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尚华 《地球》2013,(9):62-65
正"沙里人苦、沙里人累,满天风沙无植被;库布其穷、库布其苦,库布其孩子无书读;沙漠里进、沙漠里出,没水、没电、没出路"。这是十几年前库布其一直流传的一首民谣,恶劣的生存环境可见一斑。如今,那片将人们围困住的沙漠早已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1)
<正>丹霞地貌大体来看呈红色,是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以及流水的侵蚀作用从而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全国二十多个省均有分布,但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出名,丹霞山是世界上"丹霞"的命名地。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7)
正"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3亿人口,高峰时14.5亿人口的吃饭,始终是国家重中之重考虑的问题。因此,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因此,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二十多年关于"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宣传,已经给广大人民留下了一个概念,节约集约用地就是  相似文献   

4.
正40年前,一项以防沙治沙为主要目标的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简称"三北工程")在我国启动。这项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的工程,建设周期最长、范围最广、面积最大,涉及省份最多,规划到2050年结束,全部完成需要73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40年来,三北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918.5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02%,森林蓄积量由7.2  相似文献   

5.
《地球》2020,(4)
正湖南省湘南地区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逐出产大量的矿晶、宝石和玉石等,在我国著名的历史典籍和民间著述中均有详载。而产自于湖南湘南地区的石英质玉即通天玉,不愧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新晋瑰宝,它为悠久的湖湘文化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通天玉及地质成因通天山绵延长约二十公里,为骑田岭西支。峰峦叠嶂,谷壑深峻,1000米以上山峰有二十多个。东山主峰,海拔1594米,为湘江支流舂陵水和北江支流武水的分水岭。山上有座山神庙叫通天庙,  相似文献   

6.
国家地震局召开的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于1986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监测预报第一线的台站人员、地震科技人员、专家、领导和被邀请来的有关单位、新闻单位等的代表共45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议程主要有四项内容:1.总结二十年来地震工作的进展和基本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2.进行学术交流;3.举办全国地震科技展览会;4.表彰长期坚守在地震监测预  相似文献   

7.
刘焕启 《地球》2013,(4):29-33
正从我国生态林工程分布版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各占半壁江山,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开始建设以来,防护林工程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取得了明显的防沙治沙效果。在新形势下,在加强防护林工程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邢台地震二十周年和唐山地震十周年,河北省地震局决定于今年9月召开邢台地震二十周年和唐山地震十周年纪念会;邢台地区行署和隆尧县政府决定在邢台老震区的隆尧县建立“邢台地震纪念碑”。在唐山地震十周年之际,唐山市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9.
《地震地质》1986,8(4):62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马兰、自家寨一带,发生了6.8级地震;相继于3月22日又在宁晋县东汪一带发生了7.2级地震,值此邢台地震发生二十周年之际,于1986年10月7日至1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邢台地震二十年纪念暨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及有关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国家地震局系统等118个单位近300名代表。收到学术论文近百篇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昆明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今昔在西南地区工作的专家和地震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共152人。 会议首先回顾了二十年来西南地区工作的组织和发展过程,充分肯定了二十年来新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展望了西南地区工作的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震局召开的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八日到十月二十二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监测预报第一线的台站人员、地震科技人员、专家、领导及应邀的有关单位、新闻单位代表共450人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回顾总结了二十年来中国地震工作走过的道路,交流了二十年来中国地震工作取得的成果,表彰了监测预报第一线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6,(3)
正令人惊奇的鸣沙、执着扎根在沙漠的胡杨林、色彩各异的彩色沙林……国家沙漠公园不同的特色展现了沙漠的奇妙之处。而国家沙漠公园不仅是颇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能突出沙漠公园景观资源的自然特性和地方特色,更重要的是它们是防沙治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5年底至今,国家沙漠公园的建设正驶上快车道,2015年12月22日,国家林业局在原有33个沙漠公园试点的基础上,又一口气批复了22个沙漠  相似文献   

13.
正在祖国雄鸡形版图上方,有一个酷似鸡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她被誉为"北国碧玉"。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和贝尔两大湖泊。呼伦的蒙语大意为"水獭",贝尔的蒙语大意为"雄水獭",因为过去这两个湖盛产水獭。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湖泊地貌与湖泊沉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中国湖泊地貌与湖泊沉积学的研究概况,如关于长江中、下游各大湖均形成于人类历史时期的新理论;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及云南断陷湖泊沉积模式和理论;为油气勘探服务的古湖泊环境研究;湖泊沉积与古气候变化关系;湖泊沉积速率测定以及评价湖泊环境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三孔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系统代数表达模型,根据其数学性质设计编码方案.首先,引入"格元-格点-格边-格心"的概念,描述格网各种要素.其次,以格心作为格元等效研究对象,通过相邻层次几何递推关系,证明可采用复数平面上的混合定位计数系统严格描述不同层次的格心,揭示格元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复进制数".第三,通过间隔层次几何递推关系,证明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仍可采用混合定位计数系统唯一描述不同层次的格心,据此设计格元编码方案.第四,将编码方案扩展到正二十面体的20个三角面上,完整描述二十面体封闭表面的多分辨率离散格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代数编码方案具有理论严密、利于高效编程实现的优点,单元编码跨面邻近搜索效率是同类方案的242.9倍.本文采用的复进制数是理想的格网形式化描述工具,提出的研究思路可用于创建具有普适性的全球离散格网系统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邢台地震二十年纪念暨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0月8日—1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华北两个协作区有关单位的领导及原在河北工作过的代表330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同志;河省副省长王祖武向志,河北省政府顾问李锋同志;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同志出席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7.
组织地震预报方法攻关是国家地震局、「七·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经过各专业学科方法的充分论证,认为从1987—1988年把以短临预报方法为主的实用化研究作为攻关第一阶段的主攻方向是适时的、可行的,是我国二十年来地震预报科学发展之必须。  相似文献   

18.
问讯桃渚     
正"怀古何须游赤壁,御侮谁不忆桃渚"。当代邑人张崇文将军的对联点出了桃渚魂魄。桃渚城是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前,浙江沿海的37个卫所之一,是扼守着进入台州府城通道的关隘要塞,国内现存最完整的抗倭古城,我国海防史上基本完好的军事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渚城是一张临海历史文化的金名片,问讯桃渚也无疑必须首先问讯这座英雄城。  相似文献   

19.
清仁宗嘉庆二十年九月二十日,山西省平陆县发生强烈地震.震区人民流离失所,其艰难惨苦,不堪言状.当时的山西各级地方官吏多次奏报清廷,陈述灾情.山西巡抚衡龄奏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深海的科学探索,起步晚、发展快,仅二十多年的努力,就使南海成为深海研究的国际前沿.深海科学钻探、长期观测系统和海底深潜,被喻为探索深海的"三深"技术,三者为南海深部探索提供了技术基础,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进展.南海五次国际大洋钻探航次,在三四千米的深海区取芯上万米,其中6处钻进了岩浆岩基底,揭示了南海成因的奥秘.通过南海深海沉积的研究,发现了低纬区水、碳循环直接响应地球轨道变化的证据,从而提出了低纬过程也能驱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质疑北极冰盖决定一切的传统观点.通过洋陆过渡带基底的探索,发现作为西太平洋俯冲带产生的边缘海盆地,南海有着岩浆活动始终活跃、岩石圈破裂迅速等一系列特色,从而提出板缘张裂的新概念,质疑大西洋模式作为海盆成因机制的普适性,指出"南海不是小大西洋".通过深水锚系长期观测和深潜技术的应用,发现了南海深海环流的气旋式结构特征,实现了深海沉积的等深流和浊流搬运的现场观测,取得了微型生物碳泵和碳、氮耦合等生物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突破,发现了南海的锰结核、古热液口和深海冷水珊瑚林.南海的深海探索历来具有国际规模与重要影响,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是在中国科学家主持下取得,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期八年的"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研究计划(2011~2018),在科学探索中起了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