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连云港220KV高压变电所因地面发生大面积的沉降,直接影响运营安全。为了探究地面沉降的规律性,指导生产实践,本文以土方量作为研究对象,对220KV高压变电所地面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在沉降区域内较均匀地布设一些能反映地面沉降情况的观测点,测定这些观测点的平面坐标,再定期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求得每期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得各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利用南方CASS绘图软件具有的土方量计算功能,计算出每期沉降观测数据所对应的土方量。以土方量作为研究对象,选用Gompertz模型、双曲线模型、Logistic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利用1 st0pt软件对土方量数据进行拟合,建立预测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预测并进行精度评定。通过研究发现,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地面整体沉降情况,与目前只针对个别点的沉降情况来研究地面沉降变化规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TIN的土方量计算,是依靠变形观测点建立三角网,利用地形表面TIN模型和设计表面TIN模型的叠加,求出在两个表面上对应的三角形单元所夹土方量,通过土方量的大小来间接地反映地面总体沉降情况,以便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土方量作为研究对象,选用泊松曲线模型对所得土方量数据进行拟合,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精度评定。通过研究发现,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地面总体整体沉降情况,可以在地面产生不均匀沉降时,探求地面沉降变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离散观测点沉降数据无法全面反映城市沉降状况,探讨了利用大量离散观测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的方法。设计了利用大量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计算的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技术流程;提出了基于交叉验证的城市地面沉降空间内插模型的选取方法;并以某县级市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城市地面沉降进行了计算和可视化。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操作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地面沉降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较为普遍的地质灾害.日前仍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有关地面沉降评估的理论体系.以连云港云台变电所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地面沉降评价指标,建立了地面沉降评估体系.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地面总体沉降情况.  相似文献   

5.
L ogistic 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胜任 《测绘工程》2016,25(4):78-80
随着城市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开展,由此引发的地面沉降对区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容忽视,地面沉降预测与控制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地面沉降基本经历发生、发展、成熟,最后到达一定极限沉降量的过程,这与Logistic模型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非常接近。文中建立地面沉降量Logistic预测模型,以某地区地面沉降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定量模拟预测,结果表明,Logistic预测模型能很好的拟合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而且能够对地面沉降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Grapher二次开发技术绘制地面沉降过程曲线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面沉降过程曲线图可以形象地表示观测点在多个观测期间高程的变化情况,并为地面沉降预测提供依据。研究了新版Grapher软件的Automation技术,并用VB编程语言在客户应用程序中快速实现了地面沉降过程曲线图的绘制和地面沉降预测功能,做到了客户开发软件界面和功能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1∶2000地形图地面点高程精度是15cm,北京东部地区地面沉降每年约5cm,每年造成已有的地形图三分之一不合格。本文比较了地形图高程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GPS测量、航空摄影测量、LiDAR、InSAR等,提出了建立沉降区高程改正模型的观点。即利用外业施测的高程改正控制点的沉降量(改正值)和平面坐标,通过插值算法进行高程拟合,得到高程改正模型,作为内业建立高程改正数学模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沉降观测的基本方法,就是以固定水准点的高程为基准,定期对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点进行水准测量,测定各观测点的高程,从而计算出不同时期观测点的下沉量,当发现对建筑物不利的不均匀沉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周复旦  赵长胜  高卫东 《测绘科学》2011,36(6):233-234,240
随着我国各项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由地下水开采而引起的沉降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对某矿区采水地面沉降进行了模型设计,通过对部分实测数据的训练,优选出该模型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参数,并且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对其他监测点的计算和预测。通过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准确反映采水地面沉降的规律,同时也能较准确地预测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10.
地面沉降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面沉降是区域性地面高程下降的一种地质现象,一般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目前地面沉降监测的方法很多,各有优劣。本文结合武进中心城区地面沉降监测系列工程案例,对不同沉降监测方法产生的多源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融合,使成果兼具各种方法的优点,其不仅能更好地描述地面沉降的现状及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而且可为后期地面沉降监测提供更加准确且丰富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