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MICAPS系统的气象图形Web显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MICAPS系统后台运行程序,通过修改相关参数和编写程序,将天气实况、城市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等气象数据,在Web服务器上实时自动生成预报员熟悉的MICAPS图形,并在叠加底图后保存为标准图像文件.再通过Web语言设计,实现在Web网络上提供实时的、全面的、专业的气象图形,从而提高了气象网站的专业性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1引言 中尺度加密自动站观测的温度、降水等基本气象要素,资料传输间隔小,实时性较高,同时中尺度加密自动站分布广、数据密度大、调取资料比较方便,是台站观测的有益补充。可以为预报员提供能分析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研制成功的辽宁省自动站资料显示及降水统计系统将自动站的各种气象要素在MICAPS系统中以图像方式显示出来的同时 ,可提供单站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显示、降水量累计查询显示以及 72h内自动站资料以不同方式保存的功能。系统为预报员使用自动站资料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自动站资料显示及降水统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阁  王恕  赵越 《辽宁气象》2005,(1):29-30
研制成功的辽宁省自动站资料显示及降水统计系统将自动站的各种气象要素在MICAPS系统中以图像方式显示出来的同时。可提供单站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显示、降水量累计查询显示以及72h内自动站资料以不同方式保存的功能。系统为预报员使用自动站资料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5.
利用青海省自动站实时资料,挑选出人工影响天气中需要运用的气象要素(风向、风速、降水量、云量、云状等),经过资料处理程序对自动站原始报文的加密格式进行翻译整理,保存为本地文件数据格式。为了运用自动站实时资料直观的显示天气实况,本系统开发了图形显示系统,将每小时一次的自动站资料直观的显示在青海省地图上,为人工增雨指挥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气象要素的作业区域依据,对人工增雨指挥决策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航线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分析及质控算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对于气象预警、决策服务、预报验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自动站实时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开展实时资料质量控制工作十分必要。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中国家级自动气象站2013年的数据质量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基于自动站历史数据研究了特殊天气事件发生时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要素之间的内部一致性,提出了高湿事件和单站天气突变事件的判断条件以改进自动站质量控制算法,最后给出了新算法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质控算法有效地降低了数据误判率,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MICAPS常规数据,陕西现代气象一体化智能网格预报平台预报检验数据,以及陕西天气业务实时评估平台预报评分数据,选取2017年1—6月省级预报员综合主观预报结果与智能网格平台的多模式集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2017年8月11—14日在西安周边发生的一次分散性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作为个案分析,研究在智能预报发展前景下,预报员在预报业务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预报体系中预报员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但是,预报员的职能将根据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推进实现角色的转变,常规精细化预报产品将越来越不需要预报员的人工干预,预报员需要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订正,制作针对性服务产品,深入研究灾害性天气的机理,总结预报经验,改进数值预报模型的算法,为提高人工智能的效果提出建议和方法;对预报员的评价体系应该从预报准确率评分转变为灾害性天气订正技巧评分,以订正技巧来衡量一个预报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3次气旋过程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8年8月3次气旋过程中风廓线雷达测得的风数据,结合区域自动站数据和天气学理论,对气旋和高空槽天气系统的移动情况、气象要素变化和对短期或临近预报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可以根据风廓线图中风的演变情况,辅以区域自动站、天气图等资料,对气旋和高空槽天气系统所带来的降水、大风等天气发展趋势提供可靠的指示作用。从而为气旋、高空槽短时临近预报的精细化提供实况和理论上的支持,进而达到提高短时临近预报、特别是对危险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双流机场夏季雾成因的动力学分析及计算,寻找其成雾原因及有关气象要素特征,为准确预报夏季雾的出现及消散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便预报员为航班及时起飞及降落提供更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CAPS常规数据,陕西现代气象一体化智能网格预报平台预报检验数据,以及陕西天气业务实时评估平台预报评分数据,选取2017年1—6月省级预报员综合主观预报结果与智能网格平台的多模式集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2017年8月11—14日在西安周边发生的一次分散性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作为个案分析,研究在智能预报发展前景下,预报员在预报业务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预报体系中预报员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但是,预报员的职能将根据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推进实现角色的转变,常规精细化预报产品将越来越不需要预报员的人工干预,预报员需要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订正,制作针对性服务产品,深入研究灾害性天气的机理,总结预报经验,改进数值预报模型的算法,为提高人工智能的效果提出建议和方法;对预报员的评价体系应该从预报准确率评分转变为灾害性天气订正技巧评分,以订正技巧来衡量一个预报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原山地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与雷达资料障碍问题,利用SWAN系统的本地化建立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报系统非常困难。本项研究以西藏高原地区为例,基于MICAPS和SWAN系统平台的特征,考虑目前气象台站预报员对计算机分析预报系统的使用习惯,利用现有卫星遥感资料、自动站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等观测资料,以及已研制的有关西藏地区天气学模型、动力统计诊断指标和经验预报模型等,设计构建了西藏地区短临天气预警预报系统,通过VB语言环境实现了能集成MICAPS和SWAN系统的信息分析功能、适合西藏地区短临天气预警预报的实用系统。本项研究的系统集成思路将为不同区域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的本地化和区域化提供有益的探索思路和实现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海雾预报业务及科研需求,收集整理了中国近海最近10年海雾个例数据,开发了海雾个例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级预报员和科研人员对海雾个例相关数据的实时调阅和打包下载。系统提供不同检索条件的多功能查询和海雾个例的实时查阅以及历史数据、卫星监测产品等资料的下载功能。为预报员更有效地开展实时预报提供了便捷参考,也为科研人员从事海雾研究提供了详细和全面的观测数据和分析产品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有利人工增雨天气过程预测系统.预测系统采用VB 6.0设计编程,模拟预报员的天气分析思路,自动判定天气过程,显示资料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1 备份目的 通过9210工程下传的气象信息资料,为预报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产品.对于这些信息,单收站一般在2~3天后自动删除,而这些气象资料对预报员进行个例分析、预报方法研制和MICAPS二次开发都非常有用.为了积累气象档案资料,研制开发了常用气象卫星实时资料备份软件.  相似文献   

15.
对流机场夏季大雾成因的动力学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光 《四川气象》2001,21(3):15-17
本文通过对双流机场夏季雾成因的动力学分析及计算,寻找其成雾原因及有关气象要素特征,为准确预报夏季雾的出现与消散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便预报员为航班及时起飞及降落提供更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通用标准的数据采集器和气象要素传感器集成实时气象要素自动采集系统,并利用VB中提供的Mscomm串口通信控件进行编程,实现气象要素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及"12121"声讯系统中实时气象要素的自动语音播报.本文仅是对我们在利用VB编程实现气象要素的自动采集与语音播放的一种实现方法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时监测香港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图和广东省中尺度气象自动站资料,搜索出可能与南海区出现暴雨或强对流天气相关的实况信息,并把危险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到预报员的移动电话,实现危险天气预警监测。该系统自运行以来,有效地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提供了预警信息,大大提高了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在对流性天气的短期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正在发展和试运行的对流天气中尺度过程分析规范和支撑技术,旨在为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分析和预报提供技术方法,其客观技术支撑为中国气象局强对流短临预报系统SWAN、强对流天气综合监测技术和自动站资料快速客观分析技术等。文章以2011年4月17日强对流过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快速识别和掌握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龙卷等)实况,分析当前对流系统类型及其结构特征,判断未来影响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中尺度环境条件,并综合考虑客观自动外推算法产品,最终指导预报员对未来0~6 h内的强对流天气影响区域进行短临预报预警。业务试验表明,对流天气中尺度过程分析技术可为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业务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8年8月1—24日国家体育场、顺义水上中心等5个奥运场馆自动站的5种地面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3小时累积降水量)的观测资料,对SVM和HPFF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在客观方法基础上制作的3天逐3小时预报产品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两种客观方法相比较,HPFF方法对于预报连续变化的气象要素(如气温、相对湿度)的精细预报比SVM方法更有优势,预报技巧要高;而对不连续变化的变量(如:风向)的预报技巧低于SVM方法。总体说来,HPFF方法比SVM方法的精细要素预报技巧高一些。(2)预报员对于5种气象要素的预报技巧略高于客观方法。体现了预报员对客观方法的修正能力。(3)0~12小时预报时效内,预报员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1.2℃,气温|F-O|≤1℃的预报准确率在57%上下;相对湿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7%,相对湿度|F-O|≤10%的预报准确率约为74%;风向预报准确率约为30%;风速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1m.s-1左右,预报准确率在92%左右。(4)12~63小时预报时效内,预报员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1.7℃,气温|F-O|≤1℃的预报准确率在36%上下;相对湿度预报平均绝对误...  相似文献   

20.
利用ZQZ-C II型自动站提供的分钟资料,开发实时监控处理程序,将常用8项气象要素入库保存的同时,对大风暴雨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立即启动报警程序,自动提醒值班员注意.在2003~2004年的业务运行中,多次帮助值班员正确记录和编发大风暴雨重要报,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