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张树民  钟林生  王灵恩 《地理研究》2012,31(11):2094-2103
基于旅游系统理论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能更全面的识别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在概述旅游系统理论、乡村旅游系统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类型与特点,即需求拉动型模式、供给推动型模式、中介影响型模式、支持作用型模式以及混合驱动型模式,并且选取北京昌平康陵村、山西皇城村、安徽黟县西递村、西藏林芝扎西岗村等典型案例,对乡村旅游系统及驱动机制、利益主体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旅游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但从当前理论与实践综合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理论界对乡村旅游的范围界定模糊,而且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存在明显的初级化行为,由此影响着乡村旅游更高层次的发展。文章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需求的高级化趋势,并重点论述了乡村旅游高级化产品设计的5个导向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泉州闽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在我国遍地开花.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闽南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闽南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本文阐述了闽南文化的五个基本元素.分析了闽南文化和乡村旅游互动的动力和机理,以期在挖掘闽南文化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弘扬闽南文化.构建文化与旅游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提出打造闽南文化旅游知名品牌、拓展客源市场,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等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   总被引:78,自引:1,他引:77  
文章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分析了乡村的丰富内涵,乡村是乡标兵 种整体氛围,主要表现为乡材景观意象和乡材文化象。同时,在分析乡材旅游涵义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乡村与乡村旅游的联系,最后对我国诉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乡村文化景观二元属性的保护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4):85-88,102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同时,也使两者矛盾空前地尖锐化。为解决两者矛盾,从地格理论出发,探索适合我国乡村旅游促进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模式体系。基于乡村文化景观具有的二元属性———乡村性和遗产性,提出了3种以乡村旅游促进文化景观保护发展的模式。研究认为:生态博物馆、乡村大舞台和景观嘉年华模式不仅有利于乡村社区和本土文化的结合,而且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文化景观保护。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力量。随着疫情后客源市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对供给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快速开发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供需错配问题,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将江苏省昆山市作为案例地,以游客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IPA分析法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探查乡村旅游地供需错配现象,着重从供给侧明确了昆山乡村旅游供需错配的主要表现及治理方向。文章将旅游地供需匹配治理逻辑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融合,构建了基于乡村振兴的乡村旅游供需匹配治理逻辑框架,并据此提出了昆山乡村旅游的治理思路。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新越  朱文亮 《地理科学》2019,39(1):147-155
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乡村旅游竞争力主要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比较排序,并进行障碍度分析,发现:山东省17地市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烟台市乡村旅游竞争力最高,东营、菏泽、德州、聊城的竞争力较低;各地市竞争力水平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半岛沿海地区乡村旅游竞争力较高,鲁西及鲁北地区竞争力较低;乡村旅游接待与服务能力是制约大部分地市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第一障碍因素,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及客源市场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各地市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提高。各地市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推动乡村旅游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及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基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法,以南京市为例,从城市居民感知视角考察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从旅游偏好、旅游频率和空间分布等方面探讨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知晓度、居民对各乡村旅游点开发水平的感知与其空间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印象与旅游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思路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个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但是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市场广阔。论文探讨乡村与旅游的关系,指出重庆乡村的出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发展。概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基本发展情况;结合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并对其进行分类;根据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重庆市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最后总结重庆乡村旅游的空间发展思路,即主城都市圈、渝西都市环、渝东北翼、渝东南翼的“一圈一环两翼”构想。  相似文献   

10.
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乡村以其旖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新鲜的蔬菜瓜果和原滋原味的乡村生活而受到都市居民的亲睐。乡村旅游以乡村性为最大的卖点而蓬勃发展。国外乡村旅游历史悠久而成熟,为该项旅游在中国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成功的典范和经验。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两种主要的开发模式:休闲观光型和务农参与型及其代表性国家。  相似文献   

11.
休闲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差异与内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旅游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政府和业界都对休闲旅游的发展高度重视,国内学术界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有关休闲旅游的内涵仍缺乏统一的认识,这不利于人们对休闲旅游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该文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阐释了休闲旅游与休闲、旅游、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旅游发展的情境和特点,尝试性地对休闲旅游的内涵进行了解析,以期能够为休闲旅游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县域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法对1995-2010年我国县域旅游研究重要文献进行系统评述,初步构建了我国县域旅游理论体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规划、开发、资源、市场、形象、产品和方法研究8个领域21个视角,研究方法以现象描述和数理统计方法为主,但仍存在着理论研究视角、实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选择较单一等问题;今后应分别从发展、规划、开发、要素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28个重要方向拓宽和延伸我国县域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沙漠旅游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沙漠旅游备受青睐,中国关于沙漠旅游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增多。在时间维度上可划分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初步探索阶段、综合深化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沙漠旅游的概念、沙漠旅游资源的特点、沙漠旅游资源的开发,从沙漠旅游适宜性、沙漠旅游市场、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空间地域研究以单个景区为主。未来沙漠旅游应与生态旅游、沙产业相结合,加强区域合作,重视市场研究,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同时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加强案例研究,并充分发挥GIS、RS等计算机技术在沙漠旅游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旅游系统预警机制与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大量发生的旅游热点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旅游质量下降的情况。试从旅游客流的角度加以研究。文章通过对客流影响因素的分析,试图将景区与通道的容量加以结合,构建一个系统,对旅游预警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预警的过程进行了划定,即通过对旅游客流的正确分析与预测,得出旅游预警信号,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旅游客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控制,以达到提升旅游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   总被引:128,自引:6,他引:122  
牛亚菲 《地理研究》1999,18(2):179-184
阐述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定义、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以及实施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战略的途径。论述评价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标准以及国际上生态旅游实施现状。分析实施生态旅游战略所面临的难题。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战略的必要性、目标和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官海滩旅游规划的客源市场分析与容量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通过对辽宁省大连市李官海滩的客源市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引力模型,还考虑到影响李官海滩旅游市场开发的的因素,运用比例缩小法和类比法分析李官海滩旅游规划的客源市场结构,并根据李官现有的旅游环境和设施接待能力,综合分析李官海滩旅游开发的客源容量。对比分析李官客源地的居民生活水平,以距离衰减规律为依据,预测出客源市场规模,并将客源市场进行分级分类。  相似文献   

17.
文章概述了商丘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古迹独特、种类齐全、知名度较高四大特点,并从游览价值、交通条件、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等方面对商丘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全面分析了商丘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存在的认识不足、保护开发不够和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认为商丘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是:短途旅游中心或地域性旅游中心。提出以“豫04”省道为轴线,以永城芒砀山旅游区、睢阳古城旅游区和睢县北湖旅游区为重点,合理规划,加快开发,重视旅游形象策划和旅游产品包装,加强旅游环境的整治和旅游宣传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外沙漠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学者对沙漠旅游研究较早,研究区域遍及中东、北非、澳洲、北美等地区,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都值得认真总结和梳理。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沙漠旅游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沙漠旅游地的演化模式及客流特征、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核心问题。研究方法上看,国外沙漠旅游研究通常综合使用典型案例解析、数据定量建模、区域对比讨论等研究方法,来揭示沙漠旅游发展的规律性特征。研究视角也比较广泛,利用社会学理论来组织问卷和访谈,使用经济学原理来阐释旅游产品供求,使用地貌学和考古学来分析资源价值,使用气候学规律来分析客流变化,使用人类学和民族学来分析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这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沙漠旅游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事件旅游:都市旅游竞争的制高点--以京沪穗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都市旅游竞争日趋激烈,以事件为吸引物的旅游已成为都市旅游卖点中的一个重要组分.文章就事件旅游如何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以北京、上海、广州申办国际性盛会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大型事件活动对打造都市旅游竞争高地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发展事件旅游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试论旅游与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旅游活动将旅游与养生完美结合,形成了新的旅游产品——养生旅游,这不仅丰富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迎合了旅游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我国的养生旅游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速度很快且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该文通过论述旅游与养生的关系,分析我国养生旅游行为特征和养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养生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