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周边建筑物对所考虑建筑物的扩大宽度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周边有等高、更低或更高的其他建筑物3种情况下,周边建筑物对所考虑的建筑物截收面积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周边建筑物的高度、相对位置、环绕程度等均对建筑物截收面积有较大影响,并不能将其乘以一个恒定的位置因子作为考虑了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做更为精确的计算,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江西省南昌市某新建高层建筑物的案例,分析了高层建筑物对周边建筑物雷电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高层建筑物的存在将减小周边较低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危害的概率,具体减少的程度与建筑物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高度有关;由于新建高层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的概率远远大于周边较低建筑物,雷击时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对周边建筑物电器设备损害的概率要大大增加;新建高层建筑物的管线与原较低建筑物的管线不可能完全分开,原建筑物管线可能流入的雷电流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在新建高层建筑物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原周边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加强屏蔽与综合布线、等电位连接。  相似文献   

3.
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为依据,结合许昌市中小学校建筑物的特点、电源引入方式、校园网络结构布局等因素,介绍了许昌市五县一区中小学校园网主控机房及计算机教室的接地、等电位连接、电源电涌防护、网络信号电涌防护设计方案和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重要性,从防雷类别、电气施工图说明、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均压环、等电位连接、防雷电波侵入等方面.探讨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审核工作.  相似文献   

5.
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是雷电灾害区划的关键环节,根据滨州市雷电灾害事故的特点,利用资料统计、风险评估等方法对作为灾害承灾体的人、建筑物和设备进行易损性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数据分析表明,滨州市人员雷击易损性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域特点,农村人口雷击伤亡数占总伤亡数的90%以上,雷击地点多为农田、大树下、野外简易建筑物等;建筑物雷击易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易燃易爆场所、公共建筑物、一般民用建筑物;设备雷击易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电力、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广电设备等,农村设备雷电防护重点是家用电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和从雷电环境特点、风险分量和损失类型、风险评估计算等方面对某高层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得到评估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综合结论,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完善建筑物内部防雷装置设计的实践经验   总被引:1,自引:17,他引:1  
根据进一步完善建筑物内部防雷装置设计一些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建建筑物应从分流、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等方面综合来考虑,使其达到综合防雷目的。  相似文献   

8.
依据在广东地区的调查资料和三水的高层建筑通信大楼的雷击试验结果,把高层建筑物作为一个防雷系统工程来探讨,对吸引半径、屏蔽效果、屏蔽角、框架阻抗、幅射电阻、转移电位和接地系统等7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以下结论:高层建筑物的吸引半径较大,其接闪装置宜用吸引上行雷的垂直避雷针;高层建筑物的屏蔽角不大。与其相邻的建筑物也应...  相似文献   

9.
闫景东 《山东气象》2004,24(Z1):42-43
通过近几年聊城市防雷中心对建筑物防雷图纸设计的审核及验收实践,提出建筑物防雷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几类设计缺陷及施工错误,并结合聊城地区实际情况,阐述了由于防雷工程设计缺陷及施工错误,造成的雷电灾害对建筑物及其内部信息系统和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从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和布线等提出了现代建筑物正确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集宁区第六中学综合楼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对该建筑物进行了风险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该建筑物进行了方案设计,具体措施包括:接地体、屏蔽、合理布线等,经实践检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完善建筑物内部防雷装置设计的实践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海滨 《广西气象》2007,28(3):56-58,72
根据进一步完善建筑物内部防雷装置设计一些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建建筑物应从分流、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等方面综合来考虑,使其达到综合防雷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中屋顶设备外壳的接地、玻璃幕墙的接地的方式,对避雷针等器件、引下线的机械保护,空碍信号灯等垂直敷设回路的设计等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强调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联结是防止电击事故的一项重要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防雷装置图纸审核是建筑防雷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的保障,做好前期的图纸审核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审核要点以及审核中常见的问题作出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所谓等电位连接,就是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的电位差。在雷电防灾保护工作中,人们对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功能和作用比较了解和熟悉,但对于等电位连接措施的作用往往忽视,以至于因未采取等电位连接和等电位连接不规范而遭受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建筑物的电气装置、防雷装置以及进出建筑物的电源线、信号线均应采取等电位连接。在建筑物电器装置内,等电位连接是将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各种金属管道、信息系统信号电缆屏蔽层以及配电系统的保护接…  相似文献   

15.
雷电灾害风险国家标准GB/T217142-2008风险管理中,把雷击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的概率PB作为防雷级别(LPL)的函数取值,没有考虑建筑物的尺寸等参数,较为笼统。本文利用电气〖CD*2〗几何理论(Electro Geometric Model, EGM),建立雷电击中建筑物的模型,研究PB与建筑高度、接闪器高度及安装位置等建筑物本身的参数关系,结合雷电流概率模型推导出更加有针对性的PB计算方法。将此方法用于实体建筑物PB值的计算,与国标给出的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EGM算法计算PB比使用国标给出的参数和方法计算的建筑物雷击风险值普遍增大。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依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文章探讨了新建住宅建筑物的防雷竣工检测要点,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和浪涌保护器,并给出检测顺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私人低层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入户设施和特殊的四置环境的影响、受雷击的后果等几个方面去分析不安装防雷设施的危害性,肯定安装防雷设施必要性,纠正一些人对这类私人低层建筑物不需要安装防雷装置的错误认知。并提出这类建筑物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到地电位抬升、设备串联式接地、天面电磁感应、接触电压等形成的危害,并做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地3处超高层建筑物所在位置近10年闪电定位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建筑物建成前后雷电活动如雷电流和方向性等特征规律。分析结果认为:超高层建筑导致当地闪电频次增加;易引发地闪能量泄放,能量相对较弱,同时落雷地点主要集中于高层建筑周围。按照所分析出的相关特征、配合该类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对超高层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行设计,从而减少雷电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9.
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文章从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要点、评价报告制作的文本格式、评价的结论及技术要点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全过程,明确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项目,总结和归纳了各项目在GB50057-2010中的依据和规定。  相似文献   

20.
受城市化、探测环境变化等人为因素影响,部分气象站风速序列存在不均一性,在使用这类气象站的风速资料时必须进行订正。本文以东山气象站为例,应用测站受建筑物影响前后各5 a的风速资料及探测环境历史沿革资料,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研究建筑物对气象站测风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与测风杆的相对位置不同,建筑物对测风的影响程度亦不同,测站北面建筑物是影响该站偏北风风速观测的主要因素;研究不同风速下建筑的影响,可得模拟结果与输入风速间呈线性关系,并由此建立风速订正关系式,订正后基本消除了建筑物对N方位风速的影响;订正受建筑物影响较小的NNE方位风速需考虑其他障碍物的影响。本文通过试验,验证了CFD方法可用于定量评估建筑物对测风的影响,从而重建受建筑物影响台站的风速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