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分析方法,选取1961—1990年辽宁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以铁岭地区作为对比区对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结合探空、雷达、数值模式资料和作业参数分析可知,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符合人工增雨作业的合理性要求,绝对增雨量为20.06 mm,相对增雨率为119.43%,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与国内其他省份应用相同方法进行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个例对比发现,统计变量的选取对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较重要。  相似文献   

2.
以2012年六盘水市烤烟种植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指标,采用中国气象局颁布的《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中的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影响区范围、人工催化后最大增雨量及有效增雨量、直接经济效益估算法作为人工增雨效果评价的方法,并以2012年5月9日和6月6日共两次人工增雨作业为例,进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两次人工增雨作业,共取得7 140万元最大经济效益,672万元的有效经济效益,增加有效水量约为0.224亿t,最大限度地缓解了主要烟区的旱情,为六盘水市烤烟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烤烟种植面积8 764.93 hm2,收购烟叶29.75万担,上等烟比例为44.93%,中等以上烟叶比例为92.07%,取得总产值2.99亿元的经济效益。所采用的评价方法,简单易懂,适宜基层气象部门做好人工增雨的专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3.
通过2009年5月27日包头市昆都仑水库地面增雨燃烧炉作业实况和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713天气雷达回波及区域地面自动雨量站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深厚的层状云系中,适时进行地面燃烧炉增雨作业,可增强区域降水量,提高增雨作业能力。分析结果为指导包头地区地面燃烧炉布点和增雨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开宇  纳得秀  侯琳 《青海气象》2009,(2):25-28,36
本文利用黄南地区四个县站1997--2006年降水资料和2004--2006年人工增雨资料,分析了黄南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和适宜黄南地区人工增雨的天气形势及气象要素,总结出黄南地区人工增雨的最佳气象条件,对不同云系如何进行实时监测、识别和把握有利的作业时机、部位以及对人工增雨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思路,对作业点的布设提出了新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于ARPS的中尺度云系人工增雨数值模式系统,对2012年5月23日发生在青海省东部地区的一次飞机人工增雨过程进行了催化效果数值模拟试验,给出了人工播云后作业区和影响区的增雨量、平均增雨率、催化影响范围等结果。结果表明:基于ARPS的中尺度云系人工增雨数值模式对该降水天气过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模式所模拟的人工播云后作业区和影响区的增雨量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同时,对于此次增雨作业,催化作业产生的增雨效应主要出现在催化之后的5h内,在此之外,催化效果逐步消失。  相似文献   

6.
结合多普勒雷达产品和常规天气图对2009年4月19日菏泽市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将多普勒雷达的众多产品结合常规天气图分析,可提高人工增雨作业和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2)人工增雨作业取得明显效果,平均增雨13.4mm,可见,人工增雨作业是开发空中水资源增加降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与广元市气象局在宝珠寺水力发电厂的主要蓄水区—白龙湖水库建立了资源性人工增雨蓄水作业基地,从2006年开始,每年5~10月在该地区实施增雨作业。本文选取2007年9月29日较为典型的作业个例,从天气系统、作业条件及作业时机的把握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多年实践,对白龙湖库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天气形势、作业条件和作业时机作了较深入的总结,为在该地区长期开展资源性人工增雨蓄水作业积累了较好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加盐湖地区的降水,保护自然资源,运城市气象局和南风集团合作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给出并详细分析了增雨作业方案。同时利用盐湖区2001年7月至9月的降水量资料,采用回归统计评估法进行了效果检验。通过计算得出2001年人工增雨作业为盐湖区增加了30%左右的有效降水。  相似文献   

9.
武艳  孙建印  段培法  侯宜广  安迪  席琳 《气象科技》2014,42(6):1137-1142
为了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作业水平和增雨效率,利用2010—2012年徐州市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多种观测资料,在分析徐州地区地形特征、增雨作业习惯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本地区使用的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建立人工增雨潜势分析模型,对未来12h的人工增雨潜势和临近增雨潜势进行逐步分级判断,将增雨潜势区分为两级:级别Ⅰ增雨潜势较小和级别Ⅱ增雨潜势较大,并指导人工增雨作业。2013年徐州人工增雨作业实践表明,人工增雨12h潜势预报模型和临近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增雨潜势预报模型为基础,修改徐州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流程,提高指挥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锡林郭勒盟2002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资料,对本年度增雨作业诸要素进行了技术分析,初步给出了当地开展飞机人工增雨工作的基本条件及特殊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决策、作业指挥和作业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2020年5月19日四川省绵阳地区实施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利用X波段移动天气雷达产品,对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和地面降水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反射率因子大于20dBz、垂直累计液态水含量(VIL)达到 0.3kg/m2 以上时,云层具备较好的降水条件,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雨作业后,反射率因子最大强度、平均强度和降水回波面积都明显增大,回波中心 VIL 显著上升;利用对比区和影响区降水资料分析得到相对增雨率为 18.9%,绝对增雨量达 6.2mm,作业催化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统计单元统计分析了河南省民权县1991-1992年高炮作业的增雨效果,以日雨量为统计单元,33个作业日中76%(25天)显著地增加了雨量,2年共增雨329.1mm。以月,季为统计单元,作业期间增雨显著的48%以上,而增雨效果不显著或雨量减少的21%以下,但总的看,以年雨量统计单元,民权县的人工增雨作业年均增雨14%两年共增雨的172.2mm。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李昌杰报道“今年辽宁人工增雨非常成功,特向人工增雨办、全体机组人员表示祝贺和感谢。希望发扬成绩、再接再励,为我省人工增雨、防雹事业做出新贡献。”这是省委常委、副省长徐文才6月2日的一次重要批示。入春以来,我省各地旱情日益严重,受旱面积达2450万亩,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非常关注。省人工增雨办的业务人员心急如焚。从5月初开始,增雨办利用有利的天气形势,于5月7、13~14、28日-6月1日,7月3、20日对我省葫芦岛、锦州、朝阳、盘锦、营口、鞍山、辽阳、抚顺、本溪、沈阳等十几个干旱地区持续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  相似文献   

14.
山东济宁地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区域雨量对比和历史区域回归试验2种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法,分析适用于山东济宁地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评估方法。运用区域雨量对比试验计算出2次稳定性降水过程增加的降水量,运用历史区域回归试验法计算了2006~2009年济宁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的平均增雨量,对2月和4月的增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效果检验方法的不同导致人工增雨的降水量增加效果差别较大,利用区域雨量对比方法对济宁地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15.
1997~1999年黄河上游玛曲地区人工增雨生态效应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牧草产量,归一化植被指数为生物指标,探讨了人工增雨生态效应检验的思路和方法,并以黄河上游玛曲地区1997~1999年人工增雨作业为例,进行了实际的计算。结果表明,玛曲地区人工增雨对于提高牧草产量、增加植被覆盖度都具有正效应,牧草产量平均增加两成多,植被覆盖度增加显。  相似文献   

16.
1前言在短期天气预报中,天气雷达是卫星云图和天气形势图不可替代的云雨探测工具,尤其是在飞机人工增雨和高炮、火箭人工防雹作业中越来越充分显示它的探测优越性。众所周知,应用它可以监测天气系统、判别人工增雨潜力、检验人工增雨效果。本文主要对后边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用省台“713”数字化雷达资料,对1997年5月7日(以下简称19970507)和1997年5月14日(以下简称19970514)两天的人工增雨飞行作业进行了事后个例分析。2天气雷达的人工增雨潜力指标在自然层状冷云降水机制中,无论是微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启良 《山东气象》2008,28(1):11-13
针对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的困难,提出了“强化的区域对比法”这一评估方法。通过对1997年5月12日高炮增雨效果的评估检验,表明用此方法评估高炮增雨作业效果更具可信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中部地区2005-2008年人工增雨的减灾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的规模、作业待点、人工增雨减灾效果、催化方法和飞机播撒技术。对内蒙古中部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地区的人工增雨作业提出了建议。事实证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内蒙古地区气象灾害减灾、促进农牧业发展、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项具有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冰  张深寿  冯晋勤 《气象》2003,29(1):23-26
将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和常规天气分析结合起来对 2 0 0 2年 5月 1 0日闽西武平县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1 )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众多产品结合常规天气分析 ,可提高人工增雨作业和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2 )人工增雨作业取得明显效果 ,增雨 1 1× 1 0 8m3。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10年4月21日天气过程的降雨天气条件,介绍了人工增雨作业过程。使用山东省科研所人工增雨效益评估软件,采用区域对比方法,对此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经检验这次作业相对增雨20.96%,总增雨量达到265.3万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