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6月19日,全省推进"三区两线"范围内露天矿山开发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在焦作召开,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三区两线"及特定生态保护区范围内露天矿山开发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部署我省"三区两线"范围内露天矿山开发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是我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本文主要从地表水(湖泊、河流和湿地)、地下水、地表植被覆盖的角度,基于多源遥感和长时间序列数据,监测和分析生态输水前后区域环境变化和生态响应。首先,采用基于知识迁移的专题图斑更新技术,实现了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区域湿地遥感制图和植被覆盖度等生态因子指标提取;然后,以2000年为基准(生态输水起始年),结合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人工生态输水前后区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① 生态输水前(1990-2000年),塔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流域范围内一半以上的沼泽湿地消失、河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区域植被覆盖大幅度下降;② 生态输水后(2000-2017年),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改变了下游河道长期断流状态,区域地下水位明显抬升,地表水域(湖泊和沼泽)面积呈现“V”型逆转增加,区域植被覆盖区和覆盖度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曾经一度干涸的塔河尾闾台特玛湖水域面积2017年8月达到147.87 km2。以上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人工生态输水工程对塔河下游生态环境拯救和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遏制了生态输水前塔河下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局面,流域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焦作市出台非煤矿山整合方案,该市将重点对全市22个非煤矿区进行整合。整合后,重点矿区内的133家采矿权将减少到94家。该市这次重点整合的矿区是: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矿区,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小矿集中矿区,矿区范围交叉重叠的矿区;位于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位于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区及铁路、高速公路、国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较少的土地上建设较多的项目?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区建设,坚持“向天空要地”。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所影响的环境空间,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环境污染、景观破坏和水土流失,诱发了地质灾害等,导致了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生态失衡,影响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制约了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全球上至国家首脑、下至庶民百姓共同关心的主题。环境恶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环境恶化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矿业开发引发的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全国12个省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通过评审,其他19个省(区、市)的项目计划即将展开,预计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家底将在2005年彻查一清。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管力度,建立了矿山环境数据库,举办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点,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2004年12月,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监察支队、海曙区国土资源分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区规划分局、区工商分局、区建设局、区安监局、区信访办及望春街道等以联合执法的形式对宁波市气象路、丽园南路、张家耷、新星村、张家弄自然村河对面、三市路等范围内的违章建筑予以强制拆除。据悉,气象路、丽园南路这两处被拆地将做成道路,其它几处作为储备土地。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冻土沼泽湿地是中国三大沼泽湿地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发育在该区的沼泽湿地由于冻土的融化而正在逐渐萎缩和消失,“中华水塔”三江源区的水平衡正在被打破。作者在分析了长江源区沼泽湿地退化的地质原因的基础上,预测了长江源区沼泽湿地在未来的发展演化趋势,提出了保护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峡井网地下流体动态在水库蓄水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在系统分析长江三峡诱发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2001~2002年8个井台16个测项的地下流体正常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井网外围50km范围内两个中等地震震例,对比分析了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各测项动态的变化。发现水库蓄水对三峡井网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是局部的.推测三峡库首区近期诱发中等以上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分析了受水库蓄水影响测项的异常特征及其机理,认为深入研究此类问题对推进地震监测与预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的综合地质调查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区划、农用矿产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力争解决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建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体系,为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降落漏斗形成并扩大,同时引发地面沉降,造成地质灾害发生。防治措施有:开发新的水源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表回灌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枣庄市陶枣矿区煤矿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矿坑排水对矿区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愈发突出,尤其是矿坑水沿地表河流排放途中,通过灰岩“天窗”大量灌入岩溶地下水中,造成地处煤田下游的清凉泉水源地水质遭受明显污染,供水水质难以保证。根据矿坑排水量、水源地水质、开采现状等分析认为,对串层污染进行封堵和控制矿坑水排放渠道是防治水源地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西部极端干旱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荒漠生态典型,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植被生长与土壤含水率、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埋深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周缘低湿地植被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生态水位为埋深2.5~3.5 m。总结了吐鲁番盆地天然绿洲区的植被随地下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演替模式。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随着西北地区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原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明显,处理好西北地区有限水资源中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就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临渭河,三维渗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拟建于渭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的两个地下水水源地的开采将大大地激发渭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使得已受污染的渭河水对拟建水源地的水质造成严重威胁。水质模拟结果表明,在未来开采条件下,热电厂水源地、水上运动中心及渭河近岸地带的地下水最容易受到渭河水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节点国家,其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休闲生活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利用2002—2017年的MODIS遥感反演产品对斯里兰卡岛周边海域、关键节点港口科伦坡的生态环境参数年际变化规律分别进行分析和2003—2012年的MERIS遥感反射率产品对保克海峡进行水体类型时空分析,结论如下:① 研究区内光合作用有效辐射高值出现在马纳尔湾,海域沿岸浮游植物生物量相对较高,与海表温度负相关,外海浮游植物生物量极低,与透明度负相关。② 科伦坡港附近水温(海表温度)、海面光照强度(光合作用有效辐射)、水体清洁度(海水透明度)、海洋食物网基础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浓度)和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最大值分别出现在4月、3月、3月、8月、7月,致灾因素重点关注8月潜在的赤潮。③ 保克海峡浑浊带的源头是印度的卡里梅尔角,由高韦里河携带大量泥沙造成。这有助于了解和认识高时空变化的保克海峡及斯里兰卡周边海域在不同时间-空间的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农事活动对水文系统的干扰已成为水资源恶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大量事例概述了农事活动对水资源的主要影响,分析了农业区受污染地下水的地球化学类型,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防止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昭阳煤矿地层、构造、岩浆岩、水文地质等矿山地质环境特征的分析,从采矿塌陷、地下水环境变化、地形地貌变化及土壤环境变化等方面出发,依据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规程,开展了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确定了监测范围与监测级别,提出了建设采矿塌陷监测点36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点5个、地表水环境监测点7个及土壤环境监测点3个的合理化建议,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PROBLEMSOFTHEAQUATICENVIRONMENTANDCOUNTERMEASURESINRAPIDECONOMICDEVELOPMENTINTHEZHUJIANGRIVERDELTA¥WenYanmao(温琰茂);ChengGuope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