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分盈亏指数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苏永秀  李政  吕厚荃 《气象科技》2008,36(5):592-595
从广西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干旱监测业务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了综合考虑降雨量和同期作物需水量的基于作物水分盈亏原理的农业干旱监测模型,农业干旱监测等级指标,并用该指标分析了1961~2004年广西双季稻、甘蔗生育期间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用自治区农业厅同期旱情资料对2004年广西春旱发生情况进行监测验证.结果表明:水分盈亏指数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旱情,是一种实时的干旱监测方法,能运用于广西农业干旱监测业务,在每季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上得到的结果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以自然条件下大气-作物-土壤系统的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广西干旱灾害特点,建立广西农业干旱评估模型。与广西历史农业旱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客观、定量地对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逐日动态监测和灾中、灾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业干旱动态评估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自然条件下大气-作物-土壤系统的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广西干旱灾害特点,建立广西农业干旱评估模型。与广西历史农业旱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客观、定量地对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逐日动态监测和灾中、灾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基于MODIS数据的广西旱区干旱指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EOS/MODIS数据,采用植被状态指数(VCI)和温度条件指数(TCI)构建干旱指数(DI)遥感监测模型,应用于2004、2005年9-11月的广西旱情监测,制作了旱情时空变化的遥感图像,并与旱情实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干旱指数DI的有效性.通过对DI与TCI、VCI、NDVI和LST的相关性分析,发现TCI、VCI比LST、NDVI与DI的相关更显著,以TCI和VCI为因子构建的DI模型更适用于桂中旱区的旱情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5.
刘震坤 《气象》2006,32(2):121-125
1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东部地区尤其明显,北京、河北等地气温之高达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雨雪稀少,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华北、西北东部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南方出现明显降水过程,江南旱情基本解除,广西、广东西部旱情缓解,但广东中东部及广西东南部降水偏少,旱情继续发展。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月内,西北太平洋共有3个热带气旋生成。  相似文献   

6.
《青海气象》2010,(2):64-66
<正>去冬今春我国西南5省持续高温少雨,旱情不断加剧,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旱情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而今春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又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严重影响春播春管。气候变化使  相似文献   

7.
陈峪 《气象》1991,17(6):62-63
3月,北方冬麦区普降春雨雪,大部地区旱情基本解除,有利小麦返青、拔节生长;东北平原西部及四川、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旱情明显。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局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Hoskins提出的对称性稳定理论及判据,对三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判据在暴雨诊断预报中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农田干旱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应用1995-2000年NOAA卫星资料,结合广西贵港市的数字化土地利用信息,通过时序分析方法找出典型作物代表区,并计算各典型代表区的平均、最大、最小VSWI(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植被供水指数)特征值,归纳分析水田和旱地的干旱指标,继而根据典型代表区的平均VSWI值划分旱情等级,生成农田旱情遥感图像,评估干旱情况。试验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农田干旱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0.
马巧英 《气象》1990,16(3):62-63
本月,气温变化平稳,全国大部地区持续偏暖,北疆等地冬暖如春。上旬,全国大部雨雪稀少,旱区旱情持续发展,中下旬雨雪频繁,中部农业区大部旱情缓解。山东半岛、广西大部、湖南南部等地降水较少,仍持续干旱。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1998 年秋至1999 年春出现的大范围干旱伴高温的异常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 发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是导致广西气候异常的重要气候背景, 入侵广西的冷空气异常偏弱, 高原高度场偏高, 印缅槽偏弱, 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 热带气旋影响偏少, 强度偏弱, 是导致广西1998年秋至1999年春罕见的长时间高温、少雨、异常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广西汛期旱涝的一些主要物理因素,如海温、东亚季风、青藏高原积雪、印缅槽等做了一些初步的综合统计分析,了解这些物理因素与广西汛期旱涝的基本关系和事实.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全球变化和区域旱涝加剧,明晰最佳表达时间尺度,开展精细化旱涝演变监测和过程识别、支撑业务化精准预警是当前有效应对旱涝灾害的迫切需求。针对广西旱涝并存且频繁交替现象,采用距平改进的加权平均降水指数(IWAP)分析了区域日、候、旬、月、季尺度1961—2017年气象干湿演变监测的尺度效应; 并结合游程理论和极端事件强度-过程检测方法(EID)对典型干旱、湿润事件过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越小(如日、候),IWAP对广西大气干湿快速频繁交替波动和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效果越好; (2)日与候尺度IWAP对广西干湿面积变化监测具有强正相关一致性,其他尺度间的相关性普遍较弱,季尺度结果存在较显著的累加抵消现象,数值明显小于其他尺度; (3)各时间尺度IWAP对广西总干旱、总湿润事件频次监测差异小于各尺度间同等级干湿事件的频次差异,日与候、旬与月尺度分别表达了广西干湿事件相近的演变模态和强度分布; (4)文中方法对广西干湿演变过程及起讫时间识别效果良好,且日尺度能更好地揭示骤发性干旱和突发极端降雨湿润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厄尔尼诺与广西前汛期和后汛期旱涝之间的关系 ,及 5 0 0 h P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的分析 ,结果表明 :厄尔尼诺影响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致使广西前汛期偏涝 ,后汛期偏旱  相似文献   

15.
广西秋冬季旱涝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同期环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伍斌 《气象》2009,35(1):108-113
利用广西88个站点1961--2006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定义方法.对秋季和冬季进行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解对旱涝等级场展开分解,得出广西秋季和冬季的旱涝时空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区性偏涝或偏旱是秋冬季旱涝分布的主要型态;各季时间系数出现极大或极小值的年份与广西发生干旱或洪涝的年份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秋季时间系数在近几年为正值,振幅较大,说明近年来广西秋季旱情明显.对旱涝同期的500hPa环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度场上,秋季涝年在乌拉尔山东面的槽明显比旱年深,南海高压偏强,副高较弱;冬季涝年为北高南低的形势,冷空气路径偏南,青藏高原上位势高度低,不断有小槽东移影响广西.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0~2011年广西西北部16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NOAA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特征量资料,分析了广西西北部地区以往盛夏干旱年的中高纬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水汽输送特征,重点探讨了2011年盛夏(7~8月)广西西北部特大干旱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11年是1960年以来广西西北部盛夏降水最少的年份。广西西北部2011年盛夏大气环流与以往盛夏干旱年明显不同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弱偏东,脊线位置明显偏北,中高纬环流平直,乌拉尔山地区和东北亚区域没有明显阻塞高压形势,冷空气活动比常年弱;印缅槽活动较常年偏弱,由南向北的水汽输送明显偏弱,广西西北部上空存在有弱的水汽通量辐散,垂直运动和对流活动均较常年偏弱,这些环流特征均不利于产生降水,造成2011年盛夏广西西北部地区出现特大干旱。  相似文献   

17.
近47a华南前汛期旱涝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华南61站47a(1958-2004年)前汛期(4-6月)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华南前汛期的旱涝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7a来华南有12个涝年和12个旱年发生,较严重的旱涝年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以后;前汛期旱涝变化以2~4a的年际尺度周期最为显著;4、5月旱涝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而5月与6月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一定的反位相变化特征;地理分布上,可将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分为5个旱涝异常气候区。近47a来桂南、粤西和东南沿海地区呈现旱—涝—旱的变化特征,而桂北区由旱转涝趋于雨涝的趋势明显,东北部山区由涝转旱趋于干旱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广西春旱天气的前期大气环流及要素场的异常特征发现,冬季500hPa高度场,月平均降水、温度,冬季海温、极涡强度指数,亚欧续向环流等与广西早春旱关系密切。用建立的广西早基旱预报模型对1998年春季降水进行了试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