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一种寻找隐伏岩体的好方法:岩浆热场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伏岩体对于热液矿床找矿是非常重要的。寻找隐伏岩体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物探(磁法、电法、重力、地震等)方法应用得最广泛、效果最好。本文介绍的岩浆热场法,是专门寻找隐伏岩体的方法。岩浆热场法是地球物理方法的一种,它以感知温度场的差别为目的,没有多解性是它最大的优点。它以岩浆热场理论为基础,以各种能够恢复古温度场的方法为手段。能够感知岩浆热场温度的方法很多,本文介绍了其中的五种:接触变质带法、煤质和煤级法、伊利石结晶度法、牙形石色变度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等。接触变质带是岩浆热场直接的具体的体现,传统的接触变质带范围有限(一般不超过1km)。但是,如果考虑到极低级变质作用,将大大扩展接触变质带的范围(达6~8km)。煤质和煤级是煤田地质部门应用得非常娴熟的方法,中国无烟煤分布区大多与岩浆热场有关,是隐伏岩体的良好指示剂。伊利石结晶度、牙形石色变度和镜质体反射率法是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三个指标。在上述各种方法中,笔者推荐镜质体反射率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精确、适用、经济、快速的特点。与物探方法比较,该方法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如果能够将该方法从煤田和石油部门移植到岩石学和矿床学部门,与磁法、电法、重力法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寻找隐伏岩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镜质体是一种由高等植物木质素经过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和凝胶化作用形成的胶状体,在煤和炭质泥页岩中含量高,仅出现在志留纪及其以后的地层中。此外,还有一种海相镜质体,主要由海洋低等生物(藻类、菌类及某些海洋低等动物)经腐殖化作用而形成,主要存在于早古生代及晚古生代页岩和碳酸盐岩地层中。研究表明,海相镜质体反射率(R~o_m)可作为成熟度指标加以应用。海相镜质体成熟作用轨迹不同于镜质体,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使用时需把海相镜质体反射率换算为镜质体反射率(R_o)。镜质体反射率是一个寻找隐伏岩体的好方法,作者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对铜陵地区开展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铜陵地区全部数值均超过地热增温率理论曲线,说明铜陵地区深部可能有较大的隐伏岩体,深度大约在4~5 km左右。此外,在ZK113号钻孔深度200~260 m处R_o很高(2%~3%),可能预示钻孔旁侧有规模较小的隐伏侵入体,推测距钻孔距离不超过100 m,但具体方位不详。上述研究表明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寻找隐伏岩体是可行的,它的最大优点是解释的唯一性,R_o数值仅与温度有关,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与岩浆热场有关的成矿组合是一个新概念,是指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内,在岩浆活动集中的时间段范围内,在岩浆热场的统一作用下所形成和影响的所有矿床,不论成因和矿种,均属于一个成矿组合。与岩浆热场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包括下列几类: 岩浆热液矿床、岩浆热场叠加的沉积矿床、岩浆热场叠加的变质矿床、岩浆热场叠加的能源矿床(藏)以及热泉型矿床等。与岩浆热场有关的成矿组合把金属与非金属成矿作用联系起来,把无机与有机成矿联系起来,把热液与沉积成矿联系起来,把热液与变质成矿联系起来,把金属与能源(燃料)成矿联系起来。这种成矿组合的分布有两种趋势: 一是纵向上的由不同温度构成的成矿组合,如钨锡—铅锌组合、锡—铜组合等; 二是横向上的由相同温度不同矿种构成的成矿组合,如钨锡—石墨组合、金—铜—煤组合、铅—锌—煤组合、油—气—煤—铀组合等。成矿组合强调综合找矿的思路,在找矿时,除了注意主要矿产的找矿外,还应当注意其他矿产和矿种的找矿。在找金属矿床时,注意非金属矿床、沉积叠加改造矿床、变质叠加改造矿床以及能源矿床找矿的可能性。在研究高温金属矿床时,注意与高温成矿相伴的其他矿种成矿的可能性,注意低温金属矿床成矿的可能性,注意与低温成矿作用相伴的其他矿种成矿的可能性。开阔找矿的思路,就不能拘泥于本行本专业,而是围绕岩浆热场,将找所有可能出现的矿为己任。  相似文献   

4.
云南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继个旧和白牛厂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三大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探找矿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总结了矿区隐伏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基础上,确定该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117.1±0.9Ma),属于老君山花岗岩南延部分,结合前人勘探和研究成果,总结近5年金石坡矿段、曼东矿段和辣子寨矿段勘查所揭示的新地质现象,提出燕山晚期隐伏花岗岩是都龙矿区主要物质来源和能量驱动提供者,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是该矿床形成的关键,层间剥离断层是其成矿物质的运移通道和沉淀与富集的有利场所。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矿床主体属于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夕卡岩型矿床,今后找矿应围绕深部隐伏花岗岩体开展,矿区深部及外围五口硐-燕山一带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甘肃金川铜镍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金川铜镍硫化矿床大量物化探资料,对金川铜镍矿4个矿区,按剥蚀程度不同分为3种类型:Ⅰ矿区矿体和岩体均出露;Ⅱ矿区岩体出露矿体隐伏;Ⅲ、Ⅳ矿区岩体和矿体均为隐伏;分别根据岩体、矿床赋存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并阐述了矿床的区域地球物理场标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清水塘铅锌矿地层、岩体、围岩、矿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硫同位素分析,结合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温度、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探矿因素分析,认为本矿床类型为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但成矿与出露印支期岩体关系不大。从卫片、重力资料、地表蚀变均推测矿区南西深部存在隐伏岩体,且矿体深部向南西侧伏。本区岩浆热液可能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永嘉银坑铅锌矿是浙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地区找矿效果较好的矿床之一。其产于酸性-中酸性杂岩体之中,受控于东南沿海岩浆弧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属岩浆热液蚀变充填型矿床。对矿区地质、矿体及  相似文献   

8.
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已探明超大型钼(钨)矿床3处,大型钼(钨)矿床3处,中、大型铅锌银(金)矿床10余处。矿田具有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现有矿产勘查深度主要是500 m以浅范围,深部(500~2000 m)找矿工作基本为空白,需要使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深部成矿规律,预测新的矿产资源。文章通过研究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典型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1)确定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岩体侵入模型:将全区隐伏岩体从南至北分为3个区,Ⅰ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00 m,分布面积约125 km~2;Ⅱ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1.5 km,分布面积约158 km~2;Ⅲ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1.5~3 km,分布面积约233 km~2。(2)建立了立体成矿模型(根据成矿空间位置的不同从地表向下分为4个空间成矿区)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隐伏岩体顶上带、岩钟和斑岩体、矿体和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场标志)。(3)指出隐伏岩体顶上带及其上方的岩钟、岩脉、岩枝和小斑岩体等是成矿有利部位。(4)预测了找矿潜力;总结了寻找钼钨铅锌银金矿产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研究成果对在该区和类似矿区进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矿区内的细脉型、大脉型及似层状型锡矿均属层控类型。具有含锡高值层,上有倾没背斜,下有隐伏岩体的构造—岩浆组合,又有多期次的热液活动叠加,是本类型矿床的共同特征。文中还指出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北有色七一三总队有限公司在池沟矿权区陆续开展了激电、中梯等物探勘查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关于池沟岩体分布、控岩控矿断裂构造、岩体接触带等信息未全面厘清。本文基于新完成的池沟铜钼矿区重、磁、电综合物探找矿资料,结合研究区已有地质、钻孔等资料,对重力、磁力及电法资料进行处理,综合分析了该区重、磁异常场特征,划定了控岩、控矿断裂构造,找出岩浆主侵通道;确定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岩体侵入范围,圈定隐伏—半隐伏岩体2处;厘清了隐伏岩体、岩体接触带、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指出岩体与地层接触带为主成矿部位,预测了找矿有利区,经钻孔验证获得找矿突破。研究结果对该区进一步铜钼矿勘探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信 《矿产与地质》2007,21(4):415-420
通过对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对岩(矿)石同位素、稀土元素、成矿温度等地球化学和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研究,认为,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为一典型的岩浆热液充填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隐伏岩体受深部隐伏的深大断裂控制,可能与黄岗梁矽卡型铁-锡矿床同属一构造岩浆成矿带上不同成矿环境下形成的矿床。并认为,在该成矿带上及大井矿区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赵禹  赵玉岩  郝立波  陆继龙  赵新运 《地质通报》2014,33(10):1562-1570
成矿流体来源及性质是确定岩浆热液矿床找矿方向、建立找矿预测模型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紫金山铜金矿区内主要岩体岩石、典型矿石的对比分析,发现矿石与花岗闪长斑岩稀土元素特征相似,且花岗闪长斑岩岩体的形成年龄与成矿时间极为接近,可以为成矿流体提供足够的热量,因此推断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最初来源于深部隐伏花岗闪长斑岩岩体分异的岩浆热液。矿石中富集Th、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轻稀土元素,Hf/Sm值和Nb/La值都大于1,表明成矿流体具有F含量多于Cl的性质。结合前人大量的研究资料,建立了二庙沟—中寮剖面找矿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小岩体成大矿是汤中立院士通过对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勘查研究提出的学术认识,在矿床勘查实践中,发现小岩体成矿是存在于与侵入岩浆作用有关的内生矿床的普遍特征,研究小岩体成矿有助于深入认识成矿作用的关键环节和指导找矿实践。在讨论小岩体成矿的概念和定义的基础上,对小岩体成矿作用进行了分类研究,将其划分为岩浆不混溶和岩浆热液两大类型。岩浆不混溶类型又进一步划分为硫化物熔离和氧化物分凝两个亚类;岩浆热液类型则进一步划分为气液交代、气液充填交代和接触交代三个亚类。并对小岩体成矿的机理进行了认识总结,初步提出4种机制:深部熔离-多次贯入成矿、岩浆通道成矿、脉冲成矿和脉动与复合叠加成矿。讨论了隐伏和半隐伏小岩体识别的找矿价值和小岩体含矿性判别及其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成果表明,在中国西南川-滇-黔交界地区存在一个与产出规模巨大的峨眉山玄武岩分布范围相吻合的Pt,Pd地球化学巨省。作为地幔热柱成因的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丰度虽略有偏高,但玄武岩中铂族元素很难形成可以利用的铂族矿物,故该异常是“非找矿异常”。在该区内寻找铂族元素矿床应在基性岩-超基性岩体出露较多的中岩区南段,注意沿循已知的矿床、矿化或较小型基性岩侵入体,将矿区(或岩体)的整体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与典型的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相比较,进而研究、预测本矿区或本岩体的铂族元素成矿的可能性及远景规模等,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而在岩浆型矿床的周边地质体内注意寻找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  相似文献   

15.
“岩浆热场”说及其成矿意义(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篇(张旗等[1])初步讨论了岩浆热场说的概念,本文为下篇,主要谈应用,探讨它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岩浆热场说对热液成矿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可能解决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中许多很难解释和争议很大的问题:如钨锡与金铜为什么相伴的问题,矿床为什么大多是多金属成矿的问题,远离侵入体的夕卡岩成因问题,成矿为什么滞后于花岗岩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岩体成矿,有些岩体不成矿的问题,为什么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大规模成矿作用息息相关的问题等。岩浆热场与煤和油气成藏有关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岩浆热场对煤和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速烃源岩的热演化,使生油门限变浅,使烃源岩进入高成熟或过成熟,使烃源岩中残余有机质丰度降低。令人感兴趣的是,岩浆热场说还导出了一个"成矿组合"的概念,所谓成矿组合是指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内,在岩浆活动集中的时间段范围内,在热场的统一作用下所形成和影响的所有矿床,不论成因和矿种,均属于一个成矿组合。它包括下述4种类型的矿床:岩浆热液矿床、热泉型矿床、层状热液矿床及生物有机质矿床等。岩浆热场说对于找矿也有启示:首先,我们可以从3个不同的级别上(大规模岩浆活动级别;成矿带、成矿区、矿集区级别;单个矿床级别)规划找矿布局;其次,在岩浆热场的统一影响下将金属矿床和非金属矿床、热液矿床和沉积矿床、无机质矿床和有机质矿床联系起来;第三,推进不同类型矿床研究的互补和交流。看来,岩浆热场对于成矿的作用是最值得学术界关注的,它也许可以改变我们目前对成矿作用的某些根深蒂固的认识,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推进矿床学研究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河南光山县千鹅冲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光山县千鹅冲铜钼多金属矿床是新发生的一个隐伏矿床。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特征等分析与研究,认为铜钼矿床为深部隐伏岩钟斑岩体。外接触带铜钼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隐伏岩体顶上带中,矿床规模与隐伏(斑)岩体或隐伏(斑)岩体上方岩钟(成矿母岩)、隐伏岩体顶上带(赋矿围岩)及区域性断裂构造等密切相关。该矿床的发现对该成矿区带找矿隐伏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赛赛 《地质与勘探》2016,52(3):524-536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是广西重要的整装勘查区之一。区内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内生矿床丰富,然而仅在局部地表上发现少量的小型岩脉,区内隐伏岩体的预测研究一直是个热点。文章借助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在成岩成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特征的系统分析,确定了西大明山地区深部隐伏岩体的大致分布范围和埋藏深度。在区内选定了埋藏较浅的隐伏岩体预测靶区,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高精度的地、物、化等方法圈定隐伏岩体的具体位置,经验证有ZK31901、ZK40004两个钻孔分别在500m和960m以下发现了隐伏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同时在隐伏岩体上部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罗维钨铋矿床。预测靶区验证钻孔成功发现岩体,不仅为相邻地区的隐伏岩体预测工作提供了典型的范例,而且对西大明山地区成矿系统、矿床成因的研究乃至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十八铅-锌矿床是赣北地区新探明的大型铅-锌-银隐伏矿床,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提高对其矿床成因及其控矿因素的认识,对指导今后类似隐伏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硫同位素特征。初步研究认为,其成矿元素来源于深部隐伏花岗岩,矿床成因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交代矿床,并根据控矿因素,以三种控制条件以及Pb、Zn、Cu、Sn综合化探异常作为该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广西罗维钨铋多金属矿床是西大明山地区近年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矿床,且2013年12月研究区内两个钻孔在矿体的下部打到了隐伏花岗闪长岩岩体,证实了此前认为在西大明山深部有隐伏岩体的推测,为区内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在充分搜集、分析研究区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扎实地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总结了罗维钨铋多金属矿床中构造与矿化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钨铋多金属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张十八铅-锌矿床是赣北地区新探明的大型铅-锌-银隐伏矿床,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提高对其矿床成因及其控矿因素的认识,对指导今后类似隐伏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硫同位素特征.初步研究认为,其成矿元素来源于深部隐伏花岗岩,矿床成因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交代矿床,并根据控矿因素,以三种控制条件以及Pb、Zn、Cu、Sn综合化探异常作为该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