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克尔新近系砂岩型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祖应  唐晓东 《新疆地质》2003,21(1):141-142
西克尔砂岩型铜矿所在背斜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柯坪古生代前陆盆地西南,北部以哈拉峻.阿合奇断裂为界,与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相邻,是塔里木北缘的一个陆内海盆,古生界地层发育,中新生界内陆湖相红色建造,不整合覆盖于二叠系地层之上,新近系沉积厚度巨大(8 000 m以上).岩浆活动微弱。逆掩断层发育使地层由北向南推覆,褶皱南翼常为断裂破坏并逆掩于新生界之上.区内矿产以沉积型为主,有寒武系磷矿和新近系砂岩铜矿.分布于新近系乌恰群中的砂岩铜矿有莎哈尔一花园.杨叶、大山口、塔依布拉克、滴水、乔克马克等,其中滴水铜矿经初步勘查达中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面磁法仪器测量精度和读数速度有根本性改变.特别是Overhauser和铯光汞磁力仪的应用,使读数间隔达0.1 s,而带有载波相位的GPS实时定位精度可达分米级.据新疆西天山尼勒克县群吉萨依铜矿区应用实例,展示出地面磁法连续测量比常规点距能够获得更多地磁场信息,提高发现异常能力和定性、定量解释精度.因此,该方法具很高社会效益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疆西天山的群吉萨依中基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形成于晚古生代晚期后碰撞造山的裂谷构造环境。群吉萨依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该中基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中。其中,Ⅱ号铜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筒中,这个发现为该区铜矿找矿提供了新的找矿线索,可将隐爆角砾岩筒型铜矿床作为铜矿找矿的主攻类型。由于隐爆角砾岩筒是直接控制铜矿化蚀变作用的火山机构,因此,群吉萨依铜矿点具有形成大型隐爆角砾岩筒型铜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南侧的奎干-玛依布拉克铜矿区位于巴尔喀什成矿带环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省楚伊犁-北天山成矿亚省的西北部, 发育一系列中小型斑岩型铜矿床。本文概要介绍了奎干-玛依布拉克铜矿区矿床地质、围岩蚀变、成矿作用、矿石矿物组成与主要矿床特征, 并分析了铜矿床开发的前景。该铜矿区含矿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 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Cu-Au-Mo, 具有与巴尔喀什湖北侧科翁腊德、阿克斗卡等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类似的地质特征, 说明了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布跨越了巴尔喀什湖, 在湖南侧也具有较好的斑岩铜矿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加充分利用南乌拉尔铜矿中的多种元素,弄清金的分布规律是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本文以盖依铜矿、南盖依铜矿、塞巴依铜矿、莫洛焦日铜矿等矿区为例,阐述这类矿床中金的一些分布特征.彼得洛夫斯基和普舍尼契尼曾通过他们的研究工作,划分出三个共生矿物组合,即:(1)早期的,为杂有细粒黄铜矿矿物的黄铁矿矿石和杂有细粒黝铜矿、闪锌矿、重结晶的粗粒黄铁矿和黄铜矿的黄铜矿矿石;(2)晚期的,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含黝铜矿的闪锌矿-方铅矿矿石,黄铁矿-斑铜矿矿石;(3)末期的,为石英、碳酸盐、重晶石、纯闪锌矿、  相似文献   

6.
我国铜矿资源比较丰富,但按人口计算,还属缺铜国家。从我国铜矿资源现状,依国家资料局1983年统计资料,以含铜品位1%以上为富铜矿计,已探明富铜矿储量占36%,即3/1强。如果以世界富铜矿品位3%计,仅占储量的1%弱。据有关部门估计,到2000年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昆仑基础地质及矿床地质发展迅速,尤以金属矿产的发现最为突出,比如塔什库尔干县赞坎一带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刘建平等,2009;冯昌荣等,2011),如赞坎、莫喀尔、叶里克等已达大型以上;新发现的喀拉果如木铜多金属矿(王核,2010)、喀依孜钼(铜)矿具有斑岩铜矿特征。本文通过对奥依塔格一带铜矿地质特征总结,希望对该带铜矿赋存的地质规律及勘探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达拉布特岩带位于新疆西准噶尔界山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扎依尔复向斜之南翼。岩带由十余个超镁铁质岩体组成,由北东至南西有木哈塔依、鲸鱼、萨尔托海,达拉布特、科果拉、坎土拜克、库朗库朵克、苏鲁乔克、阿克巴斯套和阿音那巴斯套等岩体依次出现(图1)。主要岩石类型为斜辉辉橄岩,其次为纯橄岩异离体和含豆荚状铬铁矿体等,属阿尔卑斯型超镁铁  相似文献   

9.
羊拉铜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紧邻金沙江西侧,所处构造位置为金沙江缝合带.该缝合带东侧为中咱地块,二者以里甫-日雨断裂为界;西侧为昌都-思茅地块.  相似文献   

10.
色甫金铜矿是新近在冈底斯南缘新生代斑岩成矿带内揭示的一个叠加于热液脉型铜矿上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显示,色甫金铜矿和邻近的鸡公西矿区范围内先后经历了早始新世磁铁矿化、晚始新世-早渐新世与韧性剪切活动有关、早中新世钼矿化和铜矿化以及稍晚的金矿化等多期热液活动.对各期流体活动形成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显微激光拉曼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显示,与磁铁矿化有关的流体为岩浆热液混合建造水的高温、高盐度富水流体;与钼矿化有关的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的高温、高盐度富水流体;与铜矿体形成有关的流体为具有岩浆贡献的中高温含CO2低盐度流体与大气降水来源的低温低盐度富水流体混合的产物;与金矿体形成有关的流体为具有岩浆贡献的中温含CO2±CH4±N2的中低盐度流体与大气降水来源的低温低盐度富水流体混合的产物.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对其捕获温压估算的结果显示,铜矿体和钼矿化体形成前,该地区有过1.5~4.1 km的剥蚀,之后至金矿体形成前时有过近6 km的剥蚀,金矿体形成后剥蚀为0.8~1.2 km.矿区后续工作应优先针对近南北向断裂中赋存的蚀变岩型金矿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西藏冈底斯巨型斑岩铜矿带勘查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是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三大斑岩铜矿带之一的喜马拉雅—特提斯成矿域中铜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斑岩成矿带。驱龙等大—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发现与评价,标志着一个超千万吨级的斑岩铜矿勘查开发基地已经初步形成。笔者在重点介绍近年来驱龙、朱诺、冲江、吉如等斑岩铜矿最新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带控岩控矿构造、含矿斑岩及其源区特征、成矿规律、成矿系列、成矿时代等主要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其勘查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竹鸡顶斑岩型铜矿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内,热液蚀变以青磐岩化、泥化为特征。区内现已圈出1个矿带和2个矿化带,并有幅频激电异常、土壤铜异常与之套合。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西藏冈底斯南缘构造格架与成矿系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的地质勘查评价工作在西藏冈底斯地区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除了初步证实其中的甲马、冲江、厅宫、驱龙等多个斑岩型铜矿床具有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找矿前景外,富铁、富银多金属等矿产在冈底斯也具较大的资源远景,显示出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有望成为具有世界级规模的铜、富铁、多金属成矿带。笔者综合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地区地质勘查评价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果,在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南冈底斯成矿带成矿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床特征,在冈底斯成矿带中划分出5个铜、富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指出驱龙铜矿、厅宫铜矿、白容铜矿以及恰功富铁矿、洞中松多银多金属矿是冈底斯成矿带进一步勘查评价工作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4.
凤-太多金属矿集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太多金属矿集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综合研究,结合区内已知矿床的系统分析,把凤-太多金属矿集区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即泥盆纪碳酸岩盐容矿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泥盆纪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成矿系列和中生代与造山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提出长沟-洞沟地区、凤州七里坪地区、苇子坪洞沟-剪子沟地区等为近期的找矿重点地区,并对长沟-洞沟地区、梯子崖—三角崖地区指出了具体的找矿方向,认为长沟-洞沟地区的已知铅锌矿带与八卦庙金矿床处于同一次级热水沉积盆地中,其范围大致与河-2异常吻合,成矿条件良好,长沟背斜南翼(倒转翼)、倾伏端和洞沟背斜长沟—八卦庙段是下一步铅锌金的重要找矿地段。这些对该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本文反映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55-02-01专题的地质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提出燕山期本区为大陆板块内部的断块与裂陷交织的构造-岩浆-成矿带。燕山早期,以NWW—EW向为主的岩石圈断裂,控制了铜、钼、(金)矿带的分布;燕山晚期,以NNE—NE为主的岩石圈断裂,主要控制了铁及铁-铜矿带的分布。矿带内各矿田的位置,受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的联合控制。根据环形构造、线性构造与侵入岩体的关系,建立了本区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三层结构”模式。首次研究了主要赋矿层位——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球化学,包括有机碳含量及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对中生代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和含矿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3个成岩成矿亚系列。在综合研究区域构造、沉积、岩浆、成矿等作用演化的基础上,提出本区存在两个成矿系列,即沉积成矿系列(古生代为主)和岩浆成矿系列(燕山期为主),后者是本区主要的金属成矿系列。两个系列的叠加复合是本区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是造成矿床多样性和复合性的重要原因。论文讨论了铁矿带和铜矿带的区域分布及二者的相互关联,并论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环太平洋矿带中的地位和特色。  相似文献   

16.
钠木钦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区域成矿以铜、金、铁矿为主.研究认为,钠木钦铜矿体受中二叠世下拉组地层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夕卡岩控制,而金矿体则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铜矿成矿类型为夕卡岩型,金矿成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矿区Ⅰ、Ⅱ、Ⅲ号矿体的深部及Ⅱ号铜矿体的西部还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对矿区矿床特征的研究发现,钠木钦矿与区域上的尕尔穷等矿床具有较为相似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钠木钦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区域成矿以铜、金、铁矿为主.研究认为,钠木钦铜矿体受中二叠世下拉组地层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夕卡岩控制,而金矿体则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铜矿成矿类型为夕卡岩型,金矿成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矿区Ⅰ、Ⅱ、Ⅲ号矿体的深部及Ⅱ号铜矿体的西部还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对矿区矿床特征的研究发现,钠木钦矿与区域上的尕尔穷等矿床具有较为相似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斑岩型铜矿基本特征与找矿潜力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雅鲁藏布江成矿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质工作程度极低,但成矿条件十分有利.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成矿区部署开展"十五"期间重点实施项目"雅鲁藏布江成矿区铜多金属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几年的工作,在斑岩铜矿资源评价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初步控制了4个大型远景的斑岩型铜矿床,新提出了一批可供进行预查或普查的新矿产地,初步揭示出该成矿区铜矿资源的巨大潜力,中国西部又一大型铜矿产资源基地的前景在西藏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9.
卡拉哈瑞(K alah ari)成矿带上有世界著名的铜、金、镍矿产,其中纳米比亚辛克莱特大型铜矿和赞比亚特大型铜矿,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的10%.该成矿带经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赞比亚,长1500km ,宽15 km .博茨瓦纳位于该成矿带的中段,境内长约500 km 、宽10 km .1982年西方一家公司在乔贝(C hobe)地区的古哈山钻探验证航磁异常,寻找成矿潜力区.在深部见多层铜、金矿体.1995年 A stra E xploration and M ining C om pany(Pty)Ltd 公司在卡拉哈瑞成矿带乔贝(C hobe)地区完成了航磁调查和重力异常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