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名档案是人们从事地名工作最原始最直接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地名工作者赖以生存和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当前的地名档案,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文、表、图、卡、袋、册、盒、卷,文字的、声像的、图表的样样俱全,这是地名档案区别于其它文书档  相似文献   

2.
地名档案是人们从事地名工作最原始、最直接的真实记录,是地名工作赖以生存和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当前,地名档案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以文、表、图、卡、袋、册、盒、卷等形式存在,有的以文字、声像、图表的形式存在,这是地名档案区别于其他文书档案之处。20世纪90年代,原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地名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3.
地名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组成部分,按《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全国地名档案分类编码图表的原则,地名档案划分为五个大类。八个属类。即文书类、地名调查和成果类、编译出版类、科学研究类、国际会议及交往类。地名调查和成果类下析出八个属类,即综合材料类、行政区划和居民点名称类、行政单位名称类、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名称类、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名称类、人工建筑物名称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类、其它名称类。基层地名档案室则根据工作实际在大类设置上有所调整,作了适当增减,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声像载体的档案资料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地名档案的特点即是地名工作内在规律的反映,既含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也含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它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有共性的方面,又有相区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地名档案是按照归档制度集中保管起来的一种专业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查考利用价值。 一、地名档案的整理与管理 地名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形成的长期性、延续性、运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地名档案的管理方法既不同于文书档案,也不同于科技档案。因此,必须突出其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来进行管理。 地名工作的对象是地名,任何一个地名都  相似文献   

6.
地名档案是记载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文件材料。我馆除履行原地名档案资料馆业务职能外,还负责保管省民政厅机关的文书档案、财会档案、社团档案、志愿军档案、优抚档案、福彩等档案的日常管理。其中有许多内容是秘密的,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但档案综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咨询和利用,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才能体现出档案的价值。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提出了开放档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为民政的中心工作,特别是为全社会服务这一理念,这就必然涉及到档案的保密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档案提供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对档案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就几个问题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1996年 ,国务院决定用5年时间完成全国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任务。当此任务下达到湖南省龙山县后,为了尽快启动龙山的勘界工作,米斌同志一方面抓紧对业务的学习和勘界所需的国土、林业、水电、矿产等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在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勘界工作处于收尾阶段,绝大多数边界线都已划定,并且建立了档案,但也有涉及到河流、沙滩等一部分困难较大的地带,需要双方反复协商调处或上级裁定解决。这类情况的边线资料更需认真收集,保管好历史和现有资料,以备后用。 勘界资料集中形成在三个阶段: 第一是准备阶段。组织机构,落实经费和人员,购置勘界所需的基本器材、车辆等。对勘界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进行思想教育宣传,提高技术和业务水平,增强勘界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学习上级有关勘界文件和法规,提高思想,深刻认识勘界的重大意义。收集有关勘界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9.
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名工作的真实记录,是进行地名管理,推动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开展地名学研究的基础。地名档案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地名资料,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当前在地名档案管理中存在一些亟需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地名档案意识不强,思想未  相似文献   

10.
地名档案工作开展十几年来形成了一定规模。根据《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继国家、省(区、市)建立地名档案馆、库后,地、市和县、区两级也建立了地名档案室。目前,对地名档案室实施考核已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试就这项工作的有关问题谈谈认识。一、地名档案室考核工作的意义中国地名委员会和国家档案局在《关于加强各级地名档案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级地名领导机构要加强对地名档案工作的领导”。强化地名档案工作领导机制,展开高效率的业务指导,是做好地名档案工作尤其是基层地名档案工作的切实保证。地名档案…  相似文献   

11.
2002年8月19日-20日,山东省民政厅在胶南市兴办了地名档案管理干部培训班,全省各市、县(区)的100多名地名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班主旨是贯彻国家《地名档案管理办法》,学习地名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普及地名档案现代化管理基础知识,推动地名档案管理上水平,确保地名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促进地名档案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还要求各市、县(区)根据各地的地名档案管理现状找差距、定目标、上档次,  相似文献   

12.
姜延延 《中国地名》2010,(11):24-24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作为档案工作者,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做好文书处理工作,进而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者又紧密相关,不可分割。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把住文书处理和地名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为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地名工作真实记录。没有地名工作就没有地名档案,没有地名档案,地名工作就失去了信息储备,不能顺利开展,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十几年来,地名档案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其它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地名资料,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名照片是地名档案馆(室)藏  相似文献   

14.
联合管理建筑物名称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建筑物(指居民区、开发区、自然村、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等)名称的管理,一直是工作中的难点。以深圳特区内建筑物地名资料为例,在1984年地名普查成果资料中,共收录建筑物名称的241条,十M年后的地名补更成果资料中(1996年),共收录建筑物类名称约1220条,其中,经地名办审批的标准地名约570条。除去84年登记的241条,在这12年内,就产生了400多个非标准地名。其中名不符实的比比皆是,重名现象也屡有发生。使得城市地名标志出现了混乱现象,给广大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1996年下旬…  相似文献   

15.
一、地名档案的功能 (一)为国内行政区域界线的划定提供依据。在南海诸岛地名普查过程中,通过国家档案查阅了历史上我国政府为南海诸岛三次命名的档案和有关的图书资料,为南海诸岛的命名和南海诸岛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主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黄伟 《中国地名》2014,(6):35-36
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地名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自2005年民政部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战略举措以来,地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地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必须加快提升我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地名档案的作用,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做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海量资料”,  相似文献   

17.
段玉元 《中国地名》2009,(12):26-26,28
地名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把地名工作中形成的地名文件材料进行分类,组成保管单位以及地名档案的分类编目工作。过去,地名档案处于分散,混乱,不规范的状况,尤其是基层部门的地名档案资料不齐全、整理不科学、书写不规范,这直接影响地名档案材料的完整和为社会提供服务。本人对如何做好地名档案管理工作,有如下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元月,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主席、原区划地名司主管地名工作的王际桐副司长,转任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从那时起作为他的继任者,我由分管勘界工作而转入兼管地名工作。 应该说,兼管地名工作,我是轻松上阵的。这种轻松源于最初的  相似文献   

19.
十五年来,锦州市地名办在搞好地名普查、建立地名档案、编纂地名资料的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地名,共设置永久性的城市街路标牌5587块、村屯标志1万多块。1989年锦州、锦西分市后,我们理顺了城镇门牌管理体制,设置安装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住宅门牌267613块,在城市街路设置了路标广告牌420块。做到了村委会以上自然屯全部建有石质村屯标志(极少量偏僻自然屯为水泥标志),城镇街路延仲到哪里街路标牌就规划设置到哪里,城镇改造,建设与门牌同步规划,同时竣工交付使用。基本满足了乡居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名》2011,(9):F0004-F0004
在民政部的统一部署下,吉林省的区划地名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针,以区划工作为牵动,以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地名设标和平安和谐边界创建活动,确立了地名设标和界线管理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吉林模式,为勘界和地名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