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以海捕日本对虾进行人工越冬,然后切除雌虾单侧眼柄,投喂优质饵料,控制适当的生态条件,通过精心的管理,促进日本对虾性腺成熟并培育出虾苗的试验过程。日本对虾越冬成活率为93.3%,性腺促熟率为86.6%,交配率为75.9%。眼柄切除后12天即进入产卵高峰,出苗量为9.6万尾/m~3,无节幼体到仔虾成活率为69.0%,育出日本对虾苗量145.5万尾。  相似文献   

2.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由于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其售价远在其它虾之上,故养殖此虾获利颇多,是一条致富的好途径。至今为止世界上约有24种虾类的虾苗繁殖试验得到成功,其中8种已能大量生产,但在草虾的半人工或全人工培育虾苗的过程中,其成熟和繁殖技术还没有完全解决。由于采捕的一些母虾有的没经交配,或捕来后在室内环境暂养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使已经携带的精荚掉失,所以虽然采用切除眼柄或光照处理等措施,能使原来没有性腺的母虾逐步发育成熟并产卵,但因室内环境下草  相似文献   

3.
南美洲白对虾全人工授精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分别从厄瓜多尔和美国引进南美洲白对虾仔虾,经驯化、养成和室内人工越冬后,采用单侧眼柄切除手术人工催熟,以试管授精和人工植荚方法进行该种的繁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体长在13—16cm的南美洲白对虾雌虾,一般在摘眼后的1—2周内开始性腺发育;产卵量通常为3—10万粒;产卵后的雌虾卵巢可再次发育,最高产卵次数高达19次。(2)应用高频电针法取荚的成功率和取荚后雄虾的存活率均为100%;用上述方法取得的精荚内的精子无需“获能”即可使卵子受精。(3)假裂现象在南美洲白对虾的未受精卵中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虾卵巢促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卵巢未发育的海捕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采用综合措施,进行切除眼柄前、后两个阶段培育,促进卵巢发育和成熟。结果:切除眼柄前分别在t=15.0—18℃和20.0─23.0℃经17d左右的培育,卵巢发育率为62%—65%;切除眼柄后在t=25.0—25.5℃经4—5d的培育,亲虾成批成熟和产卵,成熟率为96%。先后两批共育出了3020万尾苗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是利用海捕日本对虾,根据它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点,在室内水泥池内采用模仿自然条件,在不损害其生理机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其性腺成熟所需要的生理生态条件的方法,即在自然水温下,采用弱光(在501X以内),雌雄比1:1,池底铺砂(铺砂面积占全面积的1/2,厚度为10~20cm)以及投喂新鲜牡蛎等进行人工越冬促熟。本试验,越冬的水温最低为14.2℃;比重为1.0215~1.0240;pH为8.0~8.5;亲虾越冬池为15m×2m×1m。其结果:越冬亲虾的存活率为85%;成熟率为74%;亲虾的产卵量为15×144~30×104粒;受精率为95%以上;孵化率为90%~95%。试验表明,不采用切除眼柄的方法,同样可达到日本对虾性腺成熟的目的;个体较大(20cm以上),其成熟率和存活率都较高,产卵量亦较多,因此应选用个体大的对虾进行越冬促熟,效果较好。本试验进行了日本对虾生产性育苗,其育苗工艺与其它虾种大同小异。育苗时,幼体的饵料应多样化;当变态进入Z2时,就兼投少量的刚孵出的卤虫幼体,能提高幼体的存活率。采用本方法进行越冬促熟,操作和管理方便,易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以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为材料,以切除亲虾单侧眼柄的方法配合适当的生态条件,给予优质的饵料和精心饲养管理,促进亲虾提前成熟产卵,并培育出虾苗。亲虾越冬的存活率为52.91%。手术后亲虾存活率和促熟率分别为65.74%和59.12%。手术后10天即有一尾亲虾促熟产卵,大批成熟产卵是在手术后第25天。产卵后的亲虾经过4—7天的培育又能恢复成熟多次产卵,最多的产4次。从亲虾初次所产的卵径大小、受精率、孵化率及幼体成活率都与海区亲虾相接近,唯有产卵量比海区亲虾少,这是因为人工养殖的越冬亲虾个体小,同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远远不如自然海区的生态条件和营养条件等缘故。越冬期间的水温为13.8—16.5℃,海水比重1.020以上。促进卵巢成熟期间的水温为20.3—27.2℃,海水比重为1.017—1.021。投喂新鲜的贝类、小杂鱼虾,投喂量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年度的小试和生产性试验,从越冬亲虾入池至产卵过程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其成活率和性腺发育要好于投沙蚕、四角蛤的鲜活饵料组(对照组),生产性试验的产卵量、孵化率和幼体变态率优于对照组。试验用饵的成本比对照组低45.3%。  相似文献   

8.
影响虾蟹卵巢发育的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家遗 《海洋科学》1994,18(2):12-14
在经济虾类的养殖中,目前采取的促进卵巢成熟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切除眼柄。但因眼柄内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激素[5],所以切除眼柄对虾的代谢、卵的质量不可避免地有一定影响[2]。已进行了不少的研究来阐明影响虾蟹卵巢发育的激素和产生它们的组织和器官,以找出一种更理想的方法来促进卵巢的发育。已确定的激素包括肽、甾类化合物和类萜。生物胺也影响卵巢的发育。l肽Panouse(1943)发现切除眼柄可促进虾卵巢的成熟后[17],一些学者对眼柄里所含影响卵巢发育的物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物质是肽,又称神经肽[1…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于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辽宁盘锦市外贸实业总公司虾苗场、辽宁庄河市天源水产公司虾苗场及海南大众凌伟海洋产业有限公司海洋中心选用人工培育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种虾,采用眼柄摘除手术处理雌虾,进行人工德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体重在40g以上的南美白对虾雌虾,经单侧眼柄摘除手术后,一部分个体于手术后5-15d内卵巢发育成熟并产卵;另一部分个体则于手术后的3-7d内蜕壳,蜕壳后9-15d卵巢发育成熟并产卵。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控制光基100-150lx,光暗周期为14:10,南美白对虾一般于每天15:00-16:00时开始交配并持续到23:00时左右或更晚。在150d的诱交实验中,分池诱交组的交配率明显高于同池诱交组,最高达70.7%。  相似文献   

10.
蔡心一 《台湾海峡》1991,10(1):63-68
1987年11月至1988年6月在福建佛昙湾两口换水条件好、砂泥底质的深水养虾池进行长毛对虾室外越冬和性腺促熟试验,结果表明:这两口池长毛对虾越冬成活率分别为75%和84%,性腺促熟率分别达到82%和61.3%,每尾亲虾的育苗量分别为3.5万尾和2.5万尾,切除眼柄促熟率的亲虾每尾育苗量也分别达到3.8万尾和2.5万尾,达到了生产的要求。文中还分析了这两口池促熟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海湾扇贝产卵的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1987-1992年,先后5次进行海湾贝人工促熟产卵试验,扇贝均取自大连市长海县海区,为人工养殖越冬的成贝,每次试验所用扇贝个体数量为6000-6200个。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拟合5次试验中水温与时间的线性关系F(X),并根据产卵时间Xs和性腺发育生物学零度7.8℃,计算产卵时水量F(Xs)和达到性腺发育生物学零度的时间X7.8。最后用积温公式分别计算有效积温值,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企鹅珍珠贝亲贝培育、人工催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水池培育达一星期,暂养期间人工诱导不排精产卵的亲贝,移至天然海区吊养,可提高亲贝成活率,有利于性腺发育,换水或短时间露空后,投喂过量的饵料,能有效诱导企鹅珍珠贝排精产卵。  相似文献   

13.
摘除眼柄诱导斑节对虾成熟产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勇 《海洋科学》1989,13(5):53-57
本实验结果表明,摘除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ficius)左或右侧眼柄,可以诱导卵巢发育成熟产卵,且成活率高,亦不影响正常摄食和交配活动。不摘除眼柄和摘除两侧眼柄,迄今尚未见到卵巢发育之虾。 实验还表明:选择雌虾体长210mm、体重140g以上,在水温27—3l℃,盐度30—35‰,pH值7.2—8.5,弱光(光照度100—500Ix),光质为蓝或绿光,溶解氧4mg/L以上,外界环境尽量避免干扰,微循环水流动,饵料以贝类,日投喂量10%的条件下培养,催熟效果好。 本实验也为在对虾属中进行种间杂交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影响黄体酮促两种沼虾卵巢发育作用的一些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1月给不切眼柄的日本沼虾注射黄体酮和滴加黄体酮,对其卵巢发育无明显的作用,切眼柄组比不切眼柄组有更多的虾达到较成熟的卵巢发育期,而切眼柄又注射或滴加黄体酮的组又比仅切眼柄的组有更多的虾达到较成熟的卵巢发育期,结果表明,眼柄内的激素可抑制黄体酮对卵巢发育的作用,10^-9M和10^-12M黄体酮可使体外培养的罗氏沼虾II和Ⅲ期卵巢的卵母细胞直径显著增大或非常显著地增大,而这2种浓度的黄体酮对I期和IV期的卵巢的卵母细胞的直径都无增大作用,10^-9M和10^-2M的黄体酮可使体外培养的罗氏沼虾Ⅱ期和Ⅲ期卵巢的总蛋白合成较对照组非常显著或显著地增加,而这2种浓度的黄体酮对I期和IV期的卵巢的总蛋白合成都无增加作用,结果表明黄体酮对卵母细胞的作用是有发育期的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温对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林加涵  方永强 《台湾海峡》1996,15(2):170-173,T001
研究表明,不同水温对文昌鱼性腺发育分化和成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14℃对文昌鱼性腺发育没有显著的作用,20和25℃十分有利于性腺发育和成熟,经40d培养,出现一些雌、雄文昌鱼产卵和释精以及加速性腺发育。本文还讨论了水温促进性腺发育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赤点石斑鱼雌性性腺的周期发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据性腺组织学观察结果和繁殖生物学资料,探讨了福建近海赤点石斑鱼雌性性腺发育规律,对卵母细胞时相、性腺发育期的周年变化、性成熟特性、性转变年龄和生长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雌性性腺发育可分为6期,即稚龄、未成熟或产后恢复、正在成熟、接近成熟、成熟流卵和产后期。大多数功能雌性初次性成熟在Ⅲ龄组。功能雌性转变为功能雄性始于Ⅵ龄组。5—9月为生殖季节,5—6月为产卵盛期。雌性每年产卵一次,其性腺发育和成熟系数与水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褐毛鲿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繁殖生物学特性并突破全人工繁殖技术,作者介绍了1998~2002年项目实施期间,对褐毛鲿的性成熟年龄、生殖季节、产卵水温、性腺发育与性周期、产卵类型与产卵量、室内产卵池催产、海上网箱催产、亲鱼产卵率、受精率、催产激素与剂量、全人工繁殖技术等所做的研究,讨论和总结了褐毛鲿亲鱼的强化培育,人工催产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人工繁殖期的占区与雌雄配对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性罗氏沼虾对设置的人工巢穴具明显的占区本能,占区领域主要由雄虾个体大小决定。本实验中占区的最小安全领域是一个直径约为35cm的立体空间,雄性占区后绝不允许同性入内,对性腺未成熟之雌虾亦加拒绝。但能稳定接纳1尾以上性腺已完全成熟、即将蜕壳的雌虾并与其配对,最多时1尾雄虾可稳定与8~10尾这样的雌虾配对。在占区和配对过程中,虾的视觉起重要作用。人工繁殖时,捕虾作业不会对占区和雌雄配对产生不利影响。一昼夜1尾雄虾在人工巢穴中最多能与20尾雌虾交配。  相似文献   

19.
兰伯隆  孔芳 《海洋与湖沼》1993,24(1):114-120
于1989年11月9日—12月10日,在山东莱州市东方红盐场养殖分场亲虾越冬室内,对35尾异常交配雌对虾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异常交配行为能引起对虾各种疾病,导致亲虾群体质量下降、数量减少。提出在人工越冬亲虾交配季节,应及时将已交配的雌虾选出单独培养,同时在越冬的早期水温较高时,不宜在已交配雌虾池内搭配雄虾。  相似文献   

20.
白虾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化卿 《海洋科学》1988,12(1):42-44
本文以实验生态方法对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繁殖习性、胚后幼体发育及人工育苗进行了初步研究。所得结果:(1)我国北方白虾1年内产生两个世代。越冬后的亲虾在春、夏季产生第1世代,第1世代亲虾夏、秋季产生第2世代。(2)白虾胚后幼体发育到仔虾经过6次蜕皮,即6个幼体期。(3)在打气条件下,以卤虫幼体为饵料进行人工育苗,从幼体培育到仔虾成活率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