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庆龙  潘响亮  周斌 《中国沙漠》2012,32(5):1379-1383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80 ℃处理下沙漠边缘土壤腐殖酸荧光性质及其与Cu(Ⅱ) 络合行为的变化。热处理导致类富里酸的发射波长发生蓝移,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的荧光强度降低,它们与Cu(Ⅱ)络合的条件稳定常数(lg Ka)降低,结合常数(lg Kb)增加,腐殖酸中参与Cu(Ⅱ) 络合的荧光基团和位点数增多。研究表明,干旱区高温环境会导致腐殖酸结构及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Cu(Ⅱ) 在土壤中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符小洪  林岭  张木生 《热带地理》2007,27(2):160-164
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运用综合分析模型定量地评估了区内51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参照城市职能分类方法和发展态势,将其分为强劲增长型、分化增长I型、分化增长Ⅱ型、次增长型、弱增长型等5类城市。结合地域邻近性与远景发展趋势相关性及行政治理等因素划分了13个城市集群区,并从5个方面重点探讨城市集群化的策略。同时,指出了集群化战略的意义与政府在城市集群化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汶川县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区域发展的综合地域划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 2 0个指标 ,应用模糊聚类算法对汶川县的综合地域划分研究表明 ,汶川县可以划分为 4个综合地域类型 :发展主导型 (Ⅰ ) ,占县域面积的4 3% ;特色开发型 (Ⅱ ) ,占县域面积的 2 3 5 % ;发展支持型 (Ⅲ ) ,占县域面积的 6 5 % ;生态保育和限制性开发型 (Ⅳ ) ,占县域面积的 6 5 7%。县域水平上协调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发展关系的空间策略是东西分治 ,东部 (Ⅰ、Ⅱ、Ⅲ )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 ,西部 (Ⅳ )以生态保育为主。在区域发展的产业选择上应重视产业的生态化 ,突出地域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倍受人们关注的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见本刊今年第10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政治、历史等学斜相比,虽然地理所占的比分并不高,但在整张试卷中。地理图表处于令人瞩目的地位。全卷共七幅图,皆是地理图表,特别是第Ⅱ卷非选题部分,六个题目中四题含有地理图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着重考查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读图能力:  相似文献   

5.
认识植物生理特征对极端干旱的响应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叶绿素荧光连续监测,研究了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对去除降雨的响应,旨在探讨干旱环境下PSⅡ的光保护机制。结果表明:油蒿叶片ΦPSⅡ和NPQ受光合有效辐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与对照相比,去除降雨条件下ΦPSⅡ降低、NPQ升高。去除降雨降低了ΦPSⅡ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提高了NPQ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去除降雨条件下F_v/F_m的降低是由于PSⅡ反应中心的可逆性失活。这些结果表明极端干旱影响油蒿PSⅡ光化学效率;油蒿通过增加非辐射热耗散来抵抗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6.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cum)是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种,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种群数量和规模已非常有限。为了揭示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发展的空间规律,运用大小结构分析法将半日花种群分为3个龄级(Ⅰ级,d≤3cm;Ⅱ级,3cmd≤9cm;Ⅲ级,d9cm,d为植株体积(高度×冠幅)的立方根),并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中的O-ring统计方法研究了分布于西鄂尔多斯砾石质和石质生境的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空间格局及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半日花个体主要集中在龄级Ⅱ,龄级Ⅰ和龄级Ⅲ的个体都较少,种群的更新受到限制;(2)半日花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受生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且对空间尺度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砾石质生境中的半日花种群及其各龄级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逐渐趋向于均匀分布,不同龄级间主要表现为(或接近于)负关联;石质生境中半日花种群及其各龄级在中小尺度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加表现为随机分布,龄级Ⅲ与Ⅱ和龄级Ⅱ与Ⅰ之间的空间正关联或不关联关系更明显。这种差别与两种生境下的环境条件和群落结构有关;(3)半日花幼龄个体(龄级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成年个体(龄级Ⅱ与Ⅲ)的竞争压力。研究结果对半日花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四川紫色土地区鹤鸣观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四川省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为研究区,构建了适合紫色土地区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该模型以20m×20m栅格为空间步长,以10min为时间步长,定量分析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水土流失程度,模拟了各时段每个栅格次降雨侵蚀产沙过程,计算了每个栅格次降雨径流量、侵蚀量与沉积量,并且运用递归算法计算出整个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量,模型能够评价流域下垫面各因子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进行了模型的检验,模拟过程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城市住房空间是城市发展历史轨迹的物质体现。广州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其住房空间结构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街道为基本单位,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将广州市建成区的住房空间结构划分为四大类:Ⅰ解放前建成的旧房区;Ⅱ改革开放前建成的机关公房(Ⅱa)和原工业企业公房集中区(Ⅱb);Ⅲ上世纪年代开始发展的设施相对简陋的住房分布区;Ⅳ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的商品房(Ⅳa)和自建房(Ⅳb)集中区。并从城市发展历程、城市规划、旧城改造、住房制度、房地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住房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进一步推导了中国大城市的住房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静态水培养实验探讨了凤眼莲对水中重金属离子铅、锌、铬的短期去除能力.实验表明:凤眼莲对这3种重金属的耐受能力和去除能力都是Pb(Ⅱ)〉Cr(Ⅲ)〉Zn(Ⅱ);pH值、凤眼莲生物量以及重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净化效果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凤眼莲对含铅水溶液有很好的净化效果,经过4天的培养,300g凤眼莲对4 L浓度为5—30mg/L的铅离子溶液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9%.因此,凤眼莲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谢鹏理  安雪凤 《地理教学》2021,(2):60-63,2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增加了学业质量评价相关内容,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统一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的要求,增强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业质量评价的一致性。本文利用Achieve一致性分析工具,以2020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为例,从内容向心性、表现向心性、平衡、范围、挑战的来源和层次等指标方面研究高考地理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相关问题,提出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增强UV-B辐射下NO对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豌豆(Pisum sativum)幼苗茎为材料,研究增强UV-B辐射下一氧化氮(NO)对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使单位长度内细胞壁多糖总量增加;使细胞壁多糖结构组分果胶、半纤维素Ⅰ、半纤维素Ⅱ和纤维素的含量增加;NO供体处理对半纤维素Ⅰ、半纤维素Ⅱ和纤维素的影响与UV-B辐射相似,使它们含量增加;增强UV-B辐射条件下,氮合酶(NOS)抑制剂和NO清除剂处理使半纤维素Ⅰ、半纤维素Ⅱ和纤维素的含量降低,抵消了增强UV-B辐射对他们的影响。说明UV-B辐射可能通过NO信号上调了半纤维素Ⅰ、半纤维素Ⅱ和纤维素含量,增加了他们在细胞壁多糖中的比例,因而改变细胞壁的化学特性以及影响了细胞壁的机械延展性。无论对照条件下用NO供体处理,还是UV-B辐射条件下用NOS抑制剂、NO清除剂处理,对果胶含量影响不大,表明NO信号可能与UV-B辐射诱导果胶含量增加无关。  相似文献   

12.
陈鹏  王勇  张青  李悦 《干旱区地理》2020,43(2):434-439
风云三号D星(FY-3D)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Ⅱ(MERSI-Ⅱ)是其携带的核心传感器之一,MERSI-Ⅱ实现了云、气溶胶、水汽、陆地表面特性、海洋水色等大气、陆地、海洋参量的高精度定量反演。选取2018年7、8月无云时相的FY-3D/MERSI-Ⅱ数据对天山中段终年积雪进行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的计算。结合高分辨率Landsat-8影像,利用混淆矩阵对FY-3D/MERSI-Ⅱ数据计算结果与同期MODIS日积雪产品数据MOD10A1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Y-3D/MERSI-Ⅱ图像平均总体精度为0.855,MOD10A1图像平均总体精度为0.820,FY-3D/MERSI-Ⅱ积雪覆盖提取平均总体精度比MOD10A1积雪覆盖提取平均总体精度高0.035。FY-3D/MERSI-Ⅱ的Kappa系数平均值为0.659,MOD10A1的Kappa系数平均值为0.558,FY-3D/MERSI-Ⅱ的Kappa系数平均值大于MOD10A1的Kappa系数平均值。故FY-3D/MERSI-Ⅱ数据提取积雪覆盖面积精度更高,更接近高分辨率Landsat-8影像目视解译结果。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是中国北方常见的针叶乔木,也是沙区人工造林的重要树种。近年来,樟子松在部分地区出现衰退现象,引起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确定樟子松在中国北方引种的适宜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樟子松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气候相似理论,以呼伦贝尔沙地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为固定样本区,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气候因子熵权,并计算加权气候相似距,再综合考虑加权气候相似距和土地资源环境因子,划分引种区类型。结果表明:(1)温度是影响樟子松引种的主导气候因子,其次是湿度、光照与海拔,风速对樟子松引种的影响相对较小;(2)将樟子松引种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4个类型区,引种类型区与中国气候区区划存在显著一致性(Kappa=0.7494);(3)樟子松引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寒温带湿润大区(ⅠA)、中温带湿润大区(ⅡA)和中温带亚湿润大区(ⅡB),较适宜区主要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地区(ⅡC)和部分中温带湿润大区(ⅡA),较不适宜区主要位于暖温带亚湿润大区(ⅢB)、暖温带干旱大区(ⅢC)和高原地区,不适宜区主要处于中温带干旱大区(ⅡD)、中温带极干旱大区(ⅡE)暖温带极干旱大区(ⅢD)和北亚热带湿润大区(ⅣA)。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稻和银杏混合区的TM影像,分别引入NDⅡ及NDⅥ提取研究区水稻信息,通过总量精度和位置精度的对比,发现NDⅡ提取结果均优于NDⅥ。对研究区水稻和银杏样点的NDⅥ值和NDⅡ值进行对比,发现其NDⅥ值相近,而NDⅡ值相差较大。这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利用NDⅡ提取水稻结果优于NDⅥ。  相似文献   

15.
积雪资源深刻影响着滑雪旅游的发展与布局,刻画中国积雪资源时空特征,识别旅游开发关键区,对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热点分析、重要-感知实绩分析(IPA)等方法刻画中国1979—2020年积雪资源时空演变特征,构建资源稳定性-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识别中国滑雪旅游开发关键区。结果表明:(1)中国积雪资源过去40年变化可划为3个阶段,1980—1995年(Ⅰ)积雪资源下降,1995—2010年(Ⅱ)增加,2010—2020年(Ⅲ)下降。在空间上,变化面积呈现Ⅰ-Ⅱ(33.2%)>Ⅱ-Ⅲ(31.1%)>Ⅰ-Ⅲ(29.3%)的特征;(2)中国积雪资源在月尺度上,1—3月(Ⅰ)积雪资源基本维持稳定,3—10月(Ⅱ)显著下降,10—12月(Ⅲ)恢复。在空间上,变化面积呈Ⅰ-Ⅲ(30.3%)>Ⅱ-Ⅲ(28.3%)>Ⅰ-Ⅱ(26.8%)的变化规律;(3)中国境内滑雪旅游开发极关键区面积占比为4.90%、关键区为11.69%、一般区为31.57%、不关键区为25.73%、极不关键区为26.11%,总体来看中国境内85%的区域不...  相似文献   

16.
应用KINEROS2模型对土质道路侵蚀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质道路在三峡库区分布广泛,是库区泥沙重要来源地之一。在考虑道路的水沙效应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相关研究将三峡库区土质道路分为3级,Ⅰ级车流量大,主要为集镇之间的道路;Ⅱ级是Ⅰ级与大型村落间的道路;Ⅲ级多见于Ⅰ或Ⅱ级至农户的道路。为了有效评估其侵蚀风险、预测径流和侵蚀速率,以3级土质道路的人工降雨资料为基础,应用KINEROS2模型对土质道路的侵蚀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径流量误差在3.6%~14.7%,侵蚀量的误差在4.5%~31.8%,对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Ⅲ级道路模拟效果要好于Ⅰ级或Ⅱ级道路。土壤流失过程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初期明显低于实测值,而后期则高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REOF-EEMD的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区域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地区是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特殊地区,探究其气候变化区域分异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中选用REOF方法开展研究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的空间分区,借助EEMD与BG分割算法等方法细致辨析了不同气候分区的气候演变特征。结果显示:① 西南地区年均温和年均降水变化均可划分为3个亚区,各自的空间界限高度相似,但降水Ⅱ、Ⅲ区的界限更偏南。②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气温亚区的年均温显著升高,川渝气温变化与全球变暖同步,黔西、黔中、滇北散布若干点状冷区。各降水亚区的时空差异明显,相较Ⅲ区,Ⅰ、Ⅱ区年均降水的波动性及年代际变化的差异更显著。③ ENSO事件对研究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深远,不同气温、降水亚区对其的响应不尽相同。④ 不同气温亚区年均温序列突变点的收敛性较强,大致发生在1997年前后。不同降水亚区年均降水序列突变点的收敛性较弱。⑤ 各气温亚区年均温增加的持续性较强,Ⅱ、Ⅲ区尤甚。降水Ⅰ、Ⅱ区降水变化趋势不甚明显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Ⅰ区的可能呈减速趋缓的减湿趋势,Ⅱ区的可能出现弱度减湿趋势,Ⅲ区降水趋于弱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相关。血浆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立卧位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立位肾素水平的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卧位血管紧张素Ⅱ、总胆固醇、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高密度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独立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低丘红壤区不同降雨类型对浅层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在江西省余江县选择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7口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因素除了与降雨量、蒸发量、地表径流以及降雨过程中入渗土壤的雨水量外,还与降雨历时、降雨前期土壤的湿度等因素有关;据监测2 a的地下水位、降雨量等动态变化,从中选出三种降雨类型(Ⅰ降雨强度小且历时长,Ⅱ降雨强度大且历时短,Ⅲ干旱无雨时突然一场中雨),其中一场中雨就可以使Ⅰ的井水位剧烈变化,一场大雨可以使Ⅱ中的井水位明显抬升,偶尔一场大雨仅能湿润Ⅲ的土壤,对地下水位没有太多的影响;在浅层地下水位与降雨量、地表径流及进入土壤的雨水(RO)的相关性分析中,以降雨类型Ⅱ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降雨量与地表径流和RO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土壤周年盈水期且连续降雨时期,可对浅层地下水进行存储,以备在干旱少雨且作物需水时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在泸定地区的地质背景条件(构造背景、地球物理场特征、深部构造特征)、新构造运动(新构造特征、主要断层活动性)、近场区区域断裂及其活动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用地质分析法(定性)、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定量)对近场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判定泸定水电站近场区位处较不稳定区(Ⅲ)-较稳定区(Ⅱ类稳定区)的过渡区(Ⅱ-Ⅲ类区);泸定水电站近场区主要是抗震问题,基本不存在抗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