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刚刚过去的6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节能低碳,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今年6月17日被确定为首个全国低碳日。今年宣传周和低碳日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相关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4个部门联合主办。本刊记者围绕"全国低碳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5,(7)
<正>2013年6月17日为首个"全国低碳日",启动了"低碳中国行"活动。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2010年1月,在"低碳中国论坛"年会上,有关学者首次提出了建设"全国低碳日"的倡议。2011年,国家信访局接到有关学者关于设立"全国低碳日"或"全国低碳周"的建议函。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国务院法制办和发展改  相似文献   

3.
袁立明 《地球》2014,(6):76-7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我国第2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第二个全国低碳日分别将于6月8日~14日、6月10日举行。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8,(6)
正每年的6月13日是全国低碳日。2018年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为"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更环保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  相似文献   

5.
袁立明 《地球》2011,(11):94-94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地大物博”一直是国人的自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是四分之一,森林资源是九分之一……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面临的资源现状十分严酷。  相似文献   

6.
宗纹  钟帆 《地球》2010,(3):16-19
2010年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中国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确定“低碳生活“主题,旨在借助地球日活动平台.提高公众对资源国情的认识.普及有关科学技术知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地球目的意义在于坚信环境是一个全球性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25日,在波恩气候变化大会落幕后的第二个周末,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碳博会")倒计时150天主题活动——"2017全国低碳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共同回顾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组委会在第一阶段的组织成果。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工程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中央国家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的相关领导、专家、低碳先锋100推选技术企业、金融单位、媒体等20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5,(8)
<正>我国政府6月30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阐明了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与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不仅将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促进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的建立,也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国情出发,我国尤其需要低碳发展。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表明:我国空气的PM2.5构成中,源于  相似文献   

9.
如何系统有效地削减城市地区的碳排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1世纪控温目标行动的成败.本研究以国内外12个城市为典型案例,定量分析了城市碳代谢的重要过程,并评估了碳通量、碳输入和碳排放在部门分布特征、人均水平和强度水平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流量指标和结构指标组成的城市碳代谢系统评估体系,用于系统地分析国内外案例城市在代谢的同化端、异化端或同化-异化混合端的低碳表现差异.结果表明,在制造和服务业上,国内案例城市比欧美城市的碳通量和碳输入平均高出7~12%,但在生活消费上却比后者低6~9%.同作为大型城市,北京、天津、南京和广州虽然人均碳通量和人均碳输入均较低(排名靠后),但相应的碳强度却是巴黎和洛杉矶等欧美发达城市的3倍左右(排在前列).从影响因素来看,城市人均碳通量与人均能源消费显著相关,而与人均建筑面积或人均住房面积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碳通量、碳输入量和碳排放量三者可为衡量城市气候影响时提供不同侧面的信息,而流量指标和结构指标下评估国内外城市低碳表现排名的差异也较大.各类碳代谢系统评估指标在应用于城市碳管理时应加以区分、结合判断,使之更为准确地体现城市的脱碳现状和减排潜力,为实现经济社会的碳中和发展目标提供系统性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6,(11)
正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这是第一个由中国发起设立的国际日,也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今年世界城市日"共建城市、共享发展"的主题集中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化进程、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愿景和理念。共建为了共享,共享需要共建。推进城市的共建共享,必须牢牢把握共建与共享的辩证法,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健全完善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人人参与城市建设的权利,提供人人尽力的机会,让人人享有发展成果。实现城市的共建,必须大力弘扬多元化、合作性的城市建设理念。积极发挥政府、公民、企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的通知》,明确今年地球日活动周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活动周从4月22日开始,至4月28日结束。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作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2,(6):F0002-F000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今年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各地各单位要把全国"土地日"作为向全社会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保护耕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平台,认真组织开展第2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13.
山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 ,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山崩等自然灾害。中科院院士马宗晋最近呼吁 ,各地特别是山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只有大力提高减灾防灾意识 ,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2 0 0 2年 1 0月 9日是第 1 3个国际减灾日 ,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据了解 ,我国的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 ,高于 55%的世界平均水平 ,全国 2 1 0 0多个县中有 1 50 0多个是山区县。这些山区既是灾害易发区 ,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区 ,面临着减灾和发展的双重任务马宗晋在今年的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说 ,许多山区致贫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灾害。比起…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6,(10)
正在近期落幕的G20峰会上,气候变化成为重点议题。不仅G20历史上首次就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发表声明,中国还率先批准《巴黎协定》,传递低碳转型信号,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城市作为中国实施国家气候和能源战略与政策的重要主体,其低碳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落实气候承诺、实现长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月20日,世界资源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成果发布暨城市低碳转型研讨会",与来自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的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5)
正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为了唤起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围绕这个主题,全国各地在地球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这是今年中国"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自1970年4月22日举行第一次活动以来,到2016年已经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了。国土资源部将今年4月17日~23日确定为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  相似文献   

17.
蔚东英 《地球》2010,(1):44-44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问题出台了科学的评估结果.使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了科学认知,也直接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的衍生。醢着对能源的持续需求,低碳经济从理论探讨进八到社会实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市场、低碳制度、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教育等一系列低碳概念新名词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5,(7)
<正>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每年的6月25号是全国土地日,今年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将全国土地日主题定位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与关注。6月23日,"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  相似文献   

19.
徐绍史 《地球》2012,(6):10-11
今天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万物土中生,有地斯有粮。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实则粮丰,粮足则天下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土地日的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为认真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以表彰先进为源起、以节约集约为主题、以深入推进为目的,在浙江省绍兴市组织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