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艳 《辽宁地质》2001,18(1):38-42
本溪盘岭地区铜、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矿床、沉积-变质(改造)-岩浆液叠加矿床、后成矿床4种类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相、矿区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化)明显受沉积环境、地层的岩性、岩相的控制,并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条件有4种:矿床原始沉积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条件;后期改造富集条件;成矿的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条件。通过成矿条件分析,本区海湾浅海环境的氧化-还原的环境是铜、铅锌有利的沉淀场所,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互层带是矿物赋存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2.
沉积矿床研究若干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士范 《贵州地质》1999,16(2):122-129,135
沉积矿床包括:①海相、湖相沉积的煤、磷、锰、铁、重晶石、石膏、油气等矿床;②风化壳、古风化壳矿床如风化壳铝、锰、镍、粘土、稀有等矿床③外生沉积后在表生条件改造的沉积改造矿床如Hg、Pb、Zn、Sb等硫化矿及碳酸盐岩中菱铁矿等沉积改造矿床。近年来对其沉积微相及成矿机理研究均有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湘西西安白钨矿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万嘉敏 《地球化学》1986,(2):183-192
使用微量元素、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等方法对湘西西安白钨矿矿床进行了较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并阐述了矿床的矿源层、成矿时代、成矿条件及控矿因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宁南县跑马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跑马铅锌矿集中产于下寒武统麦地坪段潮坪一泻湖相的粘土一藻白云岩一硅质白云岩组合中,受平行不整合面和褶皱的层间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断裂等控制,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矿床经历了沉积和改造两个成矿期,即在麦地坪段沉积过程中铅、锌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成矿,矿区具备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沉积改造层控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从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迁移富集和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沉积改造层控矿床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云南宁蒗地区巴打湾重晶石矿床是原生沉积重晶石矿受喜山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固相条件下改组和改造,重新富集而形成的。区内NNW向构造带是主干控矿构造体系,它控制着改造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分布。改造型矿床的形成还受原矿性质控制。本区沉积 构造改造型重晶石矿床特征具典型的纵向、横向、垂向三维空间分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典型铁矿矿床特征及其成矿系列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海省铁矿床(点)成因类型可划分为镁铁-超镁铁岩浆成矿系列的结晶分异型矿床;壳幔型中酸性岩浆成矿系列的热液型、矽卡岩型矿床;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列的层控型矿床;叠加改造成矿系列的层控改造型、改造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矿床;沉积喷流成矿系列的层控型矿床;沉积成矿系列的陆、海相沉积型矿床.通过对这些成矿系列的典型铁矿矿床特征的研究,从其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分析,许多铁多金属矿床(点)均具有形成大型以上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且多伴生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产。研究认为,在今后的找矿勘查过程中,应利用成矿系列的规律,并注重对共(伴)生组分的综合评价,这对扩大全省的找矿远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铁矿床技术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矿产地质勘探发展的趋势是进入寻找埋藏较深的隐伏矿床的新时期.因此研究隐伏矿床特点,探讨找矿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均是很重要的.根据隐伏矿床形成条件,特别是改造条件的差别,可将隐伏矿床划分为隐伏矿床、半隐伏矿床、掩埋矿床和推复矿床等四类.  相似文献   

9.
屈尚侠 《矿产与地质》2005,19(4):375-379
论述了嵩溪银-锑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并通过对矿床的构造环境、矿石结构构造、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的分析,得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赵兴国 《地质与勘探》2010,46(1):183-190
谦比希铜矿床产于中南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内,为该成矿带内一典型的铜矿床。为了建立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并寻找该类矿床,本文从区域地层、区域构造、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着手,对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床勘探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并与国内同类型大型-超大型矿床在矿床建造、后期改造、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该类型矿床在成矿时-空分布、容矿岩石、控矿构造、成矿条件、矿床的后期改造方面的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富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贵华 《铀矿地质》1998,14(2):82-89
本文在剖析国内外富大(超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产出特征、成矿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富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富铀的花岗岩或花岗岩化基底是该类型矿床形成的基础;成矿前多旋回、多阶段的火山喷发是矿床形成的前提;强烈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是矿床形成的关键[1];成矿后相对圈闭的地质环境是可靠的保矿条件。作者应用这一模式解释了国内外一些富大铀矿床(俄罗斯斯特列措夫超大型铀矿床、蒙古多尔诺特超大型铀矿床、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Cu-U-AU-REE超大型矿床及中国460和邹家山富大铀矿床)的产出规律,并与661大型贫矿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西宁盆地位于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交汇部位,已发现包马庄小型铀矿床,张家寨、汗庄、刹乙岭、三合村、石沿沟等砂岩型铀矿(化)点。本文通过对包马庄铀矿床典型矿床特征及铀矿化点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较好,包马庄砂岩型铀矿加强钻探工作有可能发展为中型铀矿床,找矿有利区为西宁盆地北缘和南缘两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层序地层学研究与砂岩型铀矿床找矿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砂岩型铀矿的特征;分析了层序地层学研究与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探的有机结合点,初步建立和探讨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应用于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探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列举了层序地层学应用于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实例,预测了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探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异常信息微弱,直接寻找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准确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笔者提出借助多源遥感图像所提取的岩性、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来提取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源相关信息,并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为例,依据提取的信息,对其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和可地浸砂岩型成矿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初步预测了研究区的铀成矿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热学原理,本文从放射性元素富集程度、铀矿石产热数值模拟和地热资料铀矿信息识别等方面较深入地研究了地热与深部铀矿的关系,采用热红外遥感资料在若尔盖地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深部铀矿与地热场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可利用地热资料指导深部铀矿勘查。  相似文献   

16.
在富含有机质的油矿石中,铀的产出形式往往不易查清。笔者以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辅以放射性照相、X射线粉晶分析及其它的物理、光学和化学等测试方法,对我国南方5个重要的(含)有机质铀矿床进行研究,确定了各矿床原生工业铀矿物的存在及其产出特征,进一步查明了各矿床中铀的赋存状态。在本文研究的所有矿床的富含有机质铀矿石标本中,电子探针均查出有原生铀矿物沥青铀矿和铀石存在。在各矿床中,细小铀矿物多成集合体分布在有机质条带内或以不规则浸染状产于煤岩中,也有的铀矿物呈胶结物形式产出。此外,还见有铀矿物同黄铁矿或白硒铁矿(FeSe_2)一起充填于古植物细胞腔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江西大布铀矿床溶浸地质条件及溶浸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鸿 《铀矿地质》2000,16(3):180-186
本文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 ,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 ;矿石结构构造 ;铀的存在形式 ;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 ;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 ,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 ,获得大量溶浸工艺参数 ,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新疆伊犁盆地铀成矿特征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伊犁盆地区域地质,地貌景观,地层,构造特征的描述,和对铀成矿地质特征的概括归纳,分析总结出了盆地内铀矿床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它们是丰富的铀源,良好的地层结构和砂体,规模较大的斜坡带等基础条件,造山运动是成矿作用的驱动力。而上白垩统-第三第砂砾岩层覆盖才是最重要的矿床定位条件。  相似文献   

19.
砂岩型铀矿勘查中航放、航磁信息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树帅 《铀矿地质》2006,22(5):300-304,310
本文以伊犁盆地南缘5个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知铀矿床航放、航磁特征的研究,强调航放下测铀宽道Udw、上测铀窄道Uu、上测铀宽道Uuw和下测铀窄道Ud4种参数异常是砂岩型铀矿的直接指示标志;对航放信息相关性分析进行了探讨,认为航放相关性分析不适合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预测,相关性分析圈定的Th、K元素负相关区带为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产出的有利部位;对弱磁异常进行了研究提取,首次提出用弱磁分布范围来圈定盖层氧化区(带)的观点;建立航放、航磁计算机预测模型,对整个盆地进行了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圈定远景区14片,便于进一步开展地面物探工作,继续扩大伊犁盆地的找矿成果。认为航放、航磁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蕴藏了丰富的铀矿资源,目前铀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二。在大地构造上,澳大利亚可划分为中西部前寒武纪克拉通和东部显生宙造山带。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铀矿在北澳、南澳、西澳、中澳和东澳五大成矿区带中的分布情况,勾勒了北澳的派恩克里克、南澳的奥林匹克坝、西澳的伊利列等15个矿集区中的34个类型迥异的矿区的总体地质环境与矿床特征。根据成矿地质作用、成因类型、矿物特征等因素,结合该国铀矿床的具体情况,归纳出8种典型的矿床类型。选取代表性铀矿进行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的分析与总结,认为澳大利亚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丰富,资源潜力巨大,并指出这些类型可作为今后找铀的靶向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