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是以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为主的林业综合性科研机构。建所四十多年,在广大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100余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为振兴山东林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所同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形势,明确了科技发展思路。经过几年努力和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所实际的科技产业化道路,创造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自1997年以来,全所科技企业和实体产  相似文献   

2.
<正> 科研单位取得科技成果的多少与成果水平,是评价单位科技实力、贡献大小和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陕西省林科所在1997年林业部全国省属以上55个林业科研院所绩效考核中,科技成果排第16名,总体实力第20名,进入全国林业科研院所20强之列。本文从成果的数量、获奖状况及任务来源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我所今后学科设置、科研选题、成果鉴定、报奖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从20个指标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和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自直辖以来的生态安全问题.运用熵权和AHP的平均值作为权重,结合主观和客观赋权的优点,使评价更为合理.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3年生态安全度为很不安全状况,2004-2007年生态安全度为不安全状况.从资源环境压力来看,1997-2007年其ESI一直处于很不安全状况;从资源环境状态来看,1997-1999年为很不安全状态,2000年和2001年为不安全状态,2002-2006年为临界安全状态,2007年为较安全状态;从人文环境响应来看,1997-2004年为很不安全状况,2005-2007年为不安全状况.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3方面分析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的影响,据权重值得知,人文环境响应对城市生态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源环境状态,影响最小的是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4.
玛纳斯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崇洁  李波  洪睿  张新时 《干旱区地理》2008,31(3):477-484
参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对新疆玛纳斯县1988-2003 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动态评估.1988 年、1997 年和2003 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58.98 亿元、49.76 亿元、50.22 亿元,1997 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1988 年减少了9.22 亿元,变化幅度为-15.6%;但200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1997 年有所增长,增加了0.46 亿元,变化幅度为0.92%;1988-2003 年,该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减少了8.76亿元,变化幅度为-14.9%.同时,通过分析玛纳斯县各乡镇1988、1997 和2003 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的差异,探讨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异性.  相似文献   

5.
<正> 黄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建立于1973年,现有职工74人,是一个集林业科研、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基层科研所。我所长期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林业科研为林业生产服务为方向,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开展了以林木良种为中心,速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平  方婷 《干旱区地理》2012,35(3):487-493
采用甘肃省人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等数据,通过相关方法对1997-2008年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及其三大产业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利用岭回归函数对STIRPAT扩展模型拟合,进一步分析影响甘肃省碳排放的因素。结果表明: (1)从1997-2008年甘肃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碳排放量由1997年的1 767.14×104 t增加到2008年 4 341.64×104 t。人均碳排放量由1997年的0.7 t /人增长到2008年的1.65 t /人,且以煤炭消费的碳排放为主,占各能源碳排放的比例达到70%以上。(2)碳排放强度从1997-2001年呈波动变化,2001年以后则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上从1997年的2.214 t/104元下降到2008年的1.364 t / 104元。(3)三大产业的碳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第二产业的贡献为主。(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较大,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剧了碳排放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会经济圈碳排放强度与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7年和2007年碳排放强度分析,揭示安徽省会经济圈内各市县对碳排放的影响和区域差异,根据相关固碳价格计算省会经济圈市县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省会经济圈总体上为碳汇区,1997—2007年间碳排放总量增加1 049.9万t,年均增长14.4%,其中,合肥市碳排放量增长最大。(2)2007年经济圈内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和地均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为1997年的2.18,2.41倍。1997—2007年,省会经济圈内的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都呈现合肥市>巢湖市>六安市。(3)经济圈内各县市地均碳排放强度差异显著,建设用地平均碳排放强度以合肥市最高(784 t/hm2),其次是霍山县和金寨县,其他区域的建设用地平均碳排放强度相差不大。(4)2007年合肥市提供的生态补偿标准是12.8~105.1亿元,六安市和巢湖市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范围分别为31.9~278.1,0.6~13.8亿元;各县市生态补偿差异也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 漳州市自1989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基本消灭宜林荒山之后围绕提高林业三大效益,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精心组织科技兴林战略,为高效林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增效显著。至1997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1000.6万亩,比1988年增长43%;森林覆盖率52.8%,提高15.5%,蓄积量1489万立方米,增长18%。九年来营造速生用材林、工业  相似文献   

9.
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以1993年、1997年、2002年、2006年和2013年枯水期相似水位下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解译、提取出5个时期枯水期的鄱阳湖湿地信息,结合水位数据,从景观面积和景观指数两方面,研究5个时期枯水期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以2000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丰水期的Landsat TM5影像为数据源,解译、提取出4个时期的采(运)砂船信息,结合1992~2013年星子水文站的逐日水位数据,分析水文过程和采砂活动对鄱阳湖湿地景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1993年、1997年、2002年、2006年和2013年枯水期鄱阳湖水域面积总体在减少,草洲面积总体在增加,且主要表现为稀疏草洲向非植被区扩张;水域和泥沙滩地面积之和分别与年最大水位、年水位振幅显著正相关,稀疏草洲面积分别与水域和泥沙滩地面积之和、年最大水位显著负相关,表明低水位会导致非植被景观面积缩减,促进稀疏草洲的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4个时期鄱阳湖采砂活动范围由北向南扩张,而采砂导致的湖底地形变化可能导致了枯水期鄱阳湖极浅水域面积的减少和深水域面积的增加;除1997年1月10日的数据受1996年较高水位的影响比较特殊外,其它4个时期研究区枯水期的景观格局的变化表现为景观破碎化程度在降低,景观形状从复杂向简单转化,但是景观异质性并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长江宜昌-武汉河段泥沙年冲淤量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许炯心 《地理学报》2005,60(2):337-348
运用泥沙收支平衡 (Sediment budget) 的概念确定长江中游宜昌-武汉河段的泥沙冲淤量,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泥沙冲淤过程对水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所研究河段的输沙具有“多来多排”的特性,在平均的意义上,年输入沙量为年输出沙量的1.1345倍,由此求得总净来沙中有11.85%淤积在河道中。河段出口输出沙量随时间而增大,大致在1980年达到峰值,然后再减小。1980年以前河段出口输出沙量的增大,与3口分沙减少 (等价于河段净来沙增多) 和下荆江人工裁弯 (使河道输沙能力增大,因而可以将更多的泥沙输送到河段出口以下) 有关,1980年以后的减少,则与宜昌站来沙量的显著减少有关。建立了1980~1997年间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与宜昌站年来沙量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该方程估算出使宜昌-汉口河段不淤的宜昌站临界来沙量为3亿t/a。为了定量评价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的变化对于河段冲淤量的相对贡献,我们以1980~1997年和1955~1997年两个时间系列的数据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1980~1997年间的方程表明,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的变化对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23%、31.56%、25.77%、32.71%和3.73%。  相似文献   

11.
12.
The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Northern Asia is occupied with the steppe and forest-steppe landscapes stretched by a wide strip from Caspian Sea to mountains of Big Khingan.Archeologists claim, that from here on the Bering Bridge after a glacial age ancestors of American Indian tribes have left to the North America. In the Baikal Lake basin we find settlements of ancient Huns, subdued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in the beginning of last millennium.  相似文献   

13.
库姆塔格沙漠形成演化与区域新构造运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塔里木板块东部的阿尔金山北麓地带,受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强烈隆升和贯穿本区的阿尔金断裂系发生左旋走滑变动的影响,构筑了南高北低的地质构造变为盆山格局。通过现今的断裂左旋走滑、多风向吹扬及南侧高山洪水及泥石流侵蚀地形共同作用表现出帚状弧形展布。风沙地貌特征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分异明显、沙丘类型复杂、形态独特,主要以羽毛状沙丘、金字塔沙丘著称。  相似文献   

14.
15.
RAE-ific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academi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ex Loftus 《Area》2006,38(1):110-112
  相似文献   

16.
《New Zealand geographer》1954,10(2):197-200
MAP AND LANDSCAPE. By Dorothy Sylvester.
MAPS AND DIAGRAMS. By F. J. Monkhouse and H. R. Wilkinson.
THE LOOK OF MAPS. By Arthur H. Robinson.
ELEMENTS OF CARTOGRAPHY. By Arthur H. Robinson.
GEOGRAPHY FROM THE AIR. By F. Walker.
OUR WORLD FROM THE AIR. By E. A. Gutkind.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1952, pp. 250.  相似文献   

17.
黑河绿洲坡面分异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勃  程国栋 《地理科学》2003,23(2):193-199
对干旱区绿洲的物质和能量随坡面分异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不同类型绿洲形成和演化的自然背景和农业资源组合的特点,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河流域绿洲为例,在综合分析影响绿洲坡面分异的气候、地质构造和地貌演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文化学性质、土壤性状和水资源供应状况等自然地理要素基础上,将黑河绿洲划分为高位绿洲、中位绿洲和低位绿洲等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河流域不同类型绿洲主要农作物气候适宜性随坡面的分异,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协同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态势与城镇组织模式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以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认为:(1)长三角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领先地区;(2)城市群主副中心相结合、并有多轴连通的网络化特征已初步显现;(3)从整体上观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圈层结构的某些基本特征,并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4)目前以上海为中心基本上形成了4个圈层,预测未来将形成5个圈层;(5)空间轴线结构特征显著,并形成了"之"字形格局;(6)随着交通轴线的进一步拓展和衔接,将以此形成以超大或特大城市为节点的空间组织网络结构,在形态上形成多中心复合状的网络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Zhu  Boyuan  Li  Yitian  Yue  Yao  Yang  Yunping  Liang  Enhang  Zhang  Chuncai  Borthwick  Alistair G. L.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0,30(1):145-163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e morphological changing trend of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largest estuary of Asia, has become a foc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a long series of...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