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年雨量和11月份气温作融安县倒春寒预报覃克星(融安县气象局545400)1倒春寒预报指标融安属桂北山区,倒春寒是以3月20日以后出现日平均气温≤12.0℃且连续3d或以上称为有倒春寒,反之为无倒春寒。经过分析,得出:融安降雨量偏少(即年雨量在160...  相似文献   

2.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春寒时空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0年春季日均气温资料,采用EOFs、小波分析和分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域春季春寒变化.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春寒强度大致由北向南递减,又存在东西梯度.春寒强度线性递减率高原中部大于周边,3月、4月变化的线性趋势显著,分别以0.3 ℃/10 a、1.7 ℃/10 a速度减少.春寒强度变化呈现较高的全区一致,高原大部分春寒强度明显减弱,高原腹地易出现强春寒.春寒强度变化存在周期振荡,3月以2~4 a周期为主,4月以3~4 a为主,5月存在2~4 a和6 a左右周期;1990s春寒强度最弱,最强时段在3、4、5各月分布不同;4月春寒强度演变在1980年附近发生了转折,下降明显.分数维D由3月到5月逐渐增大,春寒强度变化复杂程度提高.春寒空间演变中大振幅区在高原腹地,振幅向四周衰减;变化信息,在西部存在东流的趋势,在高原东部存在回流趋势.  相似文献   

3.
吴丹  赵虎  王丽  龙向阳 《贵州气象》2011,35(4):18-19
利用水城县气象观测站1957—2011年逐年3月21日—4月30日的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水城县倒春寒天气的不同等级发生的频率、出现的主要时段;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水城县倒春寒发生的总次数及总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城县主要以轻级和中级倒春寒天气为主,且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特重级倒春寒天气有5~6 a准周期的气候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丽水市倒春寒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倒春寒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采用统计诊断学的方法对丽水市7个测站自建站以来的倒春寒天气过程进行统计,总结了倒春寒的分布特征及类型.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西北部的遂昌倒春寒出现得最多,东南部的青田最少;时间分布上,每年4月上旬出现次数最多.类型上多为连续阴雨型.根据倒春寒危害程度指标,选取影响严重的年份,研究其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现象与反常天气的关系,寻找桂南倒春寒预报因子,并用有效指数法建立倒春寒预报模式,从而提高了春播天气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宇发 《贵州气象》1998,22(1):33-36
该文首先滑动计算了贵州倒夫寒中期过程.并由此将贵州例春寒分为当前滑动时段有倒春寒Y类和当前滑动时段元倒春寒W类。然后分析了贵州倒春寒的中期过程及其前期500hPa的环流特征。发现贵州倒春寒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具有2~3年的韵律,前期发生倒春寒后期发生右能性大。加外贵州倒春寒中期过程与极涡偏强、北半球环流经向度大、西伯利亚中部高压脊较强等有关。在此基础上,制作贵州倒春寒中期预报,历史拟合率Y类为87.5%,W类为93.3%;经过1991~1994年试报,准确率Y类达71.4%,W类为88.2%。  相似文献   

7.
徐凤霞 《山东气象》2003,23(2):53-54
分析了2002年冬春季寿光市气候特点和异常特征,分析暖冬和春季“倒春寒”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韦成宁 《广西气象》1995,16(3):27-29
通过分析顾尔尼诺和反顾尔尼诺现象与反常天气的关系,寻找桂南倒春寒预报因子,并用有效指数法建立倒春寒预报模式,从而提高了春播天气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9.
用1980年以来25年绥化市初冬和春季(4 ̄5月)的气温、降水、500hPa高度场资料,对初冬气候异常偏暖,植物二次发育,次年春季发生倒春寒天气的奇异现象进行分析,特别对2004年初冬和2005年春季发生的偏暖气候和春后期低温阴雨天气作了总结。讨论初冬异常偏暖的特点与倒春寒天气的关系,试求今后这类天气气候预测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选取4 个与历年倒春寒相关关系较好且因子间相关系数较小的前期因子, 用有效指数法建立融安县倒春寒预报方程, 预报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1.
基于EEMD方法的河南省倒春寒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14年河南省100个站3-4月的逐日气温资料,以及河南省倒春寒标准,建立倒春寒发生次数的时间序列,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了河南省倒春寒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倒春寒发生次数基本上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的空间格局,2~3级倒春寒发生次数呈现出北少南多的空间格局。河南整个中部地区发生倒春寒的总次数较多,并且也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倒春寒。通过EEMD分析,IMF1模态和趋势项基本反映了倒春寒的演变规律。河南倒春寒的年发生次数有一个明显的准5 a周期振荡,且发生次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2000年和2005年为突变点,在春季增暖的气候背景下倒春寒年发生次数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12.
融安县倒春寒的长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惠金 《广西气象》1999,20(3):25-26
选取4个与历年倒春寒相关关系较好且因子间相关系数较小的前期因子,用有效指数法建立融安县倒春寒预报方程,预报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春季强低温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郑建萌  段旭 《气象》2001,27(5):35-37
运用北半球500hPa格点资料,分析了3月倒春寒天气发生的同期、前期500hPa环流特征。云南春季倒春寒天气的发生与同期500hPa上乌拉尔山脊的建立、新西伯利亚附近横槽转竖有关,孟加拉湾南支槽的影响使倒春寒天气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14.
倒春寒的划分和预报服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增福  宗杰 《气象科学》1998,18(3):288-294
本文利用预报区域1960~1995年春季逐日气象资料,分析得到了倒春寒天气的客观划分标准、气候特点、主要影响系统及其形势特征。采用较新特色的折扣回归模型,建立了三、四月份各旬倒春寒的集成预报方程;利用短期预报资料,研制出若干预报判据和消空指标,建立了短期预报回归方程,并编制出具有一定特色的预报服务系统。经1997年实际应用,倒春寒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在经验预报的基础上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王运旭 《气象》1978,4(2):8-8
每年3月25日—4月10日,是我地早稻、棉花的大播期。在这半个月内,遇到连续10天以上的低温阴雨或强寒潮带来的霜雪冻害(统称倒春寒),对春播工作危害很大。多年来,我们对农谚“冬暖春寒”进行验证,并用来预报春播期有无倒春寒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16.
引言 本方法制作于1982年,样本个例为1955~82年共28年,历史概括率为100%。从1983年使用到95年,预报准确率为11/13=85%。 1 预报对象分级 1.1 预报对象分级 预报对象_ye(e为预报对象的级数,e=0,1)为嵊县倒春寒天气。4月3日~30日,受冷空气影响,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11.0℃为倒春寒天气,即y_e=1;反之。为无倒春寒天气,即y_e=0。 1.2 预报因子分级  相似文献   

17.
春播期倒春寒天气的出现将导致早稻大量烂种、烂秧,故做好倒春寒天气预报,对预防和减少种子、秧苗的损害,夺取早稻丰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全省若干代表站对倒春寒天气进行了一些气候统计分析,发现浙北倒春寒天气与冬温有着一定的关系,从而求得有无倒春寒天气的判别指标;通过对倒春寒年份的环流特征量的分析,得知多数倒春寒天气的四月份有以下特征:西风带经向环流发展,高原地区和西太平洋副高均比常年要偏弱,在此特定的环流背景下,使春季冷空气能南下到较低纬度,形成我省倒春寒天气。另  相似文献   

18.
早稻是我县重要的一季粮食作物,由于年际间常会单一发生或交错发生春寒、倒春寒、阴雨寡照、暴雨洪涝及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产量波动很大。以80年代为例,1986年风调雨顺,亩产高达388公斤,1983年,“6.28”洪涝侵袭,亩产只有264公斤,高低相差124公斤。可见,气候条件的优劣对早稻收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历年早稻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1—2021年云贵高原中部45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2.5°×2.5°再分析日资料,采用倒春寒指数计算、分级以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云贵高原中部倒春寒天气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确定特重级倒春寒年和无倒春寒年为倒春寒极端类型年,对比分析其环流特征,以期找出其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1981—2021年云贵高原中部区域年度倒春寒标准化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1998年前后具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突变(α=0.01)。特重级和重级倒春寒年基本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以轻级倒春寒年和无倒春寒年为主。(2)在特重级倒春寒年,500 hPa极涡偏强,亚洲中高纬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异常环流型,有利于东亚地区环流径向度加大,同时50°N以南温度基本呈负距平分布,表明冷空气活动异常活跃,从而造成地面云贵准静止锋偏强。与此同时,700 hPa上,云贵高原受异常气旋式环流东侧的偏东气流控制,与华北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底部的偏东气流在云贵高原上空辐合,将南海和东海的水汽向云贵高原上空输送,从而有利于低温和降水天气的形成。在无倒春寒年,上述形势相反。(3)在特重级倒春寒年,前期夏季、秋季、冬季和同期春季中东太平洋海温均表现为东部型厄尔尼诺;而在无倒春寒年,均表现为中部型厄尔尼诺。  相似文献   

20.
尤临 《贵州气象》2003,27(Z1):16-18
利用1951年以来冬季(12~2月)的平均气温资料,划分了曲靖市暖冬、冷冬年,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出现暖冬年的频数增加.暖冬年亚洲地区纬向环流较明显,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暖冬年份与曲靖市春季强倒春寒天气和冬春降水量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