》2006,17(4):457-465
利用1998年7月6日至8月9日青藏高原GAME-Tibet试验区MS3608站点的4cm、20cm和100cm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同化SiB2模型输出的表层、根区和深层土壤水分,探讨了一个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和简单生物圈模型的单点土壤水分同化方案。分析和评价了集合大小、同化周期、模型误差、背景场误差以及观测误差对同化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增加集合数目可以减小土壤水分同化系统的误差,但同时又降低了运行效率;②对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初始场的估计是否准确对同化系统性能影响不大;③模型误差和观测误差的准确估计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的估计精度;④利用数据同化的方法对土壤水分的估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河流初始场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小扰动方法推导了流动模拟过程中初始场误差发展的控制方程,并依照湖泊假潮的形式得到了方程的分析解。理论结果表明,在通常的边界条件下,初始场误差相当于在流动中附加了一个虚拟的长波,这种波动以驻波的形式存在于河流中,波长是河段长度的4倍,波周期可用梅立恩公式近似估计。在底摩擦的作用下,误差波将会迅速衰减直至消失,充分显示了流场的强耗散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实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西北某区资料,探讨在复杂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下,如何做好浅目的层、短排列接好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工作,以GEOVECTEURPLUS处理软件为基础,对野外静校正参数进行误差分析,根据误差大小和分布规律,用不同方法分阶段对其修正,确保了最终自动剩余静校正前,静校正误差减小到目的层反射波半个周期以内。  相似文献   

13.
波致瞬态液化渗流导致海床内细粒沉积物向海水中运移,这一过程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的贡献率不容忽视,但是贡献率的准确估计和预测比较困难。本研究将黄河水下三角洲的观测数据(包括水深、有效波高、有效波周期、实验舱内悬沙浓度、实验舱外悬沙浓度)作为模型输入数据集,基于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建立了瞬态液化对再悬浮贡献率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为了客观评价模型的性能,以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平方误差-标准偏差为评判标准,将该深度学习模型与其他预测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对3.5d以内的瞬态泵送再悬浮贡献率预测误差最小,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平方误差-标准偏差分别为5.87%、1.6730、0.1574。因此,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少机器学习方法在连续预测中产生的误差叠加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嫩江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嫩江主要代表水文站石灰窑、同盟、江桥、大赉1956-2006年51年的径流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累积滤波器、Mann-Kendall秩相关法及小波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嫩江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嫩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嫩江年径流量在1963年左右发生了一次全流域的减少突变,80年代径流有所增加,90年代中后期又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嫩江径流主要存在8年的年际周期,20年及大于40年的年代际周期。径流变化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是降水,人类活动通过土地覆被变化及水利工程等对径流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6)
在进行水文测验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测量工作,用以完成对需要使用信息的整理和有效收集。可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太低,导致很多测量得出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出入比较大,所以就会产生一些误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可是,我们知道,在进行检测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误差,需要在有效的范围之内控制住误差,这样基本上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什么影响。针对上面的说法,文章就针对在水文测验中会出现的一些误差来进行分析,同时针对这些误差找到相对应的策略,保证误差处于不影响结果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低分辨率气象卫星数据云检测的尺度误差及其给下行辐射计算带来的影响,利用高分辨率静止卫星GF-4数据进行云检测并进行误差分析。首先运用可见光通道阈值法和时间序列法,对GF-4数据进行云检测,以GF-4云检测结果为基准,分析Himawari-8和FY-2(FY-2G和FY-2E)云检测结果的误差。在研究区内FY-2G,FY-2E与Himawari-8云图能够将云和晴空较好的区分开,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空间分辨率卫星所产生的尺度效应(云检测算法不同造成的差异在此不予讨论),误差大多发生在薄云以及碎云较多的区域,高分辨率数据能够较好地检测出碎云,而低分辨率数据则会产生误检、漏检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下行短波辐射遥感计算的误差进行分析,发现像元中实际云量的误差会给下行辐射的估算带来明显误差,所选试验区瞬时下行辐射相对误差最大为-173.52%,日总下行短波辐射相对误差最大为-20.20%。研究结果表明,在碎云较多的区域,利用高分辨率静止卫星数据可以显著提高下行短波辐射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53-155
本文首先介绍了油气管道埋深检测的一般方法,然后结合中贵管道(贵州段)干线外检测工程(河流穿越段)的项目对管道埋深检测过程中仪器的选择进行了介绍,而后重点介绍了探管仪RD8000的调试步骤,并进行了试测的误差分析;在检测工作结束后,选取了两处合适位置进行实际开挖,验证管道实际埋深与检测埋深的误差,结果符合要求;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作圆取公切线法",该法可更精确地判定管道倾斜段的真实埋深。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53-155
本文首先介绍了油气管道埋深检测的一般方法,然后结合中贵管道(贵州段)干线外检测工程(河流穿越段)的项目对管道埋深检测过程中仪器的选择进行了介绍,而后重点介绍了探管仪RD8000的调试步骤,并进行了试测的误差分析;在检测工作结束后,选取了两处合适位置进行实际开挖,验证管道实际埋深与检测埋深的误差,结果符合要求;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作圆取公切线法",该法可更精确地判定管道倾斜段的真实埋深。  相似文献   

19.
付丹  郭红仙  程晓辉  罗斌  饶枭宇 《岩土力学》2012,33(8):2247-2252
拉脱法可用于对预应力锚索的工作应力进行检测,它是通过对张拉荷载-锚索伸长量曲线中拐点的判断或对锚具与锚垫板脱开时刻的判断获得预应力锚索工作应力的一种微损检测方法。本文对拉脱法检测预应力锚索工作应力的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对其误差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岩土体和锚具回弹、工作锚夹片缩进以及千斤顶滑移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拉脱法的机制分析和检测精度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表明:可通过张拉荷载-位移曲线转折区段的上、下限平均值获得预应力锚索工作应力。当工作荷载为极限荷载的75%时,检测误差约为2%,满足工程检测要求。研究结果为拉脱法在锚索工作应力检测的工程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块样品体重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储量数字的精度.由于岩石孔隙度和取样位置等种种原因,小样体重往往不能代表整个矿床的矿石体重.如用大样来校正小样体重值,则因大样体重测定工作量多,误差在所难免,它的代表性仍然是有限的.我们在冀东铁矿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小样体重值后,发现可溶铁SFe品位x与小样体重值y的关系可用y对x的回归直线方程来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