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济宁市自1993年以来城区土地分等定级进行了3次,2004年在济宁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中,对原有的分类和估价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该探索不仅得到验收专家组的好评,而且符合济宁市城区地价水平,已被济宁市公布实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城区地面沉降,随时掌握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济宁市地矿局、市建委每年共同出资25万元,委托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定期进行地面水准测量和地下水动态网点监测。此前,鲁南地质工程勘查院在完成的《济宁市城区地面沉降防治勘查报告》中,指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并建议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济宁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作出了以上举措济宁市对城区地面沉降实施动态监测$济宁市地矿局@王金凯  相似文献   

3.
GPS技术在城市三维数据采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也存在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GPS RTK在沈阳市城区的数据采集应用总结出,只要注意解决本文结论中提出的几个问题,GPS RTK技术不但可在繁华城区应用,而且能收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南方开思、MapGIS分别在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方面具有优越性,在南方开思中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是很多外业测量人员一贯的作业方法。该文通过总结潍坊市中心城区数据建库事例,对两种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探讨了实现一体化数据建库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地质资料稀缺,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摸清本区的地质构造,建立张家界中心城区三维地质模型,能够为中心城区深部地质特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以湖南省财政项目—《张家界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成果为依托,全面收集工作区内的基岩地质图件、第四系地质图件、钻孔数据等资料,对中心城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基于mapgis k10平台的三维地质建模功能,建立张家界中心城区81.74km~2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10000数字线划图产品的生产过程,论述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方法、精度评定分析等重要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在数据采集、属性输入、数据编辑过程中,满足1∶10000数据库建库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济宁市城区地处鲁西南潜隆之济宁凹陷,在以往地热地质分区上为成热条件一般区,目前没有地热成井.通过卫星遥感热红外信息分析,发现该区存在若干地热异常.结合常规地质调查、水井钻孔测温、电测深和热水样分析等异常验证,确认济宁市城区南部存在一个深埋型低温层状地热田.地热田面积大于300km2,热水温度可达50℃,热能资源量在3.95×1018J以上,开发利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10000数字线划图产品的生产过程,论述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方法、精度评定分析等重要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在数据采集、属性输入、数据编辑过程中,满足1:10000数据库建库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湖泊浅滩及养殖区密集的浅水系地表条件下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特点和难点,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从而保证了野外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的质量。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的总结和地质成果的验证,说明了三维地震在湖泊和鱼塘密集区等地表为浅水系地区取得较好勘探效果,并为今后地表复杂地区的三维地震勘探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济宁城区地面沉降演变规律及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宁城区位于汶泗河冲积平原的前缘地带,孔隙地下水资源丰富,开采量多年来处于超采状态,1988年以来发生了地面沉降。经采取调整地下水开采井布局等措施后,城区地面沉降速率逐渐减小,而沉降漏斗随地下水的开采向城区北部、东北部转移,地面沉降值大于60mm的范围达到了145km^2证实地面沉降的发生完全受控制于地下水的开采程度。根据济宁市地面沉降的危害程度和破坏性,可将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其中间接经济损失为全部经济损失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自2020年起各省相继启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小面积单一场景实景三维建模向地区级全域实景三维建模转变成为一种常态,因量变引起的小区域建模中易被忽略的技术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三维模型成果色彩不均衡问题。由于采集设备、天气情况、地形地貌及航摄状态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地区级实景三维模型成果整体的目视效果往往存在差异。本文以济宁市主城区实景三维建模项目为例,探讨地区级实景三维模型成果色彩均衡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模型纹理贴图色彩均衡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模型成果整体的目视效果,同时相较于基于原始影像预处理的模型色彩均衡方法,该方法效率提高了9倍。  相似文献   

12.
由于采煤塌陷造成大面积耕地损毁,为恢复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实施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而水资源配置是顺利实施复垦工程的重要前提。该文以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工程实施前后取水水源、用水量变化、水源配置和供需平衡,提出了"因地制宜、分质供水"的原则,为在其他采煤塌陷土地复垦区做好水资源保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济宁市露天矿山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矿山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按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对其进行了现状评估,同时,结合济宁实际情况,针对新建矿山、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提出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又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继GPS空间定位技术后的又一项测绘技术革新,使测绘数据的获取方法、服务能力与水平、数据处理方法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项技术用于三维精准地形测绘的方法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并对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威特某项目采用G3iHD采集系统及与SL11数字检波器配套的超大道级采集技术方法进行地震数据采集,并在室内进行组合处理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但技术人员处理资料时发现,资料存在高频成分衰减严重的问题。为此设计多种对比实验,并结合地质综合研究等方法分析科威特地区高频信号衰减原因。结果显示,地质因素是科威特地区高频信号衰减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济宁矿业集团资源危机煤矿勘查试点工作,系统收集煤炭生产、地质勘查、科研工作的成果资料,充分调研煤炭矿区资源危机程度,经过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建议将花园、阳城煤田普查列入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勘查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17.
济宁市是我国新兴的重要煤炭能源基地之一,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该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分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对济宁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发展中存在的社会、生态等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本文重点探讨基于多传感器技术(包括机载激光扫描技术、多角度倾斜摄影技术在内的航空摄影)和高度自动化后处理新技术的全景真三维技术特点及优势,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探索基于全景真三维技术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实践表明,全景真三维技术能够快速提供真实统一、高精度、多层次的城市模型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和运营提供了事半功倍的信息化手段,是一种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济宁市环境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环境污染状况、环境治理状况、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物耗能耗状况等19个指标中,提取出影响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对济宁市环境承载力年际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济宁市环境承载力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研究评价结果较好,可以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开发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