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5,(7)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的要求,全面掌握我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查开发动态,更好地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6月9日,中国地调局在北京组织召开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座谈会,交流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现状、勘察开发技术,总结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成果,研讨南方页岩气资源调查工作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座谈会并作题为《能源资源地质调查总体部署》的主题报告。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财务司、规划司、开发司、储量司、部油气储量评审中心、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化总局、中国中化、中国华电、中国煤地、中国神华、中联煤、中石油、中石化、延长油矿、中国地调局相关直属单位等30余家单位的90多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5,(7)
日前本刊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发育层系多。目前已在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海相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获得页岩气勘查开发重大突破,并形成产能,有望实现《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的65亿立方米产量的目标。在四川盆地及周缘中生界陆相、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陆相、西北侏罗系陆相和华北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等领域获得页岩气调查重要发现。初步形成了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和成藏模式,以及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体系,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页岩气勘查开发基本实现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16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主持召开第11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实施方案》,提出在2012~2020年内,积极推进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实施勘查示范工程,促进全国页岩气勘查快速发展,基本摸清中国页岩气资源家底和开发利用前景。徐绍史认为,近年来,中国能源资源供给形势日趋严峻,而作为  相似文献   

4.
张佑一 《地球》2012,(9):19
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中美签署了《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此为契机,中国页岩气的基础研究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在此之前,2009年8月17日,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会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在重庆市綦江县、巫溪县启动了全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探项目。页岩气开发从綦江起步,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5.
<正>页岩气探矿权公开招标出让,成为一个公认的公平有效的模式。"开放市场、竞争出让",是国土资源部加快推进全国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政策措施。1月21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向媒体通报了本次19个区块16家中标企业的名单,其中民营企业拿下两个区块。国土资源部页岩气出让招标工作组组长、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称,国土资源部已经向中标企业颁发了页岩气勘查许可证。据了解,目前政府从政策上已经放低了页岩气领域的准入门槛,鼓励各类资本进入。这种开放的心态,使页岩气正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热点,也为其开发热潮进行了基础铺垫。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8)
正7月7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贵州遵义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研讨会。贵州遵义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是"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和南方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项目"取得的成果,该项目是在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要求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页岩气勘探开发新形势,对地球物理技术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地球物理技术发挥着在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完全不同的作用,地球物理技术可为优化页岩气钻井及储层压裂改造部署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还介绍了国外利用封闭应力指导水平井钻探、综合运用杨氏模量和水平应力差比进行页岩气工程"甜点"预测、运用得到的岩石力学属性进行相关分析指导压裂的一些成功范例;但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技术还面临着各向异性、含气丰度预测、工程"甜点"预测等难点的挑战,针对这些难点,本文提出了发展适用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特色地球物理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是以吸附或游离态为主赋存于暗色富有机质、极低渗透率的泥页岩中,自生自储、连续聚集的天然气藏.我国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资源前景及开发潜力.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甜点"是富有机质页岩优质储层的发育段和有利区,页岩气储层评价是寻找"甜点"的关键.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贯穿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是识别和评价页岩气储层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及储层评价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为了有效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进行页岩气储层评价,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地质、测井资料,首先介绍了页岩气勘探开发中不同钻井类型所采用的测井系列,对比和分析了页岩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其次从矿物组分、地球化学参数、物性参数、含气性和可压裂性评价等方面全面深入论述了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评价参数的计算,认为矿物组分、地球化学参数、物性参数、含气性和可压裂性是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的重点,并结合实际资料改进了TOC和脆性指数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我国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一些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7)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召开的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座谈会上,《地球》记者了解到,在中央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强力推进下,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逐步展开,中央、地方和企业加大投入,获得了重要突破和发现。截至2014年12月底,累计投资230亿元,完成二维地震21818千米,三维地震2134平方千米,钻井780口(其中,调查井197口,直井探井238口,水平井345口),铺设管线235千米。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54个,面积17万平方千米,相继在四川长宁、威远、井研—犍为,重庆涪陵、彭水,云南昭通,贵州习水和陕西延安等地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获得页岩气三级地质储量近5000亿立方米,其中涪陵区块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2014年生产页岩气13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贾飞龙 《地球》2012,(9):24-31
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国土资源部对我国页岩气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地质勘探调查,经初步评价,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按区域来说,页岩气资源区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南部地区;按省(区、市)来说,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庆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5,(7)
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可采资源潜力居世界前列,勘查开发点上取得重大突破、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多元投资勘查局面已经形成。但同时,富集规律不清、面上尚未展开、核心技术尚需攻关、监督机制尚待完善仍是当前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所面对的难题。总体来看,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我国地质、地表条件复杂,勘查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地球》2012,(7):6-7
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成功5月29日下午,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页岩气工作现场压裂成功,预示着我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这一地区实施水平井转入开发、形成产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介绍,国土资源部去年组织实施了陕西延长页岩气资源和贵州黄平页岩气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同年,  相似文献   

13.
刘奎峰 《地球》2012,(9):40-43
除美国以外,加拿大是另一个对页岩气进行规模性开发的国家。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估算,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也十分惊人,达到388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七。页岩气现已成为加拿大重要的替代能源。加拿大页岩气资源分布广、层位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大约有550万至860万亿立方英尺页岩气储量。加拿大西部的沉积盆地大部分由页岩组成,据阿尔伯特地质调查局研究表明,该地区存在15个有利的页岩气储层。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9)
<正>8月15日,国土部召开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开采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已初步形成石油储量基本稳定、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速推进、页岩气和煤层气迈入产业化商业化生产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2012年~2016年,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取得了一批重大突破和发现,为新格局的稳定和持续奠定了基础。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方盆地外复杂构造区拓展9套新层系,  相似文献   

15.
马云川 《地球》2012,(9):14-17
2012年9月份,有关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第二轮招标开始。但围绕我国页岩气的开发,一直以来就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专家提出,我国不太适宜发展页岩气产业。他们认为,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但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还可能会污染已有的水资源。另外,我国的页岩气赋存状况与美国不同,我国页岩气埋藏条件更加复杂,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同时,我国页岩气产业刚刚起步,迄今尚无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6.
留言节选     
《地球》2015,(8)
<正>看了那篇写南红玛瑙的文章(2015年07期),本人深有感触,因为有个大学室友就来自四川美姑,去年还跟他到过一次凉山州。本想着四川有"天下山水在于蜀"的美名,那里也应山清水秀才对,哪知道很多地方都被挖得坑坑洼洼,千疮百孔……美姑玛瑙五年的勘查开发,我们国家页岩气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开端,我很关心我们老百姓什么时候能用上页岩气,很期待新能源的发展……北京元气fighting  相似文献   

17.
蓝颖春 《地球》2012,(9):48-49
2011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了陕西延长页岩气资源和贵州黄平页岩气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当年,在鄂尔多斯盆地打成我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并成功压裂产气,证实了我国陆相页岩气的存在。我国页岩气领域的知名专家张大伟、张金川等表示,延长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是"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2012年,作为国家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的陕西延长油田页岩气基地,在打成中国第一口陆相  相似文献   

18.
序言     
正近年来,随着地震观测台站密度的不断增加、地震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页岩气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微震研究受到了地震学界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推动微震数据处理和监测方法发展,深入地震成因和机理的研究,《中国地震》2021年第2期,精心策划组织实施了"微震研究专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成功,页岩气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页岩气层评价从勘探和开发等多个方面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页岩储层较为致密,以较小的纳米级微孔隙微裂缝作为主要储集空间,具有与常规储层不同的储集空间特征,因此决定了油气储集的特殊性.天然气在页岩中多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两种赋存状态为主,并且吸附气占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天然气在页岩中的吸附机理,建立吸附模型,对于页岩气储层含气性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页岩气储层特点进行简要介绍,提出现有页岩吸附模型的局限性,简要介绍并总结了近几年常用的页岩亚临界吸附模型和超临界吸附模型的基本思路,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袁立明 《地球》2012,(9):50-53
自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出台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开采页岩气反应不一。因美国的成功经验在前,有人看到的是25万亿立方米的广阔前景,也有人则因其开采难度和对环境的危害持反对和质疑的态度。页岩气的开发勘探到底如何进行,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