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27届国际雷电防护论坛(ICLP)会议于2004年9月13~16日在法国阿维尼翁(Avignon)市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瑞士、瑞典、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的200名代表与会。提交大会交流的论185篇,中国有6篇。大会设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大会也安排了防雷产品和设备展览。  相似文献   

2.
该文回顾了环境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不同时期在轨运行的近百台 (套) 仪器中选择了12种作为代表,结合仪器功能性能技术指标和应用需求梳理分析了其历史发展脉络和主流业务发展趋势,并初步探讨了创新发展方向。5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早期探索20年, 美国第1代探索性仪器,开创了气象卫星对地观测的先河;初步应用20年, 基本形成初步应用格局,欧洲、中国等开始发展自己的环境气象卫星光学成像遥感仪器;稳定应用和进步发展10多年。新一代极轨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其典型特征是光谱波段20个以上,谱段带宽窄,光谱范围全面覆盖0.4~15 μm,辐射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为200~1000 m,其改进型仪器代表了未来极轨气象卫星主流业务发展趋势。静止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未来主流业务发展方向的典型特点是光谱波段15个以上,谱段带宽较窄,光谱范围全面覆盖0.4 ~15 μm,辐射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为500~2000 m,圆盘图成像速度可达到分钟级,区域扫描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3.
由澳大利亚气象学会与海洋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联合王办的热带气象国际会议于1988年7月4—8日在澳大利亚滨海城市布里斯班举行。除主办国学者外,还有英国、西德、法国、苏联、日本、印度、印尼、泰国、新西兰、加拿大、乌干达等国的代表参加,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学者与会。会议共收到论文200余篇。有176篇论文提要收入“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我国共有14名学者赴会,有8人次在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2-14日在美国夏威夷城举行.这次会议是由WMO和IAMAP(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共同主持的,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等16个国家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笔者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会议收到143篇学术论文,会上报告了72篇,分五个专题组报告: 1.自然降水物理学  相似文献   

5.
1 会议概况 WMO飞机气象数据中继(AM—DAR)专家组第12届会议暨基本系统委员会(CBS)飞机观测专家组(ET—AIR)第1届会议由法国气象局承办,于2009年11月16~19日在法国图卢兹召开。WMO秘书处和来自中国、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瑞典、塞内加尔等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加了会议。欧洲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EUROCON—TROL)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也派了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6.
CE318型太阳光度计,是法国CIMEL公司制造的一种高精度野外太阳和天空辐射测量仪器,主要用来测量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用于卫星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和气溶胶气候研究的大气气溶胶环境监测仪器,在遥感卫星传感器辐射定标中用于大气光学参数测量的重要仪器,同时还在沙尘暴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第22届国际山地气象会议于1992年9月7—11日在法国图卢兹(Toulouse)召开。该会自1950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轮流在意大利、奥地利、瑞士、法国、德国和南斯拉夫等6个阿尔卑斯山区国家举行,这可能是国际上山地气象学术会议中规模最大、有一定影响、且一直定期举行的例会。本届会议有欧、亚、非及北美洲共20多个国家的162名代表参加,共提交口头或墙报交流报告100多篇。我国有3名代表与会,提交了口头报告3篇,墙报交流报告2篇。会议分山区野外实验,地形诱生的风和气压场扰动的分析和模拟,山区强降水的测量、分布和预报,雪盖的估计、遥测、演变及雪崩的预报,山区天气预报,山区气候和气候变化以及山区农业和生物气象等7个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以下是与会者的一些印象。  相似文献   

8.
由瑞士气象研究所和美国气象学会合办的第21届国际山地气象学会议(1TAM-90),于1990年9月17-21日在瑞士恩格尔堡(En-gelberg)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比利时、保加利亚、中国、德国、法国、匈牙利、以色列、意大利、新西兰、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瑞士、美国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的200多人。我们3人及世界气象组织官员杜行远博士参加了这次会议。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G.O.P.Obasi)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共收到150多篇论文,代表了最近几年与会国家山地气象研究的情况,基本上  相似文献   

9.
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组织的“第二次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国际学术会议——作为第二十一届海洋流体动力学列日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8日至12日在比利时列日大学举行。会议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西德、苏联、日本、中国等十四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11~13日,世界气象组织基本系统委员会(CBS)“WMO信息系统全球通信系统中心和数据收集或产品中心专家组(ET-WISC)会议”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法国、巴西、ECMWF、EUMETSAT的代表和WMO官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光学遥感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传感器对地物进行特定电磁谱段的成像观测,是遥感科技中发展最早,也是目前对地观测和空间信息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手段.随着近年来光学成像、电子学与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空间、高光谱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光学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技术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前景.本文首先概述了光学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光学遥感图像的数据特点及光学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方法,阐述了光学遥感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讨论了未来光学遥感信息技术与应用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参加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局地强风暴天气研讨会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强对流天气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7~31日在美国乔治亚州的滨海城市萨凡纳(Savannah)举行。美国各大研究机构、大学院校和业务部门的局地强风暴专家,以及来自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参会人员达500多名。会议代表以美国专家为主,可以说代表了美国气象界甚至是全球局地强风暴研究领域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GMS卫星遥感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利用GMS卫星遥感湖面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根据在5个湖面附近与多波段光度计遥感结果的比较,对卫星遥感的方法和结果进行了检验,然后利用该方法遥感了中国大陆25个湖面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结果显示,利用卫星反演湖面光学厚度可以提供大陆上空气溶胶的信息,是研究大陆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概况 2005年2月28日至3月4日,第4届协调加强观测期计划实施方案研讨会(Fourth CEOP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Meeting)在日本东京大学山上会馆召开。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11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地理所、遥感所和青藏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中美中尺度气象会议于1990年9月19—21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召开。国家气象局、中科院大气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共12名代表与会。该研讨会按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协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在两国交替举行,它的首届会议于1988年9月5—7日在北京举行,美方以当时的 NCAR 主任 Anthes 为团长的12人代表团参加了首届会议,成员也是来自NCAR、NOAA 和一些大学。会议主要有两个任务:相互交流中尺度气象研究、应用、业务方面的最新成果;回  相似文献   

16.
杜行远 《大气科学》1978,2(1):89-90
1977年12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全国数值预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新华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编辑部,以及各省(区)气象局等四十多个单位的代表,共八十多人,提出学术报告七十多篇,会议自始至终是在揭批“四人帮”这个纲的指导之下进行的。代表们愤怒地控诉了“四人帮”破坏科技工作,其中包括数值预报工作的滔天罪行,大会交流了学术论文,并综合评述了会上进行学术交流的情况,肯定了成绩,同时也指出了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协办的第二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 ISCS)将于2005年7月18-29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届时将邀请来自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5-7名国际著名专家前来执教。讲习班主要面向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相关部委、高校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从事气候研究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此次办班的目的是:了解国际前沿及热点问  相似文献   

18.
美国第八次山地气象会议于1998年8月3~7日在亚利桑那州北部的Flagstaf举行。在我国山地气象"常称为高原气象"。约120名与会者主要来自美国,余者来自欧洲及中国等10多个国家,中国只去了我和一位台湾学者。会议共交流了论文119篇,其中口头...  相似文献   

19.
1995年7月20~22日,“国际环境与生物气象学术讨论会”(ISEB’95)在北京召开。此次盛会是受国际生物气象学会(ISB)委托,由我国国家科委等单位支持、我国农业部和卫生部具体承担组织的。与会专家学者130人,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大会由ISB秘书长N.N.Barthakur博士主持,该会副主席Peter R.Hoeppe博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教授、中国气象局原总工程师程纯枢先生及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农业部、卫生部、气象局的有关领导到会讲话并祝贺。  相似文献   

20.
熵理论已经在当今世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演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第五届”烟与交义科学研讨会”于1995年11月20日~22日在历史名城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学者、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和西安石油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国政教授,首先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对本次研讨会如期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在总结交流两年来在烟与交叉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